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 比較懂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不想再跟人說話了,AI 懂我就好。
我可以整天和 ChatGPT 聊天,在那裡沒有人會批評我。

我發現這些話,越來越常出現在諮商室裡。
對一些人來說,AI 對話是一種安全、即時、穩定的情感出口。

它不打斷、不批評,也不會消失;
能立即給予人在孤獨時的一種「被理解的錯覺」。

AI 的陪伴,是安慰還是逃避?

AI 的語言模型設計本質上就是「回應」。當我們在現實關係中,受傷、失望、被拒絕太多次後,AI 的正向、穩定與一致性,讓它成為某些人可以躲進去的心理庇護所。

我們可以問它任何問題、不怕冷場、不怕被羞辱,也不需付出額外的情感勞動— 與AI 的關係很單純、不用人情、不用包裝,且互不相欠。

但同時,這段互動缺乏真實人際關係中最關鍵的部分:
“ 雙方的交流、情感的撞擊、關係的修補與建構 ”。

AI 陪伴的特質,雖然能減少人際摩擦的風險,卻也同時減少了與人真實建立連結的機會。

「AI比較懂我」的背後:關係的挫敗與疲憊

愈來愈多青少年與年輕成年人在心理諮商中表達:「我寧可跟 AI 講話,至少它不會批評我」;這樣的傾向,其實往往不是出於「不想與人互動」,而是在過去的關係中反覆受挫後,產生的自我保護;像是:

  • 成長過程中不被傾聽、不被接納
  • 情緒表達後經常被批評、忽視
  • 在人際中感受到不對等或羞辱感

這些經驗讓人逐漸對「互動」產生恐懼與防衛,而 AI 對話就成為一種低風險、低耗損的互動形式;從這個角度來看,它的普及與依賴,其實反映出當代人際孤獨的真實面貌。

寂寞不是沒有話說,而是沒有可以說的人

寂寞往往不單是物理上的獨處,更是心理上「沒有人懂我」的感受。而AI 模型雖能模擬語言上的理解,卻無法真正提供情緒共鳴、行為回應與互為主體的關係經驗。

所以在諮商工作中,我常會看到一種「隱性孤獨」:
個體在數位環境中擁有大量互動,卻缺乏實質的被理解與連結感。
處於一種「資訊豐富、情感貧乏」的關係狀態。

真實的關係,雖有摩擦,卻也能滋養

人際互動的不可控與不可預測,正是它令人焦慮,卻也同時是令人「活著」的地方;與人相處需要冒險,也需要練習:練習表達、練習修補、練習不完美地存在。

AI 給我們的,是一面不會碎的鏡子,
人與人的關係,才是真正能映照我們情感深度與真實樣貌的場域。

這不是在否定科技的好處,而是提醒我們:別把「被理解的渴望」全然投射在一個無法擁抱、無法真實互動的程式上。

願我們在被 AI 理解的同時,
能更勇敢找尋可以擁抱我們的關係

AI 對話是工具,不是答案。我們可以充分使用它,請它陪我們走一段路、陪我們整理自己思緒,但我們必須記得:「它無法真正取代你與世界連結的能力」。

若你在現實中感到孤單、在人際中屢屢碰壁,請別責怪自己「孤僻」、「異類」、「不合群」,也別直接放棄和斬斷與人連結的可能。

療癒,往往是從一次次失望中,重新學會如何讓自己在關係裡存在。

寂寞不會因為輸入一句指令而消失,
但當你願意嘗試走近一段關係,就已經拉開原本與孤單的距離。

/A healing space💡祝 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蔡叡昀心理師 ☁️
16會員
53內容數
諮商心理師|精神復健機構創辦人|美術講師 雙碩士背景,專職以精神分析、榮格取向進行個人及伴侶/家族治療。曾任職教學醫院十餘年,後創立精神復健機構與擔任身障者美術講師;專長為心理創傷。 • 臺灣榮格心理學會|臨床會員 • 臺灣藝術治療學會|會員 • 臺灣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學會|會員 • 臺南市憂鬱症關懷協會|第十屆 監事
2025/05/25
「你也太玻璃心了吧?」這句話,聽起來輕描淡寫,卻可能像碎裂聲般,在心裡某處留下共鳴。
Thumbnail
2025/05/25
「你也太玻璃心了吧?」這句話,聽起來輕描淡寫,卻可能像碎裂聲般,在心裡某處留下共鳴。
Thumbnail
2025/05/25
心理諮商的價值,從來不是以一分鐘多少錢的計價,也不是當你關上諮商室的門離開後,心靈的成長就會停止。
Thumbnail
2025/05/25
心理諮商的價值,從來不是以一分鐘多少錢的計價,也不是當你關上諮商室的門離開後,心靈的成長就會停止。
Thumbnail
2025/05/24
真正的自信,是即使在失敗、質疑中,仍能維持對自己的信任與價值認同。
Thumbnail
2025/05/24
真正的自信,是即使在失敗、質疑中,仍能維持對自己的信任與價值認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因為網路上充斥著 是是而非的資訊,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我發現我的價值觀開始有點混淆,心中有許多問題 不知道真正的答案是甚麼?突然 想到最近的AI新科技-ChatGPT 或許可以解答我內心的困惑。所以我試著與ChatGPT進行對話,沒想到ChatGPT 的回覆 完全可以解答我心中的疑惑。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AI 工具雖能在短時間生成內容,但它不瞭解你的客戶,也無法取代你做現場互動交流。在合適的時機選擇使用適合的 AI 工具,幫助我們專注於最重要的人事物上。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AI是人創造的,當然也會有人性,想偷懶並不奇怪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為了充分發揮AI的潛力,我們必須深入瞭解其運作模式和思考邏輯,並學會與AI對話的技巧。《ChatGPT提問課,做個懂AI的高效工作者》這本書提供了豐富的實例,讓讀者更容易學會如何提出精準的問題,並享有提問課程的閱讀回饋。這對於想成為懂AI的高效工作者的人來說,是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這陣子使用AI模型,還有參考國內外一些喜歡玩語言模型的同好發文,一個很有趣的結論就是,有時候把大型語言模型(尤其ChatGPT)當作一個人來溝通,會得到比較好的結果,這的確是非常反直覺的,也就是說很多時候ChatGPT耍懶不肯工作的時候,你用加油打氣,或是情緒勒索的方法,確實是可以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