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個新發現,想和大家分享,我覺得這可能會對我們的跑步訓練帶來一些有趣的改變。
現在AI發展到一個程度,它已經能直接分析我們跑步的影片了。而且不只看畫面,還能結合我們平常訓練的數據,給出一些蠻實際、蠻有參考價值的跑姿改善建議。
以前我們想調整跑姿,可能就是自己對著鏡子跑,或是請朋友幫忙錄影,然後大家一起「感覺」一下哪裡怪怪的。
現在,AI就像多了一雙更精密的眼睛。
我最近實測的感覺。
我把不同時間跑的影片丟給AI分析。
它真的能指出一些我之前沒注意到的跑姿細節,像是手臂擺動的習慣,或是腳步落地時的一些狀態。
而且,它還會參考我的訓練強度和目標,給出更個人化的建議。
比如說,它會告訴我手臂擺動可以再更前後一點,或是建議我可以多做哪些核心訓練來讓身體更穩定。
這些建議,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我可以實際去嘗試看看的動作。
那我想,這種新科技模式,到底能怎麼幫助我們這些愛跑步的人,讓訓練更有效率,讓成績更有感的進步呢?

一、找到我們沒看到的小細節:
有時候,跑步姿勢有些小問題,我們自己很難察覺,像是身體是不是有一點點晃動,或者腳踝落地角度是不是需要微調。
靠著AI的輔助,它能捕捉這些人眼不太容易注意到的「盲點」。
如果能提早發現並調整,可能就能避免一些潛在的不適或傷害。
二、訓練建議更貼近自己:
以前的跑姿建議,很多是通用的原則。
但我們每個人體能不同,跑步習慣也不一樣。
AI可以結合你的實際跑步數據(像是你的配速、心率、每分鐘步數),再搭配跑姿分析。
這樣一來,它給的建議就會更符合你個人的狀況和目標,感覺就像是為你量身打造的專屬建議。
三、看見自己的進步軌跡:
訓練有沒有進步,光靠感覺有時候很難說。
如果我們定期錄下跑步影片,再讓AI來分析,它就能持續記錄你的跑姿變化。
這樣我們就能清楚地看到,哪裡有進步了,哪裡可能還需要再調整。
這種有數據和影像佐證的進步,會更有成就感,也更有動力。
四、提早預防小狀況:
很多時候,跑步會遇到一些痠痛或小傷,可能就跟跑姿不正確有關。
AI的分析有機會提早發現這些潛在的問題點,例如兩邊發力不平衡,或是落地衝擊力過大。
如果能提早發現並試著改善,或許就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當然,面對這樣的科技應用,我想我們都還是要保持一份審慎。
AI的分析是基於它學習到的資料和演算法,它給的是參考資訊,不是百分之百的金科玉律。
我們不能把它的建議照單全收,完全不思考。
畢竟,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跑步經驗、甚至當天的感受,都是獨特最終的調整,還是要結合自己的身體回饋,如果必要,也別忘了請教專業的教練。
但是,對於AI確實能幫助我們的地方,我覺得我們可以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去嘗試和接納。
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工具,讓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跑姿,讓訓練可以更有方向。
這不是要取代教練,而是讓我們多了一個強大的輔助,讓我們的跑步之路,能跑得更有效率、更開心。


重點整理:
▍AI現在能分析跑步影片與數據,提供跑姿改善建議。
▍它能幫助我們發現跑姿細節、提供個人化建議、追蹤進步、輔助預防潛在問題。
▍面對AI分析,我們仍需理性檢視,不可盲目全信,要結合自身感受與專業建議。
▍對於AI提供的實質幫助,我們應抱持開放態度,將其視為提升訓練效益的輔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