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活在這裡,不逃去過去或未來
ACT核心練習:當下覺察(Being Present)
開場
你是否曾經在走路時,卻完全不知道自己怎麼走到的?坐在辦公室裡,身體在開會,心卻飄到昨晚的對話裡? 或許還沒開口,你的腦子就已經演完了十種最糟劇情的結局。
這就是我們的大腦——
會帶我們回到過去的錯誤裡責備自己, 也會衝到未來去焦慮那些還沒發生的事。
但人生不是在回憶裡,也不在預測裡,人生,只能在「此時此刻」被活出來。
灰灰的故事|在會議桌上,他終於不再逃避自己
那天早上,部門例會。灰灰從一開始就坐立難安。
他早知道今天要報告的專案數據有錯,會被長官質疑,可能還會被當眾問話。
他一邊聽著別人發言,一邊內心狂飆著自責的念頭:
「你就是準備不夠。」
「這下要丟臉了。」 「要是早點改就不會這樣……」
身體開始發熱、手心冒汗,心跳急促。他差點想假裝身體不適離開會議室。
這時,他想起了心理師教他的那句話:
「你永遠只需要活在這一口呼吸裡。」
於是他閉上眼睛幾秒。吸氣,感受空氣進入鼻腔。吐氣,感覺胸口微微落下。
這一刻,他沒有失敗,也還沒被批評。 只有自己,還坐在椅子上,呼吸,活著,準備說話。
幾分鐘後輪到他報告。他依然緊張,聲音有些抖,卻出奇地專注——
他不再預演失敗,也不再苛責過去,只做當下能做的那一件事: 好好把事情講清楚。報告結束時,主管只問了兩個問題,提醒他注意資料驗證,下週再補件。
會議結束,灰灰鬆了一口氣,心裡想著:
「原來,只要我在這裡,痛苦也可以是一種經過,而不是風暴。」
心理觀點|為什麼「當下」這麼重要?
ACT認為:所有的行動改變與心理彈性,都只能發生在當下。
但大腦卻常把我們拉回過去或衝向未來,尤其在焦慮或憂鬱狀態下:
焦慮傾向於活在未來:擔心尚未發生的錯誤、風險、責難。
憂鬱則常困在過去:後悔、失望、對自我的批判。
活在當下,並不是忽略過去或不準備未來,而是:
不讓過去與未來主導你的現在。
今日練習|三分鐘覺察呼吸練習
今日任務:用這個「當下三分鐘」呼吸練習,回到此時此刻。
坐下,雙腳平放地面,脊椎自然挺直。
輕輕閉上眼睛,把注意力帶到呼吸。
吸氣,默念「我正在吸氣」;吐氣,默念「我正在吐氣」。
觀察每次吸吐的節奏與身體感受。念頭來了,就讓它飄過。
持續3分鐘。如果願意,可以多做一次。
練習紀錄建議:
我發現自己最常飄走的時間是:________
我觀察到的念頭有:________
做完練習後,我的身體感受是:________
🌄結語|你不需要跑很快,才能回到自己身邊
在這個快速的世界裡,
你可能覺得,總要更努力、更多準備、更多預測,才不會出錯。
但或許,唯一該做的努力,是讓自己回到當下。
因為只有在這裡,你才能真正呼吸、行動、選擇。 這裡,是所有轉變開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