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急著要被喜歡,先讓自己變得有用
人資圈之外的很多人都以為「HR是一份穩定的行政工作」,而現實是:這是一份最需要主動出擊前線的職種之一。
當主管與同仁還在抱怨政策、老闆也還在考量要不買單時,堅持往前走的HR,就需要養成思維肌肉~讓自己在組織中能夠進行談判、建立系統、形塑文化。

1.能力優先於學歷_影響力勝過資歷
~你能夠做什麼,比你唸過什麼更重要。
學歷也許讓你順利進HR圈,但能不能留下來、走得遠,要靠你具體產出的成果。
別再說「我才剛進來還不懂」,HR永遠有機會參與有價值的任務:從面試設計、薪酬優化、數位轉型,到文化提案。你做得越早,就越有機會早被看見。
> 小提醒:
有做≠有被看到。會做事,更要會「匯報成果」,善用KPI、簡報與影響力溝通,是過往HR最容易忽略的一門課。
2.建立人資人脈圈_不靠單打獨鬥
~別再窩在辦公室孤軍奮戰,社群與連結才是你的升級鍵。
去參加HR講座、加入Facebook/LINE社群、找幾位願意交流的業界夥伴。每一場活動、每一次連結,都是你打開視野、拓展機會的管道。
你會驚訝,很多新知與工具都不是老闆教你、不是內部SOP會有,而是某場業界活動上別人一聊就解開你的盲點。
> 小提醒:
經營人脈不是「求人」,而是互利。你要先提供價值,對方才會留下印象。別只當聽眾,要成為貢獻者。
3.練習從拒絕中學會提案與對話
~年輕HR最需要鍛鍊的不是技巧,是“受挫之後的反應”。
你提一個EAP計畫,老闆回你:「這有什麼用?」你推一個新面談表格,主管冷回:「我才懶得寫這麼多。」~ 不是你沒價值,而是你沒用對語言。
HR不只是「出想法」的部門,而是「讓大家願意採納想法」的專業。你要會「換句話說」、能「找到共利點」、懂得「用數據支持」,這樣你提的東西才有生存機會。
> 小提醒:
被打槍後不要收起來,而是整理「為什麼這次會失敗」,下一次提的方式就會更有勝算。
4.敢犯錯_才能學出組織敏感度
~完美主義HR會自我消耗,真正的高手,是在錯誤中磨出手感的。
你會弄錯報到流程、會算錯薪資、會被候選人抱怨安排混亂——沒關係,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錯了還沒學會自保與優化」。
你要記錄流程、優化SOP、寫下心得,這些累積會讓你有「組織肌肉記憶」。
> 小提醒:
每犯一次錯,都要學會兩件事:
①怎麼防止再次發生
②怎麼讓別人知道你有能力解決它
5.找一位真正的職場導師_不要只找能陪你加班的老鳥
~師傅領進門的同時,別讓自己變成工具人。
好導師不是「人好」而已,而是能教你“為何這樣設計制度”、"這種主管適合怎樣回應"、"面談要抓哪句話”,這種會給你策略思維的前輩,才值得你花時間學。
> 小提醒:
導師不一定在你公司內部,可以是你追蹤的資深HR、自媒體作者,甚至是某次講座後的交流對象。
6.HR也是會轉彎的職涯_不要綁死在單一路線
~招募起家 ≠ 一輩子都只能做招募。
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我只是負責招募/考勤/行政」——這樣會把自己困死。HR領域內部就有超多分支:教育訓練、制度設計、組織發展、雇主品牌、勞資關係。
你可以試著接更多交叉任務、向主管表達想要嘗試其他模組,甚至橫向跳槽進不同產業做對標實踐。
> 小提醒:
能轉彎的前提,是你要有被看見的「可轉型潛力」與「可攜帶能力」——也就是你必須先證明你會學、能學、學很快。
7.打造你的人資個人品牌_讓人想找你就能想起你
~不是炫耀,而是留下職場痕跡。
你寫過哪些規章制度?主持過哪些活動?參與過哪些專案?請記得記錄起來!把它們寫成心得、整理成作品集、貼上臉書與LinkedIn。
這不只是自我展示,更是讓未來合作夥伴、老闆、獵頭看到你真實價值的最好方式。
>小提醒:
不要每天發廢文,而是專注於你「親手做過」並能提出觀點的實務案例。這才是專業人設的建構,也是有效有用的行銷包裝。
8.情緒智商不等於表面圓融_EQ是你在壓力下做決定的能力
~HR常處在「雙方情緒之間」:主管 vs. 員工、員工 vs. 員工、你自己 vs. 系統。
這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假裝沒事」,而是能夠讓雙方穩住情緒、找出重點、冷靜拆解問題。情緒智商高的人,不是好好先生,而是可以穿越混亂做決定的人。
>小提醒:
HR千萬不要當「爛好人」,那會讓你成為情緒垃圾桶。學會設界線、拒絕不合理,才是真正的情緒成熟。
9.私生活失控_會讓你在職場全面失速
~過勞是一種專業的病徵,是一種失能。
你每天加班、一直線上回訊、沒時間吃飯、情緒爆炸、身體警訊出現——這樣的你很快會成為團隊風險。
請記住:你不是HR機器,是HR人類。你要會自我覺察、要有復原力、要有健康支持網。
> 小提醒:
做好時間管理、工作斷點、請假修復,不是偷懶,是維持高績效最基本的操作。
10.永遠保持好奇與自學節奏
~世界變化太快,你不進步就是退步。
勞基法常改、數位工具不斷推陳出新、新世代價值觀每年變。AI都開始寫JD了,你卻還停留在Excel操作熟練就以為夠用的感覺中?
永遠要問:「我接下來可以學點什麼?」訂閱一個人資電子報、上一次免費線上課、讀一本HR實戰書,就是讓你不落伍的方式。
> 小提醒:
學習的關鍵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會用知識解決你現在遇到的問題。
11.接觸多元觀點_是HR真正的風險管理能力
~只待在HR內部,是會失焦的。
你要去聽工程師怎麼看績效、請業務主管教你解讀市場、問一線同仁實際痛點是什麼。多理解一點業務與前線,你做的制度才會貼地、政策才會被執行。
>小提醒:
不要怕問問題,怕的是你總自以為懂。HR若不跟業務連動,就像導航斷線的司機,再努力都方向錯誤。
12.相信直覺_但別用它當藉口
~你的感覺值得重視,但也要被證據支持。
你覺得某面試者不穩定、你覺得這位主管可能正在找人跳槽、你覺得新制度會出事——很好,請馬上去找數據、去做交叉驗證、去設計提問確認。
HR的第六感是珍貴資產,但要能「轉譯成說服語言」,才不會只是空氣預言家。
>小提醒:
不要在會議說「我直覺是...」,要說「根據我觀察到的三個訊號...」。
#結語:
年輕HR的職涯關鍵,不在於能否「升遷」,而在於你是否能主動創造價值、讓人看見你的不可取代性,進而走上成為組織核心夥伴的道路。
HR不是行政人員,而是組織的潤滑劑、架構師、甚至是商業決策前的風險雷達。升遷是結果,不是你的目標,讓組織離不開你,才是。
“衡量一位年輕HR的價值,不是你會多少SOP,而是你能解決多少無SOP的場景。”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歡迎聯繫:世安哥賴帳號 hrfriday2009
《顧問規劃/企業內訓/主管教練/職涯經紀》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