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142】後來居上的關鍵,不是爆發,而是從每個1%做起—《一位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成功的賽道上,領先者不一定是最後的勝利者。有些人靠爆發力成功,有些人靠續航力勝出。

猿渡步屬於後者。 在行動電源紅海產業中,他沒有選擇硬碰硬,而是養成一套「讓自己逐漸變強」的習慣,最終讓 Anker 成為全球知名品牌。這不是運氣,而是一種策略:以日積月累的力量,完成後來居上的逆襲。

他在《一位思考》這本書中分享了讓人異軍突起的六大習慣:

  1. 整體優化:養成大局思考的習慣,練習作出有利整體的選擇與判斷。
  2. 創造價值:養成每天成長1%的習慣,一年後的成長就會擴大到37.8倍。
  3. 學習:養成「思考學習」和「反學習」的習慣,讓輸出品質大幅提升。
  4. 因式分解:養成假設、回溯與快速反應的習慣,解鎖高效工作技能。
  5. 對1%精益求精:養成向上看齊的習慣,徹底釐清99%和100%的不同。
  6. 偷懶:養成適度偷懶的習慣,學會放鬆,結果有時會比想像得更好。
raw-image

 團隊勝於個人-對公司的最佳選擇

成果 =(輸入 × 思考次數 × 試錯次數 / 時間) ×(使命 × 價值)

所謂大局觀,亦即隨時思考「何者為公司的最佳選擇」,書中提到,許多公司為了避免紅海競爭,選擇了藍海,但較少人的藍海,風險是也可能是一片空海,Anker公司選擇進入的電池市場,雖然是紅海,但至少確保有很多魚。

要在紅海殺出血路,要確保自身具備與對手不同的強項,以及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看待事情,要保持這些優勢,則要公司的每個同仁具備大局觀思維,了解自身與公司的使命與價值,不要有本位主義,才能在彎道超車。

99%與100%的差距,遠不止1%

根據「三木谷曲線」的概念——「最後0.5%的努力,決定了品質高低」,大多數人會努力到99.5%,但真正能撐過最後那段距離、做到100%,才是與競爭者拉開差距的關鍵。

 這個「0.5%」往往體現在極其細微卻決定性的細節上,以日本安克公司行動電源為例:

  • 手機充電「稍微」快一點
  • 商品包裝「稍微」漂亮一點
  • 實體門市「稍微」更方便到達
  • 客服「稍微」更有耐心、更貼心

所有比對手「稍微」好一點的地方累積起來,最終會變成消費者選擇你的理由,因為在競爭激烈的世界裡,勝負常常不取決於誰做到「大幅度更好」,而是誰能在本來已經接近頂尖的水準上,再挖出那一點點的差異化。這就像跑百米賽跑,不是贏1秒,而是贏0.01秒,那也是世界紀錄的級別。

越靠近100%,改善的成本呈現指數上升,更代表自己與多數的99%有所不同,往往能換來壓倒性的回報。

勤於思考培養地頭力

作者認為,輸入X地頭力=輸出的品質。

「地頭力」乍看之下,會直接聯想到「地頭蛇」,其實它指的是不靠既有的知識與方法,對於未知領域,也能依靠自己的頭腦和常識,了解事物本質與問題根本能力作出反應。

這代表在輸入知識同時,也得讓這些知識跟現實情境結合,避免淪為紙上談兵。想要培養地頭力,關鍵在平時勤於思考。例如進餐廳用餐時,可以觀察店內狀況、菜單跟員工,並從來客數、客平均單價、營業天數、成本等角度,思考「餐廳利潤有多少?」或是星巴克推出內用第二杯半價等活動時,思考其原因。另一方面,自問自答也能建立問題意識,培養懷疑前提的能力。

 反學習的重要性

除了勤於思考提升地頭力之外,作者也提醒我們:真正厲害的學習者,不只學得快,還懂得「忘得對」。

多數人都知道要學習,但較少人重視「反學習」——也就是刻意忘記自己原本習慣的知識與模式。

作者以日本棋王羽生善治的話為例:「不要陷入自己擅長的棋路。」這提醒我們,如果老是依靠過往的成功經驗,可能會讓自己在面對新情境時失去判斷力,也讓我聯想到蒙格常說的,「當你手上只有鎚子,那眼裡的東西都會是釘子」,如果我們用過往成功的經驗去處理之後的遭遇的事物,雖然會比較舒適,卻不見得是正確的解方,因為事情的前提有可能不一樣。

猿渡步也曾試圖把自己成功打入行動電源市場的方法套用到掃地機器人上,卻發現完全行不通。原因在於,掃地機器人單價高,消費者在意的是信賴感與售後服務,而非價格戰或快銷策略。

作者分享三個反學習的步驟:

  1. 發現之前的方式不可行,或是由旁人指出這件事。
  2. 虛心接受自己的發現或是旁人的指正。
  3. 分析以前的方法哪些部分能繼續使用,以及無法再使用,並加以修正。

其中兩個關鍵是:「保持虛心」與「釐清原因」。他強調,我們不應該接受任何「莫名其妙成功(或失敗)」的結果,每一次成功或失敗,都必須知道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偷懶,有時也是策略

《一位思考》讓我覺得最特別之處在於,它要你追求100%,也要你偷懶。

看似矛盾,但偶爾「偷懶」反而能提升生產力。 

作者提醒我們:「不是拚命就一定有結果」,在有限的時間裡,最大化有效輸入、增加思考與試錯的密度的同時,若能適時偷懶休息,並且思考自己的使命與價值是什麼,反而能最大化成果。

有時,休息與暫停反而讓我們更有空間重新整合資訊、歸納經驗、調整方向。這種「偷懶」,其實是為了走得更準、更遠。作者在書中也提到,有時候他努力做完事情,是要把多出來的時間用來看自己喜歡的電影。提高效率,不是為了做更多事,而是為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後見

《一位思考》讓我想到《原子習慣》開頭提到的英國自行車隊故事。在經歷數十年的低迷表現後,這支隊伍沒有靠什麼劇烈改革,而是從每個跟騎車有關的細節一一優化:包括重新設計單車坐墊,使其更為舒適;測試不同的按摩油,看哪種能讓肌肉最快恢復;雇請外科醫師來教導選手如何洗手,以減少感冒的機率。

這樣的微小調整看似不起眼,但逐漸累積後,就能創造難以逆轉的差距。

同樣的,《一位思考》講的不是爆發力式的成功,而是如何在逆勢中後來居上:面對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猿渡步沒有靠資源優勢或價格戰,而是從「提升自我思考品質」出發,並且落實在每個可執行的細節上。

他讓消費者從買「行動電源」,變成買「Anker 的行動電源」,靠的不是運氣,而是一種可以學會、可以實踐的系統性思維與長期習慣。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這本書提醒我們:

越是想快,就越需要慢慢累積。

真正能逆轉勝的人,是願意從一點一滴開始雕刻自己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2會員
166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0
面對已經成熟又競爭激烈的產業,你會怎麼逆轉勝? 日本安克公司在行動電源這個紅海市場中異軍突起,靠的是擅長「後來居上」的領導人——猿渡步。他在《一位思考》這本書中分享了讓人異軍突起的六大習慣: 整體優化:養成大局思考的習慣,練習作出有利整體的選擇與判斷。 創造價值:養成每天成長1%的習慣,一年後
Thumbnail
2025/07/10
面對已經成熟又競爭激烈的產業,你會怎麼逆轉勝? 日本安克公司在行動電源這個紅海市場中異軍突起,靠的是擅長「後來居上」的領導人——猿渡步。他在《一位思考》這本書中分享了讓人異軍突起的六大習慣: 整體優化:養成大局思考的習慣,練習作出有利整體的選擇與判斷。 創造價值:養成每天成長1%的習慣,一年後
Thumbnail
2025/07/04
《成為1%創業存活者》裡提到,根據統計,新創公司五年內倒閉的機率達99%,這或許是書名取為《成為1%創業存活者》的原因。 很多人談創業,提夢想、講熱情,從數據上來看,創業並不是一場華麗冒險,而是一場務實的生存戰。 作者提到創業前曾買了一本收錄許多店家訪問的書,提到老闆做了哪些突破讓生意變好,並道
Thumbnail
2025/07/04
《成為1%創業存活者》裡提到,根據統計,新創公司五年內倒閉的機率達99%,這或許是書名取為《成為1%創業存活者》的原因。 很多人談創業,提夢想、講熱情,從數據上來看,創業並不是一場華麗冒險,而是一場務實的生存戰。 作者提到創業前曾買了一本收錄許多店家訪問的書,提到老闆做了哪些突破讓生意變好,並道
Thumbnail
2025/06/27
《人生四千個禮拜》是我近期看過最有感觸的書。 書名已經破題,如果人生活到 80 歲,感覺好像很長,但換算成星期,大概只有四千個禮拜,這時候就會發現,好像也沒那麼多了。尤其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不妨算一下自己大概剩下幾個禮拜——更別說,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能活到 80 歲。 如果問你,想拿這 4000
Thumbnail
2025/06/27
《人生四千個禮拜》是我近期看過最有感觸的書。 書名已經破題,如果人生活到 80 歲,感覺好像很長,但換算成星期,大概只有四千個禮拜,這時候就會發現,好像也沒那麼多了。尤其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不妨算一下自己大概剩下幾個禮拜——更別說,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能活到 80 歲。 如果問你,想拿這 4000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本文根據《浪潮之巔》探討Google的成敗之道。Google為何成功?技術創新、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和創始人的遠見卓識。如何面對衰退?創始人佩奇將公司拆分,以保持創新活力。Google的經驗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寶貴的教訓與啟示。
Thumbnail
本文根據《浪潮之巔》探討Google的成敗之道。Google為何成功?技術創新、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和創始人的遠見卓識。如何面對衰退?創始人佩奇將公司拆分,以保持創新活力。Google的經驗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寶貴的教訓與啟示。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AI時代,如何以不變應萬變?本文引用了《AI世界的底層邏輯與生存法則》中的觀點,強調成長型思維和專題式學習的重要性,幫助你在職場中脫穎而出,實現倍數成長。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本文透過愛瑞克的分享,探討如何發現和實現自我,內向者如何擴展人脈,如何在競爭中保持善良、應對科技變化,並建立穩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幫助我們在追求夢想的同時,找到內心的穩定與滿足。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中,透過分享與連結建立歸屬感,實現內在成就。
Thumbnail
7-31 創始者通道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真正的領導者並非僅僅是政治人物,而是那些能夠洞悉未來潮流、引領方向,並以獨特的方式溝通與呈現的人。他們可能來自各個領域,擁有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能夠在科學與邏輯的基礎上引導他人思考。 這樣的領導者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關注著整個社會的福祉。他們擁有一
Thumbnail
7-31 創始者通道 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真正的領導者並非僅僅是政治人物,而是那些能夠洞悉未來潮流、引領方向,並以獨特的方式溝通與呈現的人。他們可能來自各個領域,擁有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能夠在科學與邏輯的基礎上引導他人思考。 這樣的領導者不僅僅是為了個人利益,而是關注著整個社會的福祉。他們擁有一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日常生活中我們關注的議題分為兩種,稱之為“關注圈”和“影響圈”,前者是只能狗吠火車於大事無補,後者是自己能掌控的或者是自己能調整精進的,希望大家都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影響圈”上。 本文除了關注三篇新聞外,也分享筆者如何借此機會調整自身“影響圈”。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整本書看完,最啟發我的觀察,是這個社會對內向性格的重視與推崇,原來跟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產業趨勢改變,科技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大眾的注意力才慢慢從能言善道的華爾街風格,轉向精簡務實的矽谷風格。 驚覺,很有道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內向學」,慢慢撕下自閉、發展遲緩、亞斯等病理標籤,重
Thumbnail
整本書看完,最啟發我的觀察,是這個社會對內向性格的重視與推崇,原來跟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有很大的關聯: 產業趨勢改變,科技業的影響越來越大,大眾的注意力才慢慢從能言善道的華爾街風格,轉向精簡務實的矽谷風格。 驚覺,很有道理!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內向學」,慢慢撕下自閉、發展遲緩、亞斯等病理標籤,重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Thumbnail
關於創新,創意,創造力,我們已經花了太多時間跟金錢在上面了。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資深教授威廉·達根所著的《解決創新問題只需要靈光一閃》,認為三走就足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