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看到 朋友榮升高職的消息,但當下適逢團隊動盪,朋友心中難免出現焦慮、自我能力懷疑,但最後經考慮後臨危受命,正在開啟自己職涯新的一頁。
【機會總在你措手不及的時候到來,然後在準備好時消逝】
在職場中會看到兩種狀況,一種是工作中突然間迸出個機會,例如:主管突然找你去支援一場對外簡報,但你當下回覆主管:「我還不行啦,我之前都沒有做過這麼正式的報告,我很怕會怯場或是講得很爛」。
等到你回去跟朋友及家人討論後,他們都鼓勵說這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試看看,所以你再去跟主管說自己願意支援,只是沒想到主管已經馬上另找他人負責,有時候會想說「等我再多學點,再有點經驗,再穩一點…」,我就能夠抓住機會,但很多時候是先接住機會,在開始做真正的準備。
【做好準備絕對不是拚一次性的成功,而是系統性的持續準備】
有時候我們會希望能夠透過一個大專案,來達到一鳴驚人的成果,但當平常沒有固定呈現出好的績效,根本很難獲得到長官給予大專案的機會,如何做好自己的基本功,從瑣事中逐步預先思考準備,建立起更沉穩的自己,才能累積更多被看見的可能性。
就像是一位新人被臨時點名上台自我介紹,結果講的二二六六,回到座位後才說:「如果早知道我會被叫上去,我就先準備一下了,才不會講得這麼爛。」但這種臨時狀況很難可以預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做好會被臨時點名的準備」。
【沒有所謂的準備萬無一失,如果有那一定是因為任務太簡單】
以前在工程師時,我很注重完成萬無一失,擔任 主任時我盡可能做到 少出錯,但到了 經理的等級,面對到手邊的任務,我才發現就算不管怎樣的準備,都不可能做到完美規劃,這個問題並非出在於自己能力是否到位,又或者是自己有沒有準備好,而現實狀況就是如此的複雜。考驗著我們如何在過程中持續創造效益,以及如何降低風險。
而且最重要的是環境,在 主任的環境中終究只能接觸到 主任的任務,就算覺得自己準備好了,也不代表真正能夠 做好 經理的工作內容,所以關鍵是靠著持續的實做,一邊失敗跌跤、一邊從錯誤中修正、才能夠讓自己越做越穩。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那些勇於接受挑戰的人能更快拿到】
很多人會說明明工作中就有很多的挑戰,為何我總是看起來很沉穩,但有些時候當下也是慌到不行,但我相信自己過往所累積的經驗以及能力,所以哪怕我可能會做的不夠好,但我願意去試試看,就算之後結果失敗,我也有比別人多一次機會練習,這些也會成為經驗,讓我在下一次機會中做到更好。
「我怕把事情搞砸」、「我覺得很彆扭抗拒」、「我怕被說不懂裝懂」,這些念頭跟想法都很實際,剛出社會的夥伴會有,工作20年的資深老手也會有,很少有人可以一次就做到最好,當我們看到那些看似表現很優秀的夥伴,其實只是因為你沒看到他們起初那扭捏的模樣。
從爭取到行動、從行動中準備、從準備中修正、在修正中成長、
我們不是一夕就能準備好,而是透過一次次的爭取機會,以及從錯誤中持續改進,才讓自己逐漸變成「準備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