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內在辯護人:終結自我批判的惡性循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阿德勒曾提到:「人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而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也就是我們與自己的關係,原因是——多數人之間的互動難以脫離投射,我們總是容易以己度人、用預設的「別人會怎麼看我?」去衡量自己的價值,但,那是真的嗎?

以前常有網友問我,覺得自己不夠好、容貌焦慮、自我價值低落應該如何改善?
我回想了自己一路走來,是如何一步步邁向安全、穩定的心態,結合玩過的遊戲給我的靈感,歸納出一個概念:「內在法庭」

什麼是內在法庭?

這要從大腦的運作機制說起。 人的感受源自生理和心理兩大方面,生理層面包含生理的感受和反應,比如身體缺水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渴。而心理層面的感受,雖然難免會受到生理狀態的影響(所以精神科又叫身心科),但主要來自個人的主觀評估。

是的,我們會有很多錯綜複雜的感受,其實是因為我們每天、甚至每分每秒都在對周遭進行各式各樣的評估,而我們如何理解與判斷一件事情,就是情緒的來源。換言之,如果想要改善情緒問題,除了接納自己的情緒以外,其實調整自己的評估方式更能從源頭去解決這樣的困境。

那麼,要怎麼調整呢?
我覺得這種詮釋、評估、判斷的過程,就像打官司一樣。我們會針對一個事件開庭,然後會有律師、檢察官和法官。律師負責辯護、檢察官負責收集罪證,而法官進行最後的判決,所以我把這個機制描述為內在法庭。

失控的內在法庭

想像一下,當有人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表達不認同我們的某個觀點、不喜歡我們的某個行為,你會怎麼解讀這件事呢?

通常豁達的人可能會這麼想:「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正常」「不舒服的時候會反應很好,這樣我也可以調整相處的方式」,並決定要不要繼續相處、如何調整。然而,如果是習慣將他人反應過度解讀的人,可能會開始鑽牛角尖:「他是不是在針對我?」、「是我有問題嗎?」、「他是不是討厭我才這樣啊?」。再更極端一點,甚至可能演變成:「都是因為我不好,所以才會被討厭」「我就是個爛人」結果其實對方根本沒這樣覺得

人往往就是容易這樣,讓失準的判斷一環扣一環,將自己一步步逼進死胡同。

為什麼這種連續不斷的評估,會讓人鑽牛角尖? 因為人的評估是有慣性的,我們都會有自己的經驗和生活背景,對特定事情也總會有自己的一套邏輯。不在意還好,一旦在意起來,所有的風吹草動都像在為你的判斷提供證據,導致這個過程充滿盲點。

首先,你的判斷真的是事實嗎?其次,究竟是你透過評估得出了判斷,還是你的判斷使你朝那樣的方向評估?這些都是值得好好思考的。

發展功能完善的內在法庭

人的自我辯證是一個終生持續的過程,所以其實比起產生一個不可翻案的終極判決,我們或許更應該讓這場審判永遠維持在一個沒有定論的狀態。自我價值低落的人,可以想像成擁有一個吹毛求疵的檢察官,他不會放過我們身上一丁點犯錯的證據;而自我價值過剩的人,則可以想像成擁有一個王牌律師,他總是竭盡所能證明我們並沒有錯,哪怕利用法律漏洞。所以,內在法庭要能照顧自己、兼顧成長的話,我們應該設法讓律師與檢察官能勢均力敵,誰也不讓誰。

對自己太過嚴苛的人,可以試著培訓自己的「律師」,讓他能在每次「檢察官」提出犯罪事證的時候,積極的為自己辯護 ——「我沒有那麼糟糕!」,能夠多看看那些有做得好、有注意到問題,也願意反省的自己。

對自己太過寬容的人,則應該培訓自己的「檢察官」,讓他能在每次「律師」詭辯的時候,提出異議 ——「我會不會也有應注意而未注意的地方?」,能多一點自我檢視和反省,不要總是把問題和責任歸咎到他人身上。

雖然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必須說這確實不容易,連我自己也還是持續不斷的在練習,在覺得自己很糟的時候提醒自己沒有那麼糟、在有些自滿的時候提醒自己保持謙遜。但能好好練習的話,我相信「內在法庭」會幫助你的內在漸漸趨於穩定和平衡。

跟你們分享,以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期一彗
31會員
64內容數
嗨這裡是一彗,歡迎來到我的雲端靈感資料庫,這裡從日常生活、人生觀、感情觀到社論什麼都有。一起加入我的小宇宙吧(  '-' )╮ 🪐)`-' )
一期一彗的其他內容
2025/05/22
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愛的藝術》要談的不是什麼表面上的肉體與精神關係,所以不能把這邊的愛當作普通的喜愛、給予或建立承諾關係,而是更深層、更難以達成的動態實踐過程。為什麼現代人渴望愛,卻難以在愛裡得到親密、信任感和歸屬感?我想那是因為很多人其實是「想被愛」而不是「想去愛」。
Thumbnail
2025/05/22
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愛的藝術》要談的不是什麼表面上的肉體與精神關係,所以不能把這邊的愛當作普通的喜愛、給予或建立承諾關係,而是更深層、更難以達成的動態實踐過程。為什麼現代人渴望愛,卻難以在愛裡得到親密、信任感和歸屬感?我想那是因為很多人其實是「想被愛」而不是「想去愛」。
Thumbnail
2025/05/17
顏翎熹議員(Molly)曾在其Po文中提到:「性權是人權之一,每個人都應享有性的權利;不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等,在法律上受一律平等之對待。」我認為是的,每個人享有性權,但似乎性權被提出來討論時,經常發生「尊重自主權」、「保障基本受益權」與「應滿足需求」兩件事情的錯置。
Thumbnail
2025/05/17
顏翎熹議員(Molly)曾在其Po文中提到:「性權是人權之一,每個人都應享有性的權利;不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等,在法律上受一律平等之對待。」我認為是的,每個人享有性權,但似乎性權被提出來討論時,經常發生「尊重自主權」、「保障基本受益權」與「應滿足需求」兩件事情的錯置。
Thumbnail
2025/05/16
我一直都認為性侵的本質離不開權力。但在實際發生時,往往同時包含支配慾與性慾,只是比例因情境而異。若受害者是隨機選擇的,加害者的支配慾可能呈現兩極。當行為對象缺乏可辨識的階級符號時,屬於支配成分相對較低的取向;但即使如此,「向他人發洩慾望」的行為本身仍在彰顯權力關係。
Thumbnail
2025/05/16
我一直都認為性侵的本質離不開權力。但在實際發生時,往往同時包含支配慾與性慾,只是比例因情境而異。若受害者是隨機選擇的,加害者的支配慾可能呈現兩極。當行為對象缺乏可辨識的階級符號時,屬於支配成分相對較低的取向;但即使如此,「向他人發洩慾望」的行為本身仍在彰顯權力關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面臨來自他人的無端批評和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對我們的心情產生影響。透過反思與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學會專注於自我價值的提升,而不是依賴他人的評價來判斷自己。希望在未來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與成長。這是我與自我的對話,也是對情緒掌控的反思。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深入探討心理學理論,鼓勵人勇於追求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並探討內在和高級的幸福。本文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理論對人際關係的看法及如何實現內在的幸福。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生命除了處理個人的課題,最與生活切切相關的即是人際關係的經營,阿德勒曾說「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被討厭的勇氣》給予人們勇氣成為自己,接受自己被討厭的事實,對於與人相處也給予了課題分離的重要分界,這也是本影響我非常深的書,人際關係尤關著健康的心靈,而通過人際關係,可以建立強大的內心支柱。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這一點:提倡不論長幼,所有人都平等對待的「橫向關係」,否定所有的「縱向關係」(上下分別)。 󠀠 你我不同,但我們都平等。沒有人比較強,或比較弱。不論長輩、上司、長官、學長... 󠀠 阿德勒的背景歐洲文化,這點已經很難了,尤其在更強調階級的華人社會這
Thumbnail
阿德勒心理學最困難的部分,可能是這一點:提倡不論長幼,所有人都平等對待的「橫向關係」,否定所有的「縱向關係」(上下分別)。 󠀠 你我不同,但我們都平等。沒有人比較強,或比較弱。不論長輩、上司、長官、學長... 󠀠 阿德勒的背景歐洲文化,這點已經很難了,尤其在更強調階級的華人社會這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本書透過哲學家與一名年輕人的對話,在雙方談話中,闡述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以下取書中部分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