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著父母,慢慢有了自己的樣子”
好書分享:認真,就不輸了
作者:王永福(福哥),嚴嘉琪(琪姊)親子天下出版

我好陣子沒看教養類的書籍了,為什麼呢? 隨著孩子成長的過程,最大的體悟正向的說法是每個孩子都有其獨特的地方,負面的說法是這些書大概都很難可以套用到自己教養孩子的過程。
沒想到福哥出書了,還是本關於教養的書籍。從福哥日常分享的生活,我看到了也學習能夠以家庭為重,可以拚著一早與最晚的高鐵,就是希望可以回到家裡看看孩子。能夠以身作則,然後去示範與教導孩子,而更可貴的是有琪姊母親的角色與文字去記錄與說明,讓我們看見也學習。
教養其實不是一種方法論,而是一種中心思想,透過這樣的思維,身為父母的我們也懂得不因過程而有所焦慮,然後給予榜樣,給予支持,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我們不是雕刻家而是園丁。一樣分享一些章節,推薦同樣身為父母的讀友們一定要購入書本閱讀。
#面對競爭
“人生不是短跑,而是超級馬拉松”
“如果子女教育的成果有個檢查點,那應該設在甚麼時候?
我喜歡書封說的:以職場為終,家庭為始。如果都用我們這個世代的角度去看待,等到孩子長大面對的已經是完全不同的競爭環境,所以追求著念甚麼學校取得什麼成績,不能說無用,但影響程度恐怕沒有那麼大。又如福哥說的,假如我們把孩子的檢查點設定在30歲,與其追求甚麼學歷,可能遠不如是否有面對問題查找資訊,提出解決方案來得務實,甚至是學習音樂也許就不是為了有一些升學輔佐資料,而是能否欣賞音樂用以調解自己的壓力了。

#探索強項
“找到自己很棒的地方,讓他愈來愈棒”
蓋洛普的優勢測評福哥書裡沒有說,但概念很相似,我們每個人其實有不同的強項,也許學校教育想要追求五育均衡,也許升學需要每科成績都很好,但真實世界卻是你有個一針頂天的強那就夠了。某些孩子不擅長的科目,也許不要過於執著,而是找到那個很強的,強到無法忽視,如果能夠這樣思考,也教導孩子這樣去想,就能看見自己的優勢,也懂得欣賞他人。

#勇敢投入
“因為拿捏好平衡,一切的認真才能更持續、更長久”
我們常說跟某某認真,你就輸了,但書名確是認真就不輸了,其實仔細想想,在職場這樣十多年,也許該認真的是具體行為,而不要糾結在結果。回到孩子身上,我們應當鼓勵對於一個目標認真的過程,從這之中的學習,在這之後的AAR,結果就坦然接受,這樣才能長久的持續。

#愛中成長
“我們只能先決定,然後面對不確定”
我喜歡福哥的這個概念,我們身為父母其實也沒有甚麼真正的經驗,也就是透過自己成長的歷程,然後邊做邊學。也跟上一代的父母一樣,如果我自己是小孩會希望甚麼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們這一代通常都有比較正常的念書環境,所以更多的是對於多元的尊重與想法,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用行動去愛孩子,讓孩子知道我們她,她也愛我們,應該就很足夠了吧。

衝著作者簽名加可愛小卡(已經被小孩拿去),選擇了實體書本入手,不只推薦給為人父母,也推薦給內心小孩沒有被好好看顧的人,父母已經給了我們夠多了,也許我們可以給自己更多。有小孩的,更加能夠體會為人父母的辛苦,把自己過好,做好榜樣,給予支持,那也許就是教養的中心思想。好書推薦給大家,認真就不輸了。

#阿崴閱讀
#認真就不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