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換了新工作,又重新認識了一些新同事,我必須說雖然已年到不惑之年也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每到一個新職場都能重新打開我的眼界,這眼界不限好壞,也不限於工作環境或是「人」方面的個性相處或是工作能力等。
我的直屬主管是個大我兩歲的女生,在這短短不到三個月的時間,我見識到她優秀的工作能力以及出色的社交溝通方式;具體表現在總公司有八個部門,且全台有十一個分公司,但有許多事即便是不屬於她的工作範圍,各分公司經理亦或是其他部門同仁都會不時找她協助解決困難,而高層長官若有些疑難雜症有時也會請她協助處理。從這些日子裡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長官對她有一定程度以上的好感度及信任度,因為只要交給她的工作,她基本能在時間內超額完成,甚至有時不需他們說,她會主動將可能需要她的協助工作範圍先行備好,當長官在她預期中找上她時,她可以很自然從容且半開完笑的跟長官回覆說:「早就在等您了,我已經準備好了,稍候就發信件給您。」
我與她共事所學習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建立全局觀,她不是以員工視角來辦公,而是以老闆視角來處理每件可能造成公司影響的事情;若有需在對應長官與其他部門同事(或下屬)時她會靜心思考,要使用什麼樣的呈現方式或文件格式可以讓一些年紀大的長官的一目了然,如何使用軟性且洽當的溝通才可以不造成部門衝突並且明確地達到她的目的,而這些其實並沒有人要求她應該要這樣做;她也讓我明白即便在同一個職場做再久、職位再高,都不要用自以為是的態度或是認知去判別一個事件的大小,因為誰都不喜歡被隱瞞當最後一個知道事情的人,我們可以簡潔地去回報陳述,卻不能隻字不提,但這不是指什麼狗屁倒灶的事都要詢問主管該怎麼做,這只會顯得自己無能,而是要將事件處理好後再回報過程與結果,或是在事件發生時可以先提出解決方案,這樣長時間下來一定可以增加上級主管的信任度,讓他能產生「交給某某某,我很放心!」的肯定心態。
若問我的直屬主管是否有什麼厲害的專長,其實真的是沒有特別,她就是單純的辦公室文員,但她給我的感覺是一種不具攻擊感的積極性,即便她已經在公司長達快十年的時間,也沒有成為她口中那些擺爛等著退休或已經做很久的老油條們,她能將工作範圍內的事務做到極致,也擁有良好的應變溝通能力,所管理的部門同仁也都是以她為標準在工作,所以一直以來她很受到長官們的疼愛,相對的她的貴人也有許多,也成了公司唯二的女性主管。
“A change in the world that seems so clear you’re sure someone else will do it. But they won’t. You will. But it’s not enough to have purpose yourself. You have to create a sense of purpose for others.”
「這世界上需要改變的事情似乎很明顯,你覺得一定有人會去做,但他們不會,而你會。不過光是你有目標還不夠,你必須為其他人也創造使命感。」- 馬克.祖克柏

我們在剛出社會時憑介的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態度直來直往,抱持著反正我還年輕有的是時間,這個不行就換下一個的心態,但也可能會因為這樣而錯失重要的機會;每個職場都有不同的工作文化,唯一不變的就是人,但人有百百種,客戶也有各式各樣的,有時內心覺得「我跟這間公司不合、跟這裡的客戶不合!」或是抱怨「這間公司不是我想要的,同事主管都好難相處……」其實有部份的機率並不是這間公司或他人的問題,而是「自己的問題」,這並不是受害者有罪論,是我們沒有找到對的方法去改變解決,沒有主動花時間與公司建立起良好的溝通,所以這次我們聊的主題書籍《扛起來,就是你的!》也許就可以提供給一些社會新鮮人以及還在盲目敲擊客戶大門的行銷業務同仁,或是像我一樣剛更換職場的朋友們一些幫助。
創造共感,拉近你與他人之間的距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受,愈擁擠的城市,人與人的距離愈遠;近期我在做銀行客戶維護時,撥打北部電話與南部電話感受差別許多,大多北部地區的人接起電話雖然有禮但卻較冷淡急促,反觀南部地區的客戶在語調聲線上顯得熱情有朝氣,比較不會有那種對方只想快點掛我電話的不適感。同樣的,很多業務在做陌生開發一定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競爭力愈強的城市(或職場),人們情緖愈是緊繃,防備力也較高,所以不論是電訪或是親訪,在初步的接觸中要獲得好感值是不容易的,這時要如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就是一件很重要的課題。
要了解被拒絕是業務的常態,但有些人被拒絕久了就會失去自信,放棄這份工作或是相關類型跑道,但頂尖的業務員難道就不會被拒絕,那可不一定!他們被拒絕的次數甚至可能比我們多了數倍,但為什麼他們卻有勇氣繼續前進?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於「自我肯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來自成功經驗,而要獲得成功經驗則必須依靠我們的專業能力來贏得客戶的信任,所以回歸本源,自己吃飯的傢伙得先拿好拿穩,才不會雙手空空看得到吃不到;除此之外,要能快速獲得客戶好感與信任感的方式,還需給予良好的第一印象與事前工作的完整準備,另外精準的表達能力與是否能為客戶站在同個角度思考也是重要的一環。

圖片來源:Pexels
找出客戶為什麼選你的理由。同樣的東西在台灣除非專利,否則其他間工廠也同樣可以生產,或是製作相似的產品,那麼我們該怎麼在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呢?首先我們得先抓住核心並找出解決的辦法;在Podcast裡Vicky老師有說,一般客戶專注力只有開頭的幾分鐘,如果沒有辦法在一開始就抓人眼球,那麼後面要追回注意力就比較困難,所以當我們已有了入場的資格,就不需要在一開始還勤勤懇懇的自我介紹,而是重點核心切入,先吸引客戶目光再說,介紹的部份可以穿插在提案簡報中,這樣才不顯得太過枯橾乏味;再來就是借助「黃金圈模型」做為提案的基本架構,來完成一場精采的自我表演,要讓客戶明白你我達成的目標是一致的,這樣客戶才會放心將案子交付執行。
黃金圈模型:
Why為什么要做這件事?How如何執行?What這件事最終的樣貌是什麼?
我在上一份從事傳統產業的業務時,很慶幸的在任職中有成功開發幾個較大的客戶,並成為他們固定的採購供應商,而這些客戶基本都是在我入行第一年末才開始陸續成交。在我入職的前半年多,因為跨行業別非常陌生,所以都在邊做邊學,努力將公司產品類別、製作流程、客戶使用方法等我需要知道的,以及客人也許會想了解的弄個明白,然後才開始可以在展覽上或是陌開中自信的向客人介紹產品,即使被一些更專業的客人問到盲區也不會表現出驚慌失措,而是以很自然的方式跟客人表示,「可能因為我的資歷比較淺,您問的問題我還沒有遇過,不過沒關係,我會再跟公司主管確認,將您想了解的部份完整提供給您。」然後順勢的將對方的資料留下,為後續聯絡做準備。
其中在我開發成功的一間客戶,在後期可以很明確的感受到對方對我的好感度與信任度非常高;這是一間出口芬蘭的貿易商,從展場初次接洽開始了解到他們的核心需求後,就不斷主動與貿易商討論如何優化所需客製內容,遇困難時為他們提出解決方案,簽立訂單後會提供每一階段的半成品,讓對方能減去等待期的不安並可以隨時掌握進度;甚至因客人是從大陸轉單回台灣,對台灣出口所需填寫申報內容都較陌生,這方面雖然不是我需要做的,當對方提出時我也直接協助填寫,增加我的附加價值以及客戶的黏著性;有了他們感到滿意服務的第一單,就開始將還在大陸製作的品項漸漸轉回給我們生產。最後在我要離職前通知了長期聯絡的採購窗口,她告訴我,當她轉達給辦公室其他同仁時,他們都哀嚎一片希望我不要離職,因為他們不相信下一個業務會做的比我好,對方的回應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也讓我感覺我在這間公司兩年多的確是有收穫的。
有些人常常會抱怨或是疑惑公司為什麼不給我升職表現機會?客戶為什麼不給我成交服務的機會?為什麼選的會是他(她)不是我?這許多是從日常表現工作中或是洽談介紹中,公司(客戶)從我們的工作能力、行為舉止、外觀談吐、應對進退中默默觀察所得出來的結論,商場禮儀需要注意到的細節、溝通方式其實眉角很多,最普遍的我們常常可以聽到「辛苦了!」這三個字,就不是一般同事間或是客戶間可以講的,這其實是一個「上對下」的肯定或是安撫用詞,當我們將這句話對我們的主管、客戶或是同等職同事說出時,無意間就將自己的身份放高一階,在意的人自然就會放在心裡記上一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這次聊樂key特別邀請到《扛起來,就是你的!》作者Vicky老師親自蒞臨現場,與大家開心的聊聊好感度建立與自我推銷方式。
本集Keyman:作者 維琪(Vicky)- 好感度教練、品牌顧問、企業講師、自媒體人。
本集YOUTUBE收聽連結 👇 👇 👇 👇 👇
【閱讀聊樂KEY】 Podcasts 頻道
解放你的知識焦慮,重拾閱讀自由
翻開書,本來就該是件輕鬆自在的事情,閱讀沒有低消,想讀多少就讀多少。 書本闔上後,還記得住的便是對你最重要的KEY!
節目主持人: 小翔 & Silvia
聯絡我們: chatkeyout@gmail.com
Podcast 收聽平台: Apple podcasts l Spotify l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