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裡的風景|為什麼從「感官」開始,才是真正的覺察?
你是否曾在喝茶的某個瞬間,感覺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
熱氣蒸騰,茶湯的香氣躍入鼻尖,杯子在手心的溫度緩緩擴散,像是身體記起了什麼:我在這裡,我正在感受。
這,就是「Senses 覺感本質」的力量。
為什麼覺察是從身體開始?
許多人以為覺察是一種「想得更清楚」,但真正深刻的覺察,往往來自接觸到自己當下的身體經驗。
心理學裡有個很美的概念叫做「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意思是:我們的認知,其實是長在身體裡的。
「我們的腦袋不是一台電腦,它比較像一棵長在身體裡的樹。」每一次你用手摸東西、用鼻子聞味道、用舌頭嚐東西,都是在幫這棵樹長出新的枝葉。
所以,這些體驗會讓大腦一起長出你怎麼想、怎麼感覺、怎麼理解。
當我們練習專注地喝一杯茶、感受喉嚨的溫度、舌尖的轉變,其實正在訓練大腦與身體之間的聯繫。這樣的覺察,不只是當下的寧靜,更是長期自我調節與情緒復原的能力。
腦神經科學怎麼說?
我們的大腦有一條重要的通路:從感官皮質 → 邊緣系統(特別是杏仁核)→ 前額葉皮質(PFC)。
「想像你在玩一個感覺大冒險的手機遊戲!」
第一關是感官偵測器(感官皮質):你身上的感覺雷達開始運作,接收畫面、聲音、味道等等,就像你戴著VR眼鏡,感覺到整個世界的刺激源。
第二關是情緒大魔王房(杏仁核):這裡會立刻幫你判斷這些感覺是危險的、好玩的、還是讓你緊張的,就像遊戲裡會突然跳出一隻怪物或禮物箱。
第三關是決策指揮中心(前額葉皮質):你要想辦法選擇要攻擊、防守、還是先休息一下,這就是你用腦袋思考、冷靜、調整自己的地方。
所以,每一次感覺,其實都像是在玩一場身體與大腦一起參加的合作遊戲。
你的感覺不只是出現在「腦袋」,是整個身體都在幫你一起玩這場遊戲。
這條路徑決定了我們如何從「感覺」走向「情緒」,再到「理解與調節」。
當你聞到熟悉的茶香、聽見水聲時,可能會突然想起某段回憶或情緒。這不是巧合,這其實是神經系統自動的反應。
但當你有意識地覺察感官經驗時,前額葉皮質會啟動調節系統,讓情緒從「反射」變成「選擇」。
透過刻意的感官練習(如品茶、正念行走、觸覺掃描),我們就能讓大腦逐漸習慣慢下來,培養出更穩定的內在節奏與復原力。
從一杯茶開始:喚醒五感的覺茶之旅
茶,不只是喝下去的液體,那是一場從視覺開始的覺醒練習。
讓我們一起從五感出發,慢慢重新回到身體,也回到你自己。
視覺|從「捲曲」到「展開」的儀式
茶葉在沖泡前,是緊繃的、糾結的、蜷曲的。像我們日常中那個總是忙著撐住自己的樣子:收著、藏著、不願太快被發現。
但只要熱水一沖,茶葉開始舒展、展開、釋放。那個「一直縮著的自己」,也悄悄被召喚出來。
茶不是立即張揚的植物,它用自己的節奏示範了什麼是溫柔的打開。你也可以。
聽覺|靜下來,才能聽見
茶乾在容器中晃動時的沙沙聲,水煮沸時的氣音,注水時的嘶嘶聲,茶湯入杯的流動聲,以及茶席之間短暫的安靜。
這些聲音不是背景,是節奏、是訊號,是讓你從外界的喧囂重新調頻,回到自己身上的橋樑。
當你真正聽見它們,你不只是在聽茶,也是在聽自己的心。
也許是你平常沒聽見的呼吸、身體的緊繃聲,或是某種內在微微浮起的感受。
那一刻,你聽見的,不只是世界的聲音,其實還有你自己的聲音。
嗅覺|一片葉子的氣味記憶
茶的氣味會隨階段變化,每一個時刻都值得你慢下來:
1. 茶乾的味道:純粹、濃縮,有時是花香、果香、焙火香,就像初識一個人時的第一印象。
2. 沖泡後葉片的香氣:茶葉被打開的那一刻,它釋放的香氣更圓潤、豐富、更真實,像是願意靠近的情緒。
3. 茶湯中的香氣:當你啜飲那一口茶,香氣在鼻腔與口腔之間遊走,像是被你身體接住的記憶。同一隻茶,每一泡之間的香氣都有不同的變化,像是它在向你訴說:「我正在轉變,你也是。」
4. 葉底的氣味:喝完後撥開蓋碗,用鼻子靠近濕潤的葉底,那是茶最後的低語,是旅程的收尾。
觸覺|你和茶的距離,有多近?
你握住的不只是杯子,這是一份溫度與一段感受。
手掌感受到瓷器的質地、指尖觸摸到熱氣,這些都是讓你重新回到身體的路徑。
而最獨特的是,觸摸泡過的葉底。
這是茶與所有天然飲品最大的不同:你可以用手直接觸碰這個原料的身體,感受它從前的緊縮與藏匿,如今在熱水中被打開後,那柔軟、濕潤、還帶著餘香的質地,像是一段生命,在你掌心裡,終於願意被理解。
味覺 × 口腔觸覺|你嚐到的是味道,還是你自己?
茶湯進入口中,除了味道之外,你還能感受到它如何流動、停留、滑過喉頭。這些都是身體的語言。
甜:像是回甘的溫柔
鹹:像是身體的礦物語言,或一點點內在的眼淚
苦:有時卡在舌根,有時化得很快,它提醒你還有沒說完的故事
酸:短促而清晰,像是某段不安或渴望
鮮(Umami):最難形容,卻最能安定人心,像是「被看見」的感覺
每一種味道與口腔觸感的交織,都是一次自我辨識的機會:你此刻的感受,是什麼?身體怎麼說
你感受得到,就活得更深
在我的《覺茶課》裡,我不教你怎麼思考更正確,是一起帶你重新學會一件事:
怎麼感覺,怎麼感覺真實,怎麼用一杯茶來陪自己活在這一刻。
這不是撫慰的速成,也不是技巧的炫技,是一種
願意面對自己真實感官與情緒的生活態度。
你不需要成為誰,你只需要慢下來,感受你已經是誰。
如果你也想開始這樣的練習,歡迎追蹤我以獲得最新關於覺茶課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