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三|〈有發現自己不再年輕了嗎?妳對自己身體曲線的焦慮是來自於誰呢?〉
妳有時候在試衣間裡站得久了一點,不是因為挑衣服太難,而是因為鏡子太誠實。 肚子不再平、線條不再銳利,妳好像還沒習慣這個新的自己。身體還在,但記憶裡的模樣卻慢慢遠去了。
可是這份焦慮,是誰給妳的呢?是廣告裡永遠平坦的腹部?是閨蜜口中「要維持體態」的善意提醒?還是那個時代曾告訴妳,青春才是唯一的光亮?
妳並沒有錯。注意自己的身體是自然的,也是需要的,只是我們活在一個連自然變化都必須「控制」的文化裡,太容易把不合標準當成失誤,而忘了——標準,也可以被重寫。
妳的身體從來不是錯誤。它記得妳照顧孩子的夜、妳失眠的焦慮、妳成功後偷偷吃下的一塊蛋糕。它不完美,但它從未背叛妳,它一直陪著妳。
🌱 自我身體感的重建:從追求標準到回到自己
所以這一次的中途練習,不是塑形,而是轉念。 練習對著鏡子說:「這樣的我也很美。」 練習看見身體的歷史,不只是數字與尺寸。 練習讓焦慮成為提醒,而不是審判。
當妳開始挑衣服,不再問「這樣看起來瘦嗎?」,而是問:「這個顏色會讓我快樂嗎?」 當妳摸摸布料的柔軟,發現自己好久沒在意穿起來舒不舒服——以前總是先考慮遮哪裡、修哪裡、藏哪裡。
當妳決定去運動,不再為了修身,而是為了感覺自己在動、在喘、在活。流汗是身體說話的方式,不是對某個目標的懺悔。
當妳開始不再想把照片裡鬆弛的線條處理掉,而是保留那個微笑時會動的眼尾——它記得妳笑過,也笑得值得。
妳漸漸明白,那些過去的「標準身材」未必錯,也可能適合別人,但不一定適合妳。真正重要的,不是他人怎麼看妳,而是妳有沒有喜歡看自己。
接納自己,不是妥協,而是自由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