第八章: FIRE後的日常生活
現代人的平均壽命大約是80歲,乍聽之下好像很漫長,但是如果換算成天數,其實你從出生到死亡中間只會有3萬天。這3萬天該怎麼過? 轉眼間你還剩下多少日子可以揮霍?
書名: 《不為錢而活,32歲那年我把自己FIRE了: 實現精神自由,擺脫金錢焦慮》
作者: 雪球滾滾。有著作權,侵害必究。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或翻印。8-1 重新發現自我
8-2 用文筆回饋社會
8-3 終身學習與閱讀
8-4 如何面對全新挑戰
當「自由」來敲門,你準備好了嗎?
我的鄰居李大哥在2025年3月65歲之際,正式宣布退休。
過去30年,他在台北一間科技公司擔任主管,認真又穩重,每天準時打卡、寫報告、管團隊,過著一成不變卻穩定的生活。
某天早晨,他如常準備出門,太太提醒他:「你已經不用上班了耶。」
他怔了一下,才意識到——這一生熟悉的節奏已經結束。

2021年,拍攝於青島
從那一刻起,他的退休人生才剛剛開始,卻也開始動搖。
退休,看似是人生的獎賞,卻也可能是另一場考驗的開始。
於是李大哥選擇來我家做客,聽完我所分享的五個真實故事後,李大哥先是表現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不過隨之而來的是若有所思的神情。
接下來筆者將把這五個真實故事分享給讀者朋友,揭開FIRE之後常見的五大挑戰,並提供具體且實用的破解之道。
這五個故事是在我開始實踐FIRE的時候,在偶然參加的一個FIRE線上分享會上所聽到的,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為了保護當事人隱私,筆者會將故事稍微改編,但不影響原意。
願這些故事能讓正在規劃FIRE,或即將面對FIRE的你,提早佈局,安穩轉身。
一、沒了身分,沒了自己:退休後的「認同危機」
故事主角:張先生,56歲,提早退休的銀行副總
張先生提早退休後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我以前可是銀行的副總啊。」
一開始朋友們還會聽他講過去的光輝事蹟,但久而久之,大家開始避而不談。
沒有開會、沒有部屬、沒有決策的生活,讓他感到渾身不對勁。
他試圖報名社區課程,卻因為不習慣「沒人聽他話」而中途退出。太太也受不了他的情緒起伏,兩人時常冷戰。
破解之道:重新定義「我是誰」
FIRE後,最難的是失去了職場賦予的身分。
這時,你要開始主動創造「新的身分」。你不再是某某經理,但你可以是攝影講師、志工、民宿主人、爺爺奶奶,甚至是YouTuber。
設立FIRE後的「新名片」:明確寫出你的新角色與目標。
結合專業與興趣開展第二曲線,如開課、寫書、創作。
練習說:「我現在是一位____」,而不是「我以前是____」。
二、無所事事會殺人:時間的洪流與「空虛感」
故事主角:陳太太,56歲,前教師
她一輩子都在學校工作,退休前三年....
想知道陳太太和剩下三個故事嗎?
請至下方連結完成登記,成功之後您將會收到邀請的email,請依照指示完成所有步驟即可加入讀者行列。
新書怎麼購買? 要如何獲得完整連載文章?
請看這篇QA幫助你找到答案:
免責聲明
- 創作者所發布之文章僅為財經時事議題、個人心得與經驗分享,並非任何形式的投資推介建議或分析意見與勸誘。請勿視為買賣個股、基金、ETF或其他任何投資之建議,獲利與損失均不負任何擔保責任。
- 創作者將會盡可能查證確保文章的正確性,唯難言百分之百內容皆為正確,並無法保證文章資訊完全正確,並且資訊有可能因為時間或第三方變動而產生變化,讀者需多方查詢資訊並自行審慎評估。創作者並不擔保文章資訊與相關連結內容無誤,對資訊之錯誤與遺漏將不負任何責任。
- 創作者的相關文章有可能是合作業配、商業邀稿。創作者將不負責任何用戶與商家之間的交易。任何商品或服務相關問題,需直接與商家客服聯絡。創作者將不參與及協助任何消費者與商家之間的糾紛、爭議事件。
- 創作者保有對本平台所有收費方案的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