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回。
是浮現在意識空間中的資訊導致情緒的產生?還是因情緒而使資訊浮現?
第一種情況,情緒是禮物,也是干擾物,是資訊衍生的美妙感受,但也有因資訊而產生的苦惱焦慮。在這份基礎上,就能理解為什麼某些宗教一心想要追求遠離苦痛,於是便主張要清空思緒。第二種情況,情緒則像是雷達,因內在早有觸發這些情緒的資訊存在,新的刺激只是接觸到那些原本就有問題但潛藏在深處的資訊,進而誘發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促使相關情緒反應發生,使原本藏在前意識空間或更深的潛意識空間當中的訊息自深處中得到浮力,浮現於意識空間中,使這些藏在深處的訊息有機會得到處理(如掃毒程式)。
我們是肯定第二種情況的。
其理由如下:
第一,是與生物光子學[81]相關的訊息。
在《念力的秘密》中,我們得知德國物理學家弗立茲-亞伯特.波普(Fritz-Albert Popp)發現,從最簡單的單細胞植物到最複雜的有機體(如人類)等一切生物體,會持續放射出微弱的光子流。
他稱這現象為「生物光子放射(biophoton emissions)」,又力主這是生物體用來跟自己身體各部分和外界通訊的工具。
他主張人體所有細胞過程的真正協調力量不是生化作用,而是上述的微弱光放射。
光子(Photon)是電磁輻射的載體,電磁輻射即是電磁波,從低頻率到高頻率,包括有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等,這也表示我們現在科技所熟悉的通訊方式,基本上都是由不同頻率的可見光波與不可見光波傳遞的。
《念力的秘密》中記載,波普經過實驗,證明了生物體的光子儲藏在DNA中,並由那放射而出。
光波是通訊的最佳型式,可以即時把信號傳達到人體的所有部分。
用光波而不是化學物質來解釋生物體的通訊機制,將可解開一個基因學上的難題,意即我們是怎麼從單細胞長成這最後形狀的。
此外,他也解釋了身體的各部分是如何同時協調運作。
波普推斷,這光就像是主音叉,能設定某些頻率,讓身體所有分子追隨。[82]
同在此書中,記載蓋瑞.史瓦慈以電荷藕合組件攝影機(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拍攝生物體發光的原創性實驗,則披露出意念的量子性質。
他和同事揭示人類既是量子資訊的接收者也是發送者。
引導性思維顯然不只可以產生電能與磁能,同時還可以放射出一些只有敏感儀器才能測到的條理化光子流。[83]
此外,波普還發現這些光放射也居中扮演生物之間的通訊系統。
在包括對人類在內的一些生物體所進行的實驗中,他發現個別生物會互相吸收彼此發射的光,並送回波干涉圖案,彷佛在進行對話似的。
一旦某個生物體的光波被另一個生物體吸收,後者的光便會開始同步交換資訊。
生物似乎也會與四周環境交流資訊。
而這些「對話」也發生在不同物種之間,不過相同物種之間的對話最響亮且清晰。
波普的研究成果顯示出我們利用這種細微生物光子放射流,與外面世界建立了一個量子鍵結。
意即,我們每一刻都在與其他事物交換光的訊息。[84]
第二,中醫的經絡在當代科技儀器的檢測中,總算證實過去肉眼、舊觀測儀器無法驗證的經絡,原來是「由三條膠原纖維構成纖維條,再由五條纖維條卷成一束,數量繁多的這種線束結成片狀」的類似光纖維的膠原組織。
這便是經絡的物理基礎。[85]
在現代的光纖通訊(Fiber-optic communication)科技中,則瞭解光經過調變(modulation)後便能攜帶資訊。[86]
再結合上述生物光子放射的光訊息交流與訊息傳輸的光纖般的經絡,以及意念引導可產生電能、磁能、條理化光子流的資訊,再想想我們平日與人相處的經驗——我們有時可感到現場的氛圍變化,或某個人的心情是歡愉或傷心,即使沒有直接與對方深度交談,甚至沒有留意對方的肢體動作,但某種壓力或輕鬆就是可以在我們的意識空間中被注意到,只是常被我們當成是錯覺。
如此看來,若是假設我們之間是以光訊息交流,那份感受就說得通了。
而意念是某種導致光訊息產生變化的振動,那心情的波動透過光纖般的經絡影響身體的機能也就不足為奇了。
還有第三,是關於細胞的。
《信念的力量》一書中指出細胞是有「感知」的。
細胞功能直接來自細胞蛋白「齒輪」[87]的轉動。
蛋白質集結產生的動作推動了維繫生命的生理機能。
雖然蛋白質是身體的構件,但必須有搭配的環境訊號,才能使它們動起來。
存在于訊息環境與驅動行為的胞質蛋白之間的介面,則是細胞膜。
細胞膜接收刺激,然後引發細胞進行維繫生命的恰當反應。
細胞膜的操作一如細胞的「腦」,而膜內的受體蛋白與作用蛋白則是細胞腦「智慧」機制的基本物質單位。
就功能而論,這些蛋白複合體是「感知切換器」,將接收到的環境刺激連結到引發反應的蛋白通道。
細胞通常回應的是各種非常基本的環境「感知」,包括鉀、鈣、氧、葡萄糖、組織胺、雌激素、毒素、光,或其他各種刺激是否存在於鄰近環境。
細胞膜內數以萬計的反射性感知切換器,同時各自接收不同的環境訊號,它們之間的交互作用共同創造出一個活細胞的複雜行為。
而個別細胞用來調節生理功能的信號分子被釋放到環境裡的時候,也會影響其他生物的行為。
這些釋放到環境裡的的信號會使一群分散的單細胞生物產生協同行為,為單細胞生物提供一個生活在初始「社群」的機會,進而提高它們的生存力。
重點是,藉由釋放「信號」分子到環境裡,單細胞生物得以分享彼此的「覺知」,協調彼此的行為,過著群居的生活。
然而當細胞聚在一起形成社群時,就必須建立新的運作策略。
在社群裡,每個細胞不能再像獨立自主的個體,恣意而行。
「社群」意謂著所有成員都須遵行同一個行動計畫。
所以多細胞組織生存所賴的複雜行為,掌控在它的中央訊息處理系統。
而當更複雜的動物演化發生時,調節行為的信號分子由專責細胞接管,負責監測和管理它們的流動。
這些細胞提供了分佈的神經網路和中央訊息處理系統——腦。
腦協調了社群內部信號分子的對話,細胞社群每個細胞都服從腦這個覺知權威機構對情資所做的決定。
腦部邊緣系統的進化提供一個機制,將化學溝通信號轉換成社群所有細胞都能體驗的感覺。
我們的意識心智體驗到的這些信號,就是情緒。
意識心智不僅「讀取」細胞協調信號的「身智」之流動,也能支配神經系統去釋放調節信號來製造情緒。
簡單來說:
第一,我們知道包含人在內的生物都能以光訊息放射進行交流,光子則儲存在我們的DNA當中,而意念可以使這些生物量子光流條理化;
第二,中醫經絡實驗,證實經絡構造類似光纖,意即可以假設,在接收生物光訊息後,經過調變或資訊疊加乘載波,藉經絡將訊息傳遞到身體各自的接收器,轉譯成身體系統可讀取應用的化學訊號;
第三,人是多細胞高演化的組織體,每個細胞藉細胞膜調節轉換藏於DNA中的光子輸出及輸入,並由一個大腦做整個細胞社群的管理,在面對諸多狀況時,以邊緣系統產生的化學信號通知細胞社群同心一致,一同進入相同的情緒狀態。
而以上總合起來的結論即是:
下回待續。
[注釋]=================
[81]維琪百科“生物光子學” (D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7%89%A9%E5%85%89%E5%AD%90%E5%AD%A6
2015.02.22
[82]琳恩‧麥塔格特(Lynne Mctaggart ).念力的秘密:叫喚自己的內在力量(M).臺北市:橡實文化.2008.09.p51-p52
[83]同上註,p53-p57
[84]琳恩‧麥塔格特(Lynne Mctaggart).念力的秘密2:發揮念力的蝴蝶效應(M)全新增訂版.臺北市:橡實文化.2013.09.p102-p103
[85]維琪百科“經絡” (D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B%8F%E7%BB%9C2014.09.16
[86]維琪百科“光纖通訊” (DB/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89%E7%BA%96%E9%80%9A%E8%A8%8A.2014.09.16
[87]布魯斯‧立普頓(Bruce Lipton,Ph.D.).信念的力量:新生物學給我們的啟示.臺北市:張老師.2009.02.p72-p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