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不是工具,是職人:我們失去的職業治理精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官員不是工具,是職人:我們失去的職業治理精神

在台灣,官員往往被當成政治棋子,甚至是「誰當選就換一批人」的行政裝飾。然而,在真正成熟的民主社會裡,官員是一種職業、一種專業,也是一種公共倫理的實踐者。他們不是聽命的工具,而是制度的守門人,是政策的建築師。


一、官員是職業,而不是一個部位

官員的職業性,意味著它不是只有決策權和訂策權的位置,而是需要經過練習、經驗經營、能力檢驗才能擁有的專業能力。

如同醫生需要了解體障、廚師需要掌握食材、漢字教師需要有系統訓練能力,一個優良的官員,也應該有:

  • 公共法規讀解能力
  • 預算管理与經費統算基礎
  • 避免利益衝突的選擇判斷能力
  • 駐守公平與統一的民主概念

這些能力不是民選來的,是一點一滴練習出來的。


二、沒有職業性,就會有職勞性

當官員不再被當成一種職業,他們就很容易被當成一種勞力或工具。

「那是上級教我說這樣做的」 「那不是我說不說了算的」

這類的話說明,官員已從民主裏的「專業能力」,變成「權力線上的限離後支配」。

這也是為什麼多數日本、北歐、澳洲等地,會有「職業官僚」系統,將官僚認定為「公共服務的技術與能力」。


三、讓官員回歸職業系統,是民主的本質保障

想要更好的民主,不只是換上一個人做首長,而是要重建一系列讓官員回歸職業化、負責化、檢驗化的系統:

  • 公務人員能力評鑑標準實踐化
  • 預算和財政擁有開放的檢索機制
  • 政策議稿與執行歷經展示公開化
  • 認識公務不是職位,是公益生命

如果我們能把官員當成漢字教師、技工師傅、醫療人員一樣看待。 那麼官員就不再是誰上臺就跟誰走、誰拆下來就補置誰的空漏。

而是一個為民服務、專業能力成熟、有公德與責任感的經營者。

這是我們忘記了很久的事,但永遠是民主的基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赤心木須的沙龍
0會員
37內容數
在加速崩壞的世界裡,我用寫作與創作保存靈魂。真實,不退讓。燃燒,不投降。——TrueMushu
赤心木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9
📣 社論標題: 自由不是讓我們講廢話,是讓我們逼制度改變 正文: 你有沒有覺得,台灣什麼都有自由: 可以罵總統、可以抗議、可以投票,甚至可以天天在社群上喊「這個國家完了」。 可是——然後呢? 我們說了很多,世界卻沒怎麼變。因為我們的制度,根本沒在聽。 當司法不獨立、媒
2025/06/19
📣 社論標題: 自由不是讓我們講廢話,是讓我們逼制度改變 正文: 你有沒有覺得,台灣什麼都有自由: 可以罵總統、可以抗議、可以投票,甚至可以天天在社群上喊「這個國家完了」。 可是——然後呢? 我們說了很多,世界卻沒怎麼變。因為我們的制度,根本沒在聽。 當司法不獨立、媒
2025/06/19
🇹🇼 台灣社會為什麼總是慢半拍? ——從《蠟筆小新》被誤解30年談到司法不獨立的根源問題 1. 🎬 起點:蠟筆小新需要30年才被接受,是一個縮影 在1990年代,蠟筆小新因調皮、講黃色笑話而被媒體與家長貼上「不良卡通」標籤。 然而多年後人們才意識到:這部作品其實寫實、有溫度、有教育性
2025/06/19
🇹🇼 台灣社會為什麼總是慢半拍? ——從《蠟筆小新》被誤解30年談到司法不獨立的根源問題 1. 🎬 起點:蠟筆小新需要30年才被接受,是一個縮影 在1990年代,蠟筆小新因調皮、講黃色笑話而被媒體與家長貼上「不良卡通」標籤。 然而多年後人們才意識到:這部作品其實寫實、有溫度、有教育性
2025/06/19
📝 主題:《我們不是太自由,是一直沒被信任》 副標:從蠟筆小新到司法獨立,台灣為什麼總是慢了30年? 正文(大眾版): 你知道嗎? 蠟筆小新這部動畫,30年前被台灣媒體罵成「教壞小孩的不良卡通」,家長團體抗議、新聞媒體貼標籤、電視台把它移到深夜播。 但現在呢? 我們卻知道,小新只是
2025/06/19
📝 主題:《我們不是太自由,是一直沒被信任》 副標:從蠟筆小新到司法獨立,台灣為什麼總是慢了30年? 正文(大眾版): 你知道嗎? 蠟筆小新這部動畫,30年前被台灣媒體罵成「教壞小孩的不良卡通」,家長團體抗議、新聞媒體貼標籤、電視台把它移到深夜播。 但現在呢? 我們卻知道,小新只是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在臺灣職場文化中,人情兩字被認為有利又有弊。瞭解如何適度處理人情不但可以改善工作關係,也能提升工作效率和公平性。這篇文章透過真實案例探討了這個複雜且令人糾結的話題。閱讀本文,你能更清楚理解如何在職場上取得平衡,並運用專業判斷在工作中取得成功。
Thumbnail
職場不做工具人,除了讓自身有不取代的專才、技能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巧實力,才有存活率增高的可能性。 在愛情裡有工具人,是沒有情感連結,只被某些與情感無關,可利於的價值,使自己還能間接與他人,產生偽關係連結。 那麼在職場裡的工具人,也就是可有可無,隨時可被取代的位置,另一則是工具人除了本身職務外
Thumbnail
職場不做工具人,除了讓自身有不取代的專才、技能之外,還有最重要的巧實力,才有存活率增高的可能性。 在愛情裡有工具人,是沒有情感連結,只被某些與情感無關,可利於的價值,使自己還能間接與他人,產生偽關係連結。 那麼在職場裡的工具人,也就是可有可無,隨時可被取代的位置,另一則是工具人除了本身職務外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有時候在職場的影響力多寡,不是專業多高,而是被權力中心的認同度多高。 在職場你要混得好,除了專業要夠,也要懂得與主管與老闆有良好的關係,畢竟公司是老闆的,某種程度我們的行動都還是服務他的需求。 「掌管決策與資源的人才是權力中心」 故事 在前公司的業務經理,他盡心盡力的為公司營收思考與努力,但
Thumbnail
投入國考的時間金錢資源是成本,放棄公職外其他發展機會也是成本,為何多數公務員尋求更理想職涯的選項裡,沒有辭職這項?永業制對於公務人員倒底是保障還是枷鎖?
Thumbnail
投入國考的時間金錢資源是成本,放棄公職外其他發展機會也是成本,為何多數公務員尋求更理想職涯的選項裡,沒有辭職這項?永業制對於公務人員倒底是保障還是枷鎖?
Thumbnail
基層公務員(承辦人)是可以擁有自主權的,只是大多數人沒察覺到,或不知道如何執行、擴大。這篇教大家尋找或經營職場自主權的幾個關鍵。
Thumbnail
基層公務員(承辦人)是可以擁有自主權的,只是大多數人沒察覺到,或不知道如何執行、擴大。這篇教大家尋找或經營職場自主權的幾個關鍵。
Thumbnail
  筆者任職於公部門,藉由《成功的反思》反思在「才德至上」下的「公」部門,是否有更「公平」、「公正」、「公益」的可能?   公務員藉由考試取才,重點在考上,至於考試與學經歷、學習成效與否(學習是一種活動,不等於考試)、貧富與否(通常想賺錢的不會想當公務員)幾乎沒有關係。不能說完全沒有關
Thumbnail
  筆者任職於公部門,藉由《成功的反思》反思在「才德至上」下的「公」部門,是否有更「公平」、「公正」、「公益」的可能?   公務員藉由考試取才,重點在考上,至於考試與學經歷、學習成效與否(學習是一種活動,不等於考試)、貧富與否(通常想賺錢的不會想當公務員)幾乎沒有關係。不能說完全沒有關
Thumbnail
  在埋首於論文的生(ㄎㄨˇ)活(ㄏㄞˇ)中,偶爾還是要浮出水面刷點存在感。剛好最近107年公務人員地方特考放榜,提醒了我成為正式公務員已經滿兩年了,這篇想談談,如何在龐大的國家機器之下,個人還能感受到自由並突破限制。   首先從目前的工作談起,這周剛參與了桃園市政府工程施工查核小組辦
Thumbnail
  在埋首於論文的生(ㄎㄨˇ)活(ㄏㄞˇ)中,偶爾還是要浮出水面刷點存在感。剛好最近107年公務人員地方特考放榜,提醒了我成為正式公務員已經滿兩年了,這篇想談談,如何在龐大的國家機器之下,個人還能感受到自由並突破限制。   首先從目前的工作談起,這周剛參與了桃園市政府工程施工查核小組辦
Thumbnail
EP.07 看似簡單卻富藏細節的行政工作 就算是人資也免不了的行政工作 話當年職涯轉換的時候,雖然掛名人資主管,可是公司規模小,員工數也不多,說穿了只是掛著人資但部門也就一個同事,兩個人要包山包海,怎麼樣還是免不了行政庶務工作,先撇除比較偏向總務工務類的工作,屬於人資的行政工作其實還是不
Thumbnail
EP.07 看似簡單卻富藏細節的行政工作 就算是人資也免不了的行政工作 話當年職涯轉換的時候,雖然掛名人資主管,可是公司規模小,員工數也不多,說穿了只是掛著人資但部門也就一個同事,兩個人要包山包海,怎麼樣還是免不了行政庶務工作,先撇除比較偏向總務工務類的工作,屬於人資的行政工作其實還是不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Thumbnail
企業為了保護商業機密,通常對於特定人士/高階主管會設有旋轉門條款,以確保公司的營運機密不致外洩到競爭者手中。服務於單位中,雖並非每個人都會受這樣的法律條款所約束,但做到職位避嫌當是忠於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