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語言模糊了你的力量——從 N.O.I.S.E. 看見溝通的盲點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認知升級工具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也說不上來我做錯了什麼……明明準備那麼久,但當下整個人像被卡住一樣,連開口都覺得困難。」

——這是小芸在會議後說的第一句話。

🎬 引言故事:那場讓人說不出話的會議

小芸是個細心認真的專案成員,這次她總算被賦予一個能夠主導的任務:設計一份流程優化提案。她花了好幾天整理資料、預演簡報內容,甚至還預想了可能被問的問題。

她以為自己準備得很充足。但在提案當天,會議室氣氛異常冷清。主管簡單點點頭,幾位資深同事一邊滑手機、一邊低聲討論別的事。當她開始說明時,幾個問題接連丟出來,但沒有人真正等她答完。有位同事還淡淡說:「這部分應該原本就有解法吧?」

會議結束,她看著電腦螢幕發呆,腦中一片混亂。不是生氣,但也不是難過,只是有種說不出的無力感。

這種「講了,但像沒講」、「做了,但好像沒有位置」的感覺,你是否也熟悉?

raw-image

🔍 當我們被語言的 N.O.I.S.E. 給困住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表達了」,但其實用的是模糊、不具行動性的語言。這些語言,就像背景雜訊一樣,不但讓訊息失焦,也讓我們的立場與力量一點一滴被削弱。

我們把這些模糊語言的常見模式,整理為五種型態,合稱為:

N.O.I.S.E.:Narration、Ownership、Inference、Submission、Emotions


1️⃣ N — Narration(旁觀敘述)

小芸說:「今天的會議就這樣過去了。」

這種語言聽起來像是在旁觀,而不是參與。她講的是「事情發生了什麼」,卻沒說出「我怎麼看」、「我怎麼感受」。

🔁 轉化方向:從描述外在 → 表達內在

🪄 金句提示:「不是『發生什麼事』,而是『我怎麼經歷這件事』。」


2️⃣ O — Ownership(責任模糊)

「那部分應該是主管說明的,不是我吧?」

這樣的語句模糊了責任歸屬,把主體推到別人身上,自己退居一旁。

🔁 轉化方向:從模糊邊界 → 釐清角色

🪄 金句提示:「即使整體不由我主導,我仍能為我的部分負責。」


3️⃣ I — Inference(推測假設)

「我猜他們根本不重視這個案子。」

這是我們常見的「情緒腦補」。猜測別人的想法,會讓我們陷入自我否定或過度防衛,卻無助於對話。

🔁 轉化方向:從內心小劇場 → 面對面對話

🪄 金句提示:「與其自己猜,不如問問對方的觀點。」


4️⃣ S — Submission(順從討好)

「我也不太敢說太多,怕說錯讓場面更尷尬……」

這不是謙虛,而是對自己位置的不確定。討好式語言讓人聽不到你的觀點,只看到你的退縮。

🔁 轉化方向:從壓抑立場 → 溫和堅定

🪄 金句提示:「有禮貌,不代表不能有立場。」


5️⃣ E — Emotions(情緒混沌)

「我也說不上是氣還是難過,反正就是卡卡的……」

這類語言讓自己與他人都無法理解真正的情緒需求,也難以獲得支持。

🔁 轉化方向:從模糊情緒 → 具象感受

🪄 金句提示:「我感到__,因為__。這樣的格式,是力量的開端。」


✅ 結語:語言的清晰,是自我力量的出口

語言模糊,不只是溝通不良,它還可能反映出一個人對自己角色的不確定、對關係的焦慮、甚至對失敗的恐懼。

但你要知道——當你開始用清晰的語言表達想法、情緒與立場,你就重新握回了主控感,也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存在感。

✅ 清晰,不等於強硬

✅ 表達,不等於衝突

✅ 釐清,不等於被討厭

當你不再讓語言為你遮掩,而是讓它為你發聲,你會發現——

👉 你本來就有力量,只是被模糊藏了起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97會員
395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你以為你在選擇,其實是習慣在逃避「不舒服」,或者只是照著「應該」行動。 常覺得卡住、沒勇氣?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情緒在阻擋、信念在拉扯。透過 BRAVES 六個提問角度,釐清情緒、鬆動信念、重新掌握主控權,你會發現,原來你早就可以。
Thumbnail
2025/07/08
你以為你在選擇,其實是習慣在逃避「不舒服」,或者只是照著「應該」行動。 常覺得卡住、沒勇氣?可能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情緒在阻擋、信念在拉扯。透過 BRAVES 六個提問角度,釐清情緒、鬆動信念、重新掌握主控權,你會發現,原來你早就可以。
Thumbnail
2025/07/04
你是不是也常卡在「不想做、動不起來」的狀態?不是你懶,而是焦點卡錯位置!有時我們困在情緒(舒不舒服)、規範(對不對),卻沒問自己「我想怎麼做?」從感受 → 判斷 → 選擇,學會轉換焦點,你會發現,行動就自然動起來了。
Thumbnail
2025/07/04
你是不是也常卡在「不想做、動不起來」的狀態?不是你懶,而是焦點卡錯位置!有時我們困在情緒(舒不舒服)、規範(對不對),卻沒問自己「我想怎麼做?」從感受 → 判斷 → 選擇,學會轉換焦點,你會發現,行動就自然動起來了。
Thumbnail
2025/07/02
改變為何總是「想很多,做不多」?關鍵可能不是意志力,而是語言力。當你說得太模糊、行動不明、時間無限延後,就等於自我拖延。用 FACTS 五步驟,讓事實、行動、檢查點、時程與協助都具體可行。越清楚,越有力量,改變才會真正開始。
Thumbnail
2025/07/02
改變為何總是「想很多,做不多」?關鍵可能不是意志力,而是語言力。當你說得太模糊、行動不明、時間無限延後,就等於自我拖延。用 FACTS 五步驟,讓事實、行動、檢查點、時程與協助都具體可行。越清楚,越有力量,改變才會真正開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繼上一篇:https://vocus.cc/article/6657c445fd897800017b0d73話語權在誰手裡……? 弱魚先生的反饋留言 〔當你真的掌握話語權的時候,反要更留心自己說出的話語, 也就是話可以說得有力,但不要大聲;內容要能精闢,不可空泛。 要學習在謙卑裡叫人折服,而不是
Thumbnail
繼上一篇:https://vocus.cc/article/6657c445fd897800017b0d73話語權在誰手裡……? 弱魚先生的反饋留言 〔當你真的掌握話語權的時候,反要更留心自己說出的話語, 也就是話可以說得有力,但不要大聲;內容要能精闢,不可空泛。 要學習在謙卑裡叫人折服,而不是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有溝沒有通,是因為即便頭腦理解,身體卻經驗著限制。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會說話,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好好說話,學會說話能讓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上都更加如魚得水。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五、把話說清楚真不容易 「上台演說」與「喃喃自語」訴求完全不同,喃喃自語是自問自答、梳理自己的思緒、整理腦海裡的邏輯,講給自己聽;上台演說則是完全對自身以外的開展,說給別人聽的東西,當然先要讓觀眾們聽得懂。 所以,喃喃自語可以無頭無尾、突然來上其中幾個關鍵詞,旁人聽了,有「偷聽」的感覺,聽懂多少
Thumbnail
五、把話說清楚真不容易 「上台演說」與「喃喃自語」訴求完全不同,喃喃自語是自問自答、梳理自己的思緒、整理腦海裡的邏輯,講給自己聽;上台演說則是完全對自身以外的開展,說給別人聽的東西,當然先要讓觀眾們聽得懂。 所以,喃喃自語可以無頭無尾、突然來上其中幾個關鍵詞,旁人聽了,有「偷聽」的感覺,聽懂多少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常言道:「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話不難,但要把話說好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門道。縱使人類可用的詞彙數量已達成千上萬,我們卻依然時常陷入「言不由衷」、「詞不達意」等窘境,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不懂得』正確地使用詞彙。
Thumbnail
常言道:「說話是一門藝術」。說好話不難,但要把話說好確實需要一些技巧與門道。縱使人類可用的詞彙數量已達成千上萬,我們卻依然時常陷入「言不由衷」、「詞不達意」等窘境,其主要原因在於我們『不懂得』正確地使用詞彙。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三個關鍵是:態度坦率地對話(speaking openly)、具有同理心地聆聽(listening empathically)、適時適切地回饋(reflecting back)。前兩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我們通常會忽略第三項,造成發言者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真的有被「聽懂」。
Thumbnail
有效溝通的三個關鍵是:態度坦率地對話(speaking openly)、具有同理心地聆聽(listening empathically)、適時適切地回饋(reflecting back)。前兩項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但是我們通常會忽略第三項,造成發言者不知道自己所說的是否真的有被「聽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