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著理性外衣的情緒:你以為是性格,其實是情緒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那些我們以為是「個性」、改不了的自己,其實是一叢從小到大累積的情緒

那些你以為是性格的,其實是情緒群組成的「角色」。

我們常說「情緒要被接住」,說的往往是那些顯而易見的情緒:

  • 怒火沖天的爭吵、
  • 沮喪低落的沉默、
  • 忍不住想抱怨的委屈……

這些情緒是赤裸的、直接的,它們來得快,也比較容易被自己或他人發現。

但有一種情緒,它不哭、不鬧,也不會讓人瞬間紅眼眶,反而說得頭頭是道、邏輯清晰、理直氣壯。

這些情緒,不說自己是情緒,它們說自己是:

  • 「我只是講道理。」
  • 「我做這些,是為你好。」
  • 「我不是情緒化的人,我是很理性的人。」

可越是這麼說的時候,越有可能,情緒正在背後悄悄推動一切。

那些被誤認為是性格,其實是情緒群

人們常說:「我這個人就這樣,個性很要強。」「我從小就是完美主義,改不了。」

但如果我們停下來問一問:

這樣的「性格」,是怎麼養成的?又是什麼在維持它的存在?

你會發現,背後很可能有一整群沒被看見的情緒,像小隊伍一樣在心裡操兵演練:

「我一定是對的」的性格,背後可能是:害怕被質疑。把錯誤等於無能。對自己沒信心,只好靠「贏得爭辯」來肯定價值。

「別人有的我也要有」的比較心,背後可能是:害怕被遺落。對自己擁有的不滿足。將價值感外包給「和別人看齊」。

「我就是這樣,有問題嗎?」的強勢,背後可能是:對脆弱的不信任。曾經受傷後築起的堡壘。拒絕被改變,以免再次失控。

在我們周邊,還有更多的例子,

  • 「我就是好勝,輸不起。」也許,是從小就怕輸會被看輕,認為輸了就沒有價值。好勝,可能不是自信,而是焦慮與渴望被肯定的情緒群。
  • 「我就喜歡表現,喜歡被注意。」也許,是怕安靜就被忽略、怕平凡就被遺忘。愛出風頭,不一定是個性張揚,而是需要被看見的心情。
  • 「我很獨立,有事都自己扛。」也許,是從小學會別人靠不住,依賴會讓自己失望。獨立,可能是傷痕久了後的防衛姿態,不是真正的自由。

我們以為的性格,是情緒穿上邏輯的外衣

我們習慣把一些固定的行為方式稱為「個性」或「性格」,像是:

我天生悲觀 / 我就是不喜歡麻煩別人 / 我做事一板一眼

但這些所謂的「天生如此」,其實可能來自早年經驗裡反覆累積的情緒反應:

害怕犯錯、不被接受,於是凡事小心翼翼

太常被拒絕或無視,於是變得逞強、靠自己

曾經信任過卻受傷,於是把距離當作安全

這些情緒,久了,就長成了我們以為「改不了」的性格。

理性,是情緒最擅長的偽裝術

最有趣的是,有些情緒不但不情緒化,還特別「講道理」。

它會說:

「我說的是事實」

「我只是站在全局看問題」

「我是在替大家設想」

但仔細看,那些強調自己很理性、很客觀、很高瞻遠矚的語氣,

也可能是一種「不安的自我保護」。

因為害怕混亂、害怕無能為力,才需要用邏輯緊緊抓住秩序。

因為不願面對被否定的感受,才要用理性包裝每一次堅持。

這不代表他不真誠,而是:連理性,也是我們保護自己的方式。

我們以為是信念,其實可能是被情緒養大的信念

有些人總說:「人就是要靠自己」「軟弱只會被欺負」「我不能輸」……

這些話語背後,不只是思考邏輯,而是長年累積的防衛系統。

也許他曾經試著依賴過別人卻被辜負;

也許他曾經表現脆弱卻被取笑;

也許他從小就被教導要爭氣、要贏、不能輸。

於是這些經驗累積起來,長成了一套堅不可摧的信念,

外人看是「三觀很硬」,他自己也以為這是「人生哲學」,

但其實那是情緒在說話,只是穿了邏輯的西裝外套。

當我們看懂這一點,也許可以多一點理解,對自己,也對別人

有些人明明在會議中據理力爭,其實只是怕自己不被重視;

有些人總是高談闊論,其實只是很怕寂寞或不被認同;

有些人喜歡發號施令,其實只是太怕混亂、太需要掌控。

這不是在說人不好,而是說人很真實。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想被看見的角落。

情緒只是不想被遺忘,它就躲在我們最堅定、最有邏輯的地方。

讓情緒現形,不是為了否定理性,而是補上一塊真相

不是每個人都會哭給你看,但每個人都在守護某種不安;

不是每個情緒都會大吼大叫,有些會笑著講道理,讓你以為它叫「邏輯」。

所以,情緒不是只有眼淚、憤怒與悲傷

情緒也會變成:

  • 一場「我說得對」的堅持
  • 一個「我早就看透一切」的語氣
  • 一種「我已經不需要任何人」的姿態

而當我們願意慢慢看穿那層「理性」的外衣,就可能會發現,

在那西裝下,其實藏著一顆小小的、怕冷又怕痛的心。

當我們能看見這一層,就不會被「理性」的面具蒙蔽,

也不會用「個性」當作無法改變的藉口。

那將是與自己和解的起點,也是看懂別人的一扇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妃妃之想
10會員
40內容數
嗨,我是妃妃,半生遊走新聞界、電視圈與國際企業,見過大千世界的鎂光燈,卻在內心的小劇場找到最動人的劇本。在「妃妃之想」,我用快樂的書寫捕捉生活的微光,隨心靈小旅行潛入夢境與星空,透過澄心聚焦喚醒身心的智慧。文字是我的畫筆,療癒是我的魔法,歡迎來我的三間小屋,與我一起嬉笑、探索,點亮內在宇宙的星辰!
妃妃之想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心理師會說謊嗎?AI會哄人嗎?這篇文章從一句冷笑話出發,反思人與人之間對「真實溝通」的渴望。隨著AI使用者從查資料轉向尋求情感陪伴,AI溝通風格成為值得人類學習的對話典範。不是撒謊,而是用對方能承接的方式說話,像孔子的「因材施教」。這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人類對「被理解」深切渴望的回音。
Thumbnail
2025/07/08
心理師會說謊嗎?AI會哄人嗎?這篇文章從一句冷笑話出發,反思人與人之間對「真實溝通」的渴望。隨著AI使用者從查資料轉向尋求情感陪伴,AI溝通風格成為值得人類學習的對話典範。不是撒謊,而是用對方能承接的方式說話,像孔子的「因材施教」。這不只是技術問題,而是人類對「被理解」深切渴望的回音。
Thumbnail
2025/06/20
當年以為,幸福是找到一個能為自己加分的人——才華、地位、肩膀都要有,最好還能撐起人生的場子。結婚那年,他送她一只鉑金包,她笑說:「等你當上董事長,這包才配得上場面。」多年後她發現,走進燈光裡的人一直是自己。舞台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搭出來的。原來最實在的幸福,不是依附誰的光,而是自己發光。
Thumbnail
2025/06/20
當年以為,幸福是找到一個能為自己加分的人——才華、地位、肩膀都要有,最好還能撐起人生的場子。結婚那年,他送她一只鉑金包,她笑說:「等你當上董事長,這包才配得上場面。」多年後她發現,走進燈光裡的人一直是自己。舞台不是別人給的,是自己搭出來的。原來最實在的幸福,不是依附誰的光,而是自己發光。
Thumbnail
2025/06/19
日子過得不錯,心情也常常愉快,這樣的人為什麼還會想走上內在探索的路?不是不滿意,也不是苦中求解脫,而是一種想更靠近真實的渴望。這篇文章從「快樂者的提問」出發,談生活無虞的人為什麼仍會反思意義、尋找存在感,並引用佛洛姆、法蘭克與榮格的觀點,探索:當快樂已經有了,我們還能再多靠近自己一點嗎?
2025/06/19
日子過得不錯,心情也常常愉快,這樣的人為什麼還會想走上內在探索的路?不是不滿意,也不是苦中求解脫,而是一種想更靠近真實的渴望。這篇文章從「快樂者的提問」出發,談生活無虞的人為什麼仍會反思意義、尋找存在感,並引用佛洛姆、法蘭克與榮格的觀點,探索:當快樂已經有了,我們還能再多靠近自己一點嗎?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理性從事實層面出發和思考,不代表沒有情感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情緒管理對於個人和他人都至關重要。透過自我覺察、社會覺察、自我管理和關係管理這四個面向的理解,我們可以對於情緒管理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認識。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情緒與理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何平衡這兩者是我們面臨的主要挑戰。理解情緒的特性和理性的真正含義,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更明智的決策,避免被情緒牽著走。 一、情緒的特性與影響 情緒的波動性: 情緒就像失控的野馬或燒不靈的野火,一旦不加以控制,會迅速蔓延並影響我們周圍的人。情緒的波動性使得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我相信你一定不喜歡,但如果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就要跟自己的情緒做連結,並理解這些情慾。如果你否認他們,無論是無視還是壓抑的方式,結果就像截肢,就如同身體某個重要的部位被切掉,你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個殘缺的人。」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情緒可以是一種恐懼症;但也是可以一種動力、一種把事情做好的助力。要如何面對自身的情緒、處理跟他人之間的情緒,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作者分享許多研究跟具體內容,希望能讓每個人都去認識情緒為何?並且不再飽受情緒困擾。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文章強調情緒的存在並非問題,重要的是應對和表達方式。作者提到壓抑情緒可能導致惡性循環,最終失控。情緒穩定的人會接納和承認情緒,但不做出任何錯誤反應,只是單純地經歷情緒。最後,作者鼓勵讀者一起努力學習承認和接納情緒。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瞭解情緒能量管理的核心,接受自己的情緒、理解情緒的根源、表達情緒的健康方式,為您的內心花園在情緒的陽光下綻放出更多美麗的色彩,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在生活中,情緒與思維方式對人們的行為和目標達成有著深遠的影響。本文探討瞭如何分析情緒、不同的情緒反應和錯誤的思維方式,並提供了走出情緒迷宮的方法。透過正確的思考方式,我們能夠更健康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