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與夥伴進行職涯諮詢時,話題又談到【興趣】VS【職業】這個主題上面,「我目前的工作是A,但我興趣是B,該如何去轉職?」、「我原本以為我有找到興趣的工作,但工作越久後就慢慢消失,我該怎麼辦?」、「我不知道我真正的興趣是什麼?」
#興趣:樂於學習、技能成長、有成就感
#職業:技能成長、變現方式、穩定收入
所以當我們想要將興趣轉變為職業時,就需要將兩者項目進行加總,這時就會看到這有一些難度在。
興趣+職業:樂於學習、技能成長、有成就感、變現方式、穩定收入
【要先明白興趣當成職業,一定會遇到你不喜歡的部分】
興趣最大的特色是,做起來能夠讓自己很開心,但職業的本質是,你需要能夠為社會提供價值。
所以當想要將興趣當作職業時,就必須接受其中不喜歡的部分。像是繁瑣的行政流程、應對機車的客戶、回饋時間壓力等。
舉例一個攝影愛好者,他的興趣是捕捉每一個腦中美好的畫面,但當成為職業後,要面對的是 客戶開會、合約擬定、報價議價、場地租借、照片修圖、客戶回饋等,反而拍照只佔了其中的一小部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問自己:
「我願不願意包容這些我不喜歡的部分,只為了去完成我想堅持的興趣?」
【技能提升是所有職業的基本,滿滿的熱情無法讓你帶來收入】
熱情可以讓你進入心流,熱情可以讓你不畏辛苦,但轉成職業後想要獲得更高的收入及發展,技能的提升及穩定的表現是無庸置疑的。
當作為一個興趣時,我們沒有壓力、可以想做就做、邊做邊學、做不好也沒關係,但變成職業後不僅要配合客戶需求去改善、補充內容不足的部分,還有更多的時間壓力在,這時就不可能只去做自己熟悉的部分,這個過程雖然很痛苦,但突破後也能夠加深對於興趣的熱愛,因為你的能力也是持續的成長。
【想要用興趣養活自己,得找到合適的變現方式】
當你已經將興趣提升到一定的能力,並且取得一些成果後,如果沒有人願意為你付費,那就還是只是個興趣。更不能夠閉門造車一頭熱的與環境硬撞。必須要找到一些前輩給予建議及方向,或者是選擇先有穩定工作,再透過接案及合作機會累積人脈。興趣要能當飯吃,收入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因為「興趣」往往是輕鬆愉快的,但「職業」代表的是責任和穩定的收入來源。
【興趣職業樹】
1. 建立「樂於學習」形成樹根
2. 透過「技能成長」作為骨幹
3. 然後「有成就感」長成枝葉
4. 達到「變現方式」結出果實
5. 最後「穩定收入」永續發展
才能夠讓自己逐步將興趣營造為職業,得到自己的穩定收入。
【當過程中遇到痛苦時,回想當時的熱情,不要忘了為何要開始】
我也遇過一種夥伴,一直頻繁的變換工作,回覆是說正在找尋自己的興趣,但每段時間都非常短,「我當初不是很喜歡這件事嗎?怎麼現在這麼累、這麼煩? 我好像也不是那麼有興趣了」這種態度真的很難支撐職業的建立,也是讓人覺得非常的可惜。
為一份不是興趣的工作努力,或許是一種痛苦。
不代表當你為了興趣的工作努力,就不會遇到更多痛苦。
當我們因為痛苦,就放棄心中的興趣,那想要將興趣轉換成職業的可能性,就會更低了,所以不管當你是否在興趣工作中前進,那份堅持與毅力都同樣的重要。
興趣轉換成職業的過程,很多人一開始可能會覺得充滿憧憬及美好,因為有趣的事總是容易引起動力,尤其當你從中獲得成就感的時候。但這條路上可能也會有更多挑戰、挫折、自我迷惘,你的興趣及熱情也需要強大到可以克服這些。
到底興趣能不能作為一份職業,沒有人可以下定論,只要自己想的夠清楚,成功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