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達禮》你發生過什麼事?被理解,才有機會緩解曾經的創傷,還有重塑你的大腦。

小釗  (ㄓㄠ, chao)-avatar-img
發佈於知書答理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想到今天中午吃飯的話題圍繞在「睡不好?」


簡單小市調,有8成的夥伴都有睡眠問題!

不是失眠的、淺眠、易醒、醒來就睡不著…千種理由。最常見的就是滑手機滑到睡著!




我只知道,如果讓大腦的神經元習慣這樣的連結,要刻意「長出」新的神經連結迴路「蓋過」舊的壞習慣才行!




回到這本書《你發生過什麼事?》乍看是關於創傷、療癒的書籍;實際上是滿滿的腦神經科學,並以此為基礎的個案觀察與分析。




我夠好嗎?我配嗎?我值得嗎?有人會愛我嗎?




一直很喜歡Oprah,這本書What Happened to you? 與醫學博士/醫生合著,探討「創傷如花影響大腦與行為、以及我們能如何療癒自己」




摘錄前四章滿滿的筆記,提醒自己要更溫柔待人、好好生活、認真吃飯跟早點睡覺;)




🧠Ch1|理解世界

要理解現在的你為什麼這樣,「你發生過什麼事?」絕對事關鍵問題的。




#橡子裡藏著一顆橡樹

大腦是讓人類思考、感受與行動的器官;你原始的適應跟保護記憶都還在大腦裡。你很容易受到驚嚇,任何一點聲光…也容易睡不好。都是大腦裡的原始碼作祟。




#大腦模型(參考圖2的調節樹)

Cortex(皮質)創造思考、語言、價值觀、時間跟希望




Limbic(邊緣系統)獎賞、回憶、情感連結、情形




Diencephalon(間腦)亢奮、睡眠、食慾與動作




*(CRNs )自主神經系統(交感/副交感)

神經內分泌系統(HPA軸=下視丘、腦垂線、腎上腺軸。皮質醇)




Brainstem (腦幹)體溫、呼吸、心跳…爬蟲腦,腦幹無法分辨時間,感官訊號出現就有壓力反應。




壓力反應啟動時,第一件事情就是大腦上層系統關閉。花一段時間冷靜…去調整壓力反應系統,降低強度和敏感度。




所有的經驗處理,大腦組織習慣先產生行動與感受、在協助框架出他們將如何思考。




幼童聽不懂語言,但讀得懂語氣。氣場,也就是環境中的基調。大部分的溝通都是非語言的。




🧠Ch2|尋求平衡

壓力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某個需求或困難導致我們失去平衡,偏離調節的「設定值」。




#我的身體隨時都在跟我說話

當感覺到失調、焦慮、沮喪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應方式。其中共同的元素就說「節奏」;節奏有調節regulation的效果。




當身心靈平衡的狀態時,會用wellness

平衡,是健康的核心。調節,是不斷學習。




當我們從他人那裡得到接納、溫暖的信號

安全與被接納、被獎賞…產生關係…正向循環




這些產生情感的經驗,會創造出嬰兒的世界觀

穩定、愛護的照顧者建立寶寶的內在觀點,相信人很安全、可以預期跟充滿關愛。




大腦是製造意義的機器、永遠在嘗試理解世界

「善良投射」極富感染力,以充滿愛的方式回應




在家暴環境中的孩子習慣提高警覺、尋找威脅

延伸到課堂上,卻有可能導致過動或注意力不足ADHD。




當你個子太小打不贏也跑不掉。大腦跟身體會開始準備承受傷害。心跳減慢,身體釋放內建的止痛劑—類鴉片肽。脫離外在世界跑到內在世界,時間變慢了,你感覺自己好像在電影裡,或是漂浮在空中看自己…這個現象就是「解離」Dissocistion。




過度敏感的解離能力,可能會變得「討好」

你順從別人的想法,為了逃避衝突而做事

為了確保與你互動的人感到愉快,做出調節




無法分辨自我的盡頭與痛苦的開頭

如果理應關愛、保護你的成人就是痛苦、混亂、恐懼或虐待的源頭?




最健康的方式是透過人際關係、情感連結帶給我們的調節與獎賞。




我們必須理解創傷受害者比較容易上癮,是因為他們的壓力基準線不一樣。情感連結能抵銷上癮行為的誘惑力,這才是關鍵。




🧠Ch3|被愛的方式

需要安全、穩定的關愛。

大腦有許多了不起的特性,其中最神奇的,就是能順應個人世界而改變,神經元與神經網路受到刺激時可以改變結構。




我們都希望得到重視,我們做的事、說的話,以及我們是怎樣的人。




歸屬感跟被愛是人類經驗的核心。我們是社會性動物。




愛,太常被搬出來,重點在於你得到怎樣的照顧,你的特定需求如何得到滿足。




每一次的人際互動,都有那麼一瞬間,我們會想知道,你有沒有看我?有沒有聽我說話?




愛的黏性,通常發生這種微小時刻,感受到另一個人全心全意的陪伴,徹徹底底的用心。




預設模式網路(default mode network, DMN)是一個分布很廣的網路,主要在皮質,當人們想到他人、自己、回憶過去或規劃未來時,這個網路會變得活躍。




#感覺安全與感覺害怕的人

他們在思考、學習、感受與行為上都很不一樣;他們腦袋裡的神經迴路很不一樣。




🧠Ch4|創傷光譜

創傷就像發生船難,你必需重建內在世界

其中一個步驟就是要回去看那艘毀壞的船

以前的世界觀。




學術界一直很難定義創傷,部分的難題在於「不好的事」是很主觀的感受。考量三個關鍵

Event

Experience 

Effect




理論上,童年負面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 )越多,成人後的健康風險越大。通常創傷會以下面三種形式存在並影響著我們。




1.創傷經驗再體驗。突然想起創傷事件的相關影像或念頭,做夢或做惡夢。這些症狀可視爲大腦努力在理解世界。




你在殘骸中走動,尋找還能用的東西,尋找自己的碎片,重建新的世界觀。這過程需要時間的,需要多次造訪殘骸。




2.逃避症狀。倘若兒童在親密關係中受到虐待(例如父親或母親),他們會覺得親密關係有威脅…往往渴望情感連結,卻在接近他人時感到焦慮、困惑、無法承受。倘若無法避免親密,他們會破壞那段關係。




3.負面認知與情緒

悲傷、對任何事物都無法感到喜悅、罪惡感……基本上是一種身心俱疲的感覺。




恐懼有可能繼承嗎?




人體內的每個細胞都有相同的基因,但並非每個細胞「啟動」的基因都一樣。基因本身不會改變,但是可以啟動或關閉。




當一個人感到壓力、憤怒,沮喪,或其他調節不良的感受,輸入的訊息會發生短路,導致訊息效率不佳或扭曲變形。




如果無法給予某種程度的調節,就很難與其他人產生連結;如果沒有連結,讓對方理解的機率就非常低。在對方完成調節之前,企圖講理,反而會增加雙方的挫敗感。




與人相處時感到安全的另一個關鍵,是與此人之間過往相處的正向經驗。安全跟熟悉,才有可能讓患者感到安全,說出情緒上最艱辛的經驗。




所有人際互動中,每個人都會進行複雜運算:這個人安全嗎?他是敵是友?他會傷害我還是幫助我?他打算做什麼?他想要什麼?




#重新連結與理解

這本書,給我很多能量。從腦神經科學出發,用淺顯易懂的故事解釋:當我們處於壓力中,負責理性思考的大腦皮質會暫時關機,留下的是本能的逃跑、僵住或討好反應。這不是軟弱,而是人類為了活下來所發展出的保護機制。




大腦截止目前的演化進度(抱歉,還有點慢),不是「想清楚再行動」,而是先感覺、再反應,然後思考。留在我們身上的固著行為、莫名情緒、多數源自於早年經驗或人生中的重大事件。




大腦有特定的調節程序碼。無法調節就容易失衡;失衡的經驗會「塑造」我們的神經系統,影響睡眠、食慾、人際關係與自我價值感。




如果你吃不下、睡不好,可以試著閱讀這一本書;可能是艱困的腦科學「哄睡」你、也可能是一場安靜的腦內散步,帶你理解你、成為你、然後,成為慢慢變好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有釗一日:Be Yourself & Beyond
18會員
51內容數
有釗一日 協助每個人在「真實自我」的基礎上 持續更新,追求卓越並「超越自我」 Be yourself & Beyond yourself. 透過教練晤談與陪伴,實踐階段性目標 微心理的工具與方法,養成態度與習慣 讓你成為自己想要與喜歡的樣子。 You know the way and you are the way.
2024/12/27
看著大谷翔平在高中完成的OW64,2012年9月19號更許下要成為世界第一的選手。12年後的美國時間9月19號,他在球場上繳出單場6安打、3轟、10打點、2盜壘成功的超浮誇數據,不僅締造MLB史無前例的單季「50轟50盜」,成為全世界注目的怪獸等級選手。 我想,他肯定不斷更新自己的OW64!!
Thumbnail
2024/12/27
看著大谷翔平在高中完成的OW64,2012年9月19號更許下要成為世界第一的選手。12年後的美國時間9月19號,他在球場上繳出單場6安打、3轟、10打點、2盜壘成功的超浮誇數據,不僅締造MLB史無前例的單季「50轟50盜」,成為全世界注目的怪獸等級選手。 我想,他肯定不斷更新自己的OW64!!
Thumbnail
2024/11/23
在卡謬的名言激勵下,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破壞的根源及其面對的方式,並提出實現自我掌握的具體方法。透過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讀者可以學會從困住自己的心理束縛中解脫,回歸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本篇文章深入剖析自我破壞的思維模式,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讀者走向個人成長與內在的和諧。
Thumbnail
2024/11/23
在卡謬的名言激勵下,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破壞的根源及其面對的方式,並提出實現自我掌握的具體方法。透過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讀者可以學會從困住自己的心理束縛中解脫,回歸內心的平靜與力量。本篇文章深入剖析自我破壞的思維模式,並提供實用建議,幫助讀者走向個人成長與內在的和諧。
Thumbnail
2024/11/04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不必變強,只要獨一無二。 世界上沒有「普通」、也沒有「特別」,只有「不一樣」。 每種差異和個性,都有存其在的意義。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這是一本跟”雜草”一樣的書籍,有點難定位。 はずれ者が進化をつくる——生き物をめぐる個性の秘密
Thumbnail
2024/11/04
《除了自己,成為不了別人》 不必變強,只要獨一無二。 世界上沒有「普通」、也沒有「特別」,只有「不一樣」。 每種差異和個性,都有存其在的意義。 每個生命都只會是自己,也只能成為自己。   這是一本跟”雜草”一樣的書籍,有點難定位。 はずれ者が進化をつくる——生き物をめぐる個性の秘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夜裡因睡不著而睜開雙眼,焦急著要早點睡才有精神應對隔日繁瑣的事情, 卻又因為這種焦急而驅趕了睡意。為了把握時間起身做些能讓自己睡著的事,卻因此在整個白日精神渙散地睡去,每日、每日都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本作的主角們碰上的問題,也是我以前時常苦惱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在夜裡因睡不著而睜開雙眼,焦急著要早點睡才有精神應對隔日繁瑣的事情, 卻又因為這種焦急而驅趕了睡意。為了把握時間起身做些能讓自己睡著的事,卻因此在整個白日精神渙散地睡去,每日、每日都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 這就是本作的主角們碰上的問題,也是我以前時常苦惱的問題之一。
Thumbnail
睡眠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然後品質如何,就不是可輕易掌控的。 有太多因素導致人們總是睡得不好。 多數人有睡眠問題,而且越來越普遍對吧? 這點可以從市面上各種推薦睡眠品質可改善的商品層出不窮來窺得。 紀錄:近期睡得不好。
Thumbnail
睡眠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然後品質如何,就不是可輕易掌控的。 有太多因素導致人們總是睡得不好。 多數人有睡眠問題,而且越來越普遍對吧? 這點可以從市面上各種推薦睡眠品質可改善的商品層出不窮來窺得。 紀錄:近期睡得不好。
Thumbnail
我們呼呼大睡的時候,身體其實忙著幫你修復升級 ? 睡眠不但真的有深淺眠之分,而且還會不斷交替 ? 淺眠、 深眠和做夢其實對身體都超級有用 ? 少睡一些,體內的工作做不完,真的會累積出問題 ?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睡覺的時候身體都在做些什麼吧 !
Thumbnail
我們呼呼大睡的時候,身體其實忙著幫你修復升級 ? 睡眠不但真的有深淺眠之分,而且還會不斷交替 ? 淺眠、 深眠和做夢其實對身體都超級有用 ? 少睡一些,體內的工作做不完,真的會累積出問題 ? 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睡覺的時候身體都在做些什麼吧 !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因為自己經歷了幾年不好入睡的影響,對睡眠相關資訊多少都會去讀一讀,搭配自己的體驗,整理以下資訊給有需要的格友看看,也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影響因素,去對症下藥.大致可分為 身-心-靈-環境設備 等四個面向.
Thumbnail
因為自己經歷了幾年不好入睡的影響,對睡眠相關資訊多少都會去讀一讀,搭配自己的體驗,整理以下資訊給有需要的格友看看,也許能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影響因素,去對症下藥.大致可分為 身-心-靈-環境設備 等四個面向.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睡眠是人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睡眠困擾,睡不著可能源於各種因素,包括壓力、焦慮、環境因素或生活習慣。然而,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的睡眠困難,都存在許多可以採取的方法來改善睡眠品質和促進入眠。
Thumbnail
睡眠剝奪會影響情緒記憶形成、情緒的調節、表情的判讀,以及影響EQ。失眠後感到世界陰暗、社交困難時,好好睡一覺可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社交互動。
Thumbnail
睡眠剝奪會影響情緒記憶形成、情緒的調節、表情的判讀,以及影響EQ。失眠後感到世界陰暗、社交困難時,好好睡一覺可能有助於改善情緒和社交互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