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在挑戰面前,心裡閃過那句話:「我不行。」
有時,那聲音像片烏雲,輕輕地飄過,卻讓人心頭一緊;有時,它像一道高牆,擋住了前進的路,讓人停滯不前。
「我不行」是害怕的化身,也是真實的感覺。但真正阻礙我們的,往往不是挑戰本身,而是我們回應挑戰的方式。今天,邀請你跟我一起,用 BRAVE 陪伴自己,面對「我不行」,勇敢邁出那一步。
✅ B — Brave(勇敢)
「我可以」承認害怕,勇氣從此開始。
在挑戰面前,最真實的感受往往是恐懼。很多時候,我們急著擺脫這種感覺,卻反而讓它更強烈。勇敢不是沒有害怕,而是承認:「我怕,但我還是願意試試看。」當我們學會面對恐懼時,才真正開始擁抱挑戰的力量。
✅ R — Release(釋放)
「我可以」少些防衛,給挑戰發生空間。
害怕的時候,我們會用各種方式把自己包裹起來:忙碌、完美主義、合理化……好像只要不真正面對,就可以少受傷。但防衛越多,挑戰的空間就越小。學會放下那些保護殼,讓挑戰真正進入生命,也許比想像中沒那麼可怕。
✅ A — Accept(接納成長痛)
「我可以」接納成長痛,成長不只是壓力。
每個挑戰都伴隨著不舒服的感覺:犯錯的羞愧、質疑的焦躁、孤獨的徬徨。這些痛感不是失敗的證明,而是成長的證明。當你願意對自己說:「是的,這很痛,但我願意經歷它。」你就已經站在成長的門檻上了。
✅ V — Venture(踏出嘗試)
「我可以」踏出一步,讓學習真正動起來。
很多人卡在「我不行」的漩渦裡,是因為一直準備、一直想,卻始終沒有開始。踏出一步,不需要完美,也不需要立刻成功。行動就是最好的學習起點。只要開始了,你就比昨天更接近「我可以」。
✅ E — Evidence(累積證據)
「我可以」累積證據,信心一點一滴長出。
每完成一次挑戰,就給自己一份證據:原來我可以。那些證據會慢慢堆疊,成為「我可以」的信念基石。別急著要求自己一次就做到最好,先累積那些小小的進步,勇氣和信心都會在這過程中長大。
🎯 結語:從「我不行」到「我可以」
「我不行」的聲音也許一直都在,但它並不代表事實,它只是一種感覺。
而真正的成長,來自於我們如何回應這個聲音。當你學會承認害怕(B),放下防衛(R),接納成長痛(A),踏出嘗試(V),並累積證據(E),你就能一步步走向「我可以」。
別害怕那句「我不行」。因為只要你願意走下去,這句話也會成為:「我可以,因為我正走在挑戰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