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這樣的時候…
你明明有想法、有能力,也很努力,但每天好像都在追著行程跑、為別人的期待疲於奔命?
或者,你已經是主管、負責人,卻發現自己越來越不像自己?這時候,你需要的不是「更努力」,而是——自我領導力。
什麼是自我領導力?為什麼它比領導別人更重要?
「自我領導力(Self-Leadership)」指的是你能否帶領自己的思想、情緒、行動與選擇,持續朝向你真正想走的方向。
你可以沒有頭銜,卻能自我啟動;
你可以不是主管,卻能影響團隊;
你可以不是最資深的,卻是最值得信賴的。
高效能工作者的自我領導力,具備這五大關鍵:
- 覺察:知道自己現在「卡在哪」
✔️「我最近很容易煩躁,可能是因為…」
❌「我哪有時間想那麼多?」
自我領導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正在怎麼了」。
- 自我對齊:我在做的,和我想要的,是一致的嗎?
✔️「這專案雖然累,但和我想走的方向一致」
❌「我只是想完成KPI,其他不重要」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就會變成別人期待的工具人。
- 情緒韌性:不讓情緒決定你的選擇
✔️「雖然今天被挑戰了,但我先冷靜,晚點回應」
❌「我就是這樣,別煩我!」
領導自己,意味著能「駕馭情緒,而不是被情緒拉著走」。
- 自我激勵:遇到低潮,知道怎麼自己站起來
✔️「我現在的狀態不好,但我知道該怎麼調整節奏」
❌「我只想放爛,誰都別來煩我」
自我激勵不是硬撐,而是會照顧自己、然後再出發。
- 誠實紀律:在沒有掌聲的時候,還願意持續前進
✔️「即使沒人注意,我還是選擇把今天該完成的事做好」
❌「反正主管也不會在意,隨便就好」
自律,是對自己的尊重;誠實,是對選擇的負責。
練習你的自我領導力:三個日常實驗
- 【情緒日記練習】
📌 每天花5分鐘,寫下「今天情緒最明顯的時刻」與你當下的反應
💬 目的:強化「情緒察覺」與「情緒選擇」
- 【一週行動檢視】
📌 每週挑一天,盤點「我這週做的事,有多少是對齊我想要的生活方向?」
💬 目的:強化「意圖 vs. 現實」的覺察
- 【小決定練習】
📌 每天有一件事,你刻意「不為了迎合別人」而做出選擇(例如拒絕加班、準時下班、爭取權益)
💬 目的:練習「為自己做決定」的力量感
領導別人之前,請先學會帶自己
自我領導力,是面對焦慮的勇氣、回到目標的紀律、以及讓你在職涯中,不迷失的指南針。
不是要你變成超人,而是學會在每個選擇中,越來越靠近你理想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