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年輕 HR 夥伴的十二個職涯建議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別急著要被喜歡,先讓自己變得有用

人資圈之外的很多人都以為「HR是一份穩定的行政工作」,而現實是:這是一份最需要主動出擊前線的職種之一。

當主管與同仁還在抱怨政策、老闆也還在考量要不買單時,堅持往前走的HR,就需要養成思維肌肉~讓自己在組織中能夠進行談判、建立系統、形塑文化。

raw-image

今天這份《給年輕HR的十二個職涯建議》,每一點除了是建議之外,也是一整套思考脈絡+實務提醒+潛台詞破解,希望幫你避開那些沒人告訴你的職涯陷阱。

1.能力優先於學歷_影響力勝過資歷

~你能夠做什麼,比你唸過什麼更重要。

學歷也許讓你順利進HR圈,但能不能留下來、走得遠,要靠你具體產出的成果。

別再說「我才剛進來還不懂」,HR永遠有機會參與有價值的任務:從面試設計、薪酬優化、數位轉型,到文化提案。你做得越早,就越有機會早被看見。

> 小提醒:

有做≠有被看到。會做事,更要會「匯報成果」,善用KPI、簡報與影響力溝通,是過往HR最容易忽略的一門課。

2.建立人資人脈圈_不靠單打獨鬥

~別再窩在辦公室孤軍奮戰,社群與連結才是你的升級鍵。

去參加HR講座、加入Facebook/LINE社群、找幾位願意交流的業界夥伴。每一場活動、每一次連結,都是你打開視野、拓展機會的管道。

你會驚訝,很多新知與工具都不是老闆教你、不是內部SOP會有,而是某場業界活動上別人一聊就解開你的盲點。

> 小提醒:

經營人脈不是「求人」,而是互利。你要先提供價值,對方才會留下印象。別只當聽眾,要成為貢獻者。

3.練習從拒絕中學會提案與對話

~年輕HR最需要鍛鍊的不是技巧,是“受挫之後的反應”。

你提一個EAP計畫,老闆回你:「這有什麼用?」你推一個新面談表格,主管冷回:「我才懶得寫這麼多。」~ 不是你沒價值,而是你沒用對語言。

HR不只是「出想法」的部門,而是「讓大家願意採納想法」的專業。你要會「換句話說」、能「找到共利點」、懂得「用數據支持」,這樣你提的東西才有生存機會。

> 小提醒:

被打槍後不要收起來,而是整理「為什麼這次會失敗」,下一次提的方式就會更有勝算。

4.敢犯錯_才能學出組織敏感度

~完美主義HR會自我消耗,真正的高手,是在錯誤中磨出手感的。

你會弄錯報到流程、會算錯薪資、會被候選人抱怨安排混亂——沒關係,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錯了還沒學會自保與優化」。

你要記錄流程、優化SOP、寫下心得,這些累積會讓你有「組織肌肉記憶」。

> 小提醒:

每犯一次錯,都要學會兩件事:

①怎麼防止再次發生

②怎麼讓別人知道你有能力解決它

5.找一位真正的職場導師_不要只找能陪你加班的老鳥

~師傅領進門的同時,別讓自己變成工具人。

好導師不是「人好」而已,而是能教你“為何這樣設計制度”、"這種主管適合怎樣回應"、"面談要抓哪句話”,這種會給你策略思維的前輩,才值得你花時間學。

> 小提醒:

導師不一定在你公司內部,可以是你追蹤的資深HR、自媒體作者,甚至是某次講座後的交流對象。

6.HR也是會轉彎的職涯_不要綁死在單一路線

~招募起家 ≠ 一輩子都只能做招募。


不要給自己貼標籤:「我只是負責招募/考勤/行政」——這樣會把自己困死。HR領域內部就有超多分支:教育訓練、制度設計、組織發展、雇主品牌、勞資關係。

你可以試著接更多交叉任務、向主管表達想要嘗試其他模組,甚至橫向跳槽進不同產業做對標實踐。

> 小提醒:

能轉彎的前提,是你要有被看見的「可轉型潛力」與「可攜帶能力」——也就是你必須先證明你會學、能學、學很快。

7.打造你的人資個人品牌_讓人想找你就能想起你

~不是炫耀,而是留下職場痕跡。

你寫過哪些規章制度?主持過哪些活動?參與過哪些專案?請記得記錄起來!把它們寫成心得、整理成作品集、貼上臉書與LinkedIn。

這不只是自我展示,更是讓未來合作夥伴、老闆、獵頭看到你真實價值的最好方式。

>小提醒:

不要每天發廢文,而是專注於你「親手做過」並能提出觀點的實務案例。這才是專業人設的建構,也是有效有用的行銷包裝。

8.情緒智商不等於表面圓融_EQ是你在壓力下做決定的能力

~HR常處在「雙方情緒之間」:主管 vs. 員工、員工 vs. 員工、你自己 vs. 系統。

這時候你要做的不是「假裝沒事」,而是能夠讓雙方穩住情緒、找出重點、冷靜拆解問題。情緒智商高的人,不是好好先生,而是可以穿越混亂做決定的人。

>小提醒:

HR千萬不要當「爛好人」,那會讓你成為情緒垃圾桶。學會設界線、拒絕不合理,才是真正的情緒成熟。

9.私生活失控_會讓你在職場全面失速

~過勞是一種專業的病徵,是一種失能。

你每天加班、一直線上回訊、沒時間吃飯、情緒爆炸、身體警訊出現——這樣的你很快會成為團隊風險。

請記住:你不是HR機器,是HR人類。你要會自我覺察、要有復原力、要有健康支持網。

> 小提醒:

做好時間管理、工作斷點、請假修復,不是偷懶,是維持高績效最基本的操作。

10.永遠保持好奇與自學節奏

~世界變化太快,你不進步就是退步。

勞基法常改、數位工具不斷推陳出新、新世代價值觀每年變。AI都開始寫JD了,你卻還停留在Excel操作熟練就以為夠用的感覺中?

永遠要問:「我接下來可以學點什麼?」訂閱一個人資電子報、上一次免費線上課、讀一本HR實戰書,就是讓你不落伍的方式。

> 小提醒:

學習的關鍵不是知識本身,而是學會用知識解決你現在遇到的問題。

11.接觸多元觀點_是HR真正的風險管理能力

~只待在HR內部,是會失焦的。

你要去聽工程師怎麼看績效、請業務主管教你解讀市場、問一線同仁實際痛點是什麼。多理解一點業務與前線,你做的制度才會貼地、政策才會被執行。

>小提醒:

不要怕問問題,怕的是你總自以為懂。HR若不跟業務連動,就像導航斷線的司機,再努力都方向錯誤。

12.相信直覺_但別用它當藉口

~你的感覺值得重視,但也要被證據支持。

你覺得某面試者不穩定、你覺得這位主管可能正在找人跳槽、你覺得新制度會出事——很好,請馬上去找數據、去做交叉驗證、去設計提問確認。

HR的第六感是珍貴資產,但要能「轉譯成說服語言」,才不會只是空氣預言家。

>小提醒:

不要在會議說「我直覺是...」,要說「根據我觀察到的三個訊號...」。

#結語:

年輕HR的職涯關鍵,不在於能否「升遷」,而在於你是否能主動創造價值、讓人看見你的不可取代性,進而走上成為組織核心夥伴的道路。

HR不是行政人員,而是組織的潤滑劑、架構師、甚至是商業決策前的風險雷達。升遷是結果,不是你的目標,讓組織離不開你,才是。

“衡量一位年輕HR的價值,不是你會多少SOP,而是你能解決多少無SOP的場景。”


#以對話引導思考_以論辯形塑觀點

👉歡迎聯繫:世安哥賴帳號 hrfriday2009

《顧問規劃/企業內訓/主管教練/職涯經紀》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世安|🔗分享此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世安哥的人資『跨界思維』
242會員
323內容數
2025/07/01
職場上,HR經常遭受主管不尊重,甚至言語霸凌。本文探討HR工作的矛盾與挑戰,並提供十二句經典應對語句,協助HR在溝通中捍衛自身權益,維護專業形象,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避免情緒勞動,提升職場影響力。主管也應尊重HR專業,共同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Thumbnail
2025/07/01
職場上,HR經常遭受主管不尊重,甚至言語霸凌。本文探討HR工作的矛盾與挑戰,並提供十二句經典應對語句,協助HR在溝通中捍衛自身權益,維護專業形象,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避免情緒勞動,提升職場影響力。主管也應尊重HR專業,共同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
Thumbnail
2025/06/29
~ 難搞的也許不是某個人,而是制度漏洞養出來的某種任性。 曾經聽一位資深HR主管語重心長地說:「一個難搞員工的出現,往往不是偶然,而是組織的某些盲區成就了他。」這句話讓我印象極深。 你以為HR是在「處理人」,其實我們真正要處理的是:人背後的組織系統與權力生態。
Thumbnail
2025/06/29
~ 難搞的也許不是某個人,而是制度漏洞養出來的某種任性。 曾經聽一位資深HR主管語重心長地說:「一個難搞員工的出現,往往不是偶然,而是組織的某些盲區成就了他。」這句話讓我印象極深。 你以為HR是在「處理人」,其實我們真正要處理的是:人背後的組織系統與權力生態。
Thumbnail
2025/06/28
悼蔡瀾先生:一個時代的風雅謝幕 有人說,蔡瀾先生走了,港味也走了一部分。 但我更想說,走的是一種敢講真話、有趣靈魂、灑脫人間的存在方式:我們這一代,還來不及活成那樣,他已經瀟灑轉身了。 他不是老派紳士,而是自由靈魂的代言人 蔡瀾這個名字,在不同世代人心中代表的東西,或許不太一樣。
Thumbnail
2025/06/28
悼蔡瀾先生:一個時代的風雅謝幕 有人說,蔡瀾先生走了,港味也走了一部分。 但我更想說,走的是一種敢講真話、有趣靈魂、灑脫人間的存在方式:我們這一代,還來不及活成那樣,他已經瀟灑轉身了。 他不是老派紳士,而是自由靈魂的代言人 蔡瀾這個名字,在不同世代人心中代表的東西,或許不太一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AI 時代已經來臨,HR 還在用老方法工作嗎? 唯有勇敢擁抱 AI,才能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AI 時代已經來臨,HR 還在用老方法工作嗎? 唯有勇敢擁抱 AI,才能在未來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Thumbnail
近期的求職大潮下,你的履歷自傳準備好了嗎?履歷總在HR眼前一閃而過? 不要期待HR看你的履歷能夠一眼入魂! 曾在跨國企業、外企新創擔任過HR的筆者針對履歷、自傳的修改,我們有話要說!
Thumbnail
近期的求職大潮下,你的履歷自傳準備好了嗎?履歷總在HR眼前一閃而過? 不要期待HR看你的履歷能夠一眼入魂! 曾在跨國企業、外企新創擔任過HR的筆者針對履歷、自傳的修改,我們有話要說!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近期逐漸接近畢業季節,因為人力銀行的履歷健診抬頭是人資行政課長因素,滿容易會遇到求職者來問想要從事人力資源人員,履歷自傳的編修重點。又或者是想要往人力資源的實習機會可以如何修改履歷等等。這邊先暫時撇除原生就是人資相關專業系所畢業的人來看,也許是一般管理科系,又或者是比較偏文組的同學,有什麼樣的方
Thumbnail
近期逐漸接近畢業季節,因為人力銀行的履歷健診抬頭是人資行政課長因素,滿容易會遇到求職者來問想要從事人力資源人員,履歷自傳的編修重點。又或者是想要往人力資源的實習機會可以如何修改履歷等等。這邊先暫時撇除原生就是人資相關專業系所畢業的人來看,也許是一般管理科系,又或者是比較偏文組的同學,有什麼樣的方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曾經看過一個職場文章討論,人資工作被作者歸類到表面行為跟內心傾向差異最極端的公司職務,也就是表面是關懷人本提勞工著想,但內心卻又同時算計如何替公司創造與壓榨最大利益。文章留言也有非常多非人資工作者出來贊同。同樣的內容在自己所處的人資群組就正反兩面意見均有,所以到底我們是勞方還是資方角色呢?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本文分享瞭如何從應屆生進軍職場的關鍵之處,以及在職場中取得成功的一些建議。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Thumbnail
剛入職埸前幾年有二本火紅的書:由A到A+、執行力,都是作者找了許多成功案例的公司做研究,整理歸納出來成功的方法。 由優秀到卓越的條件之一: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上,適才適所相信專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