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明明已經夠努力了,但生活還是卡卡的?」
後來我才意識到一件事——我根本沒有在練習「覺察自己」。
我拼命往前衝,日子過得像在趕車,做了很多事,
但幾乎沒停下來想:「我現在在想什麼?我做這件事,是為了什麼?」
直到我開始進入交易這個圈子,才真正被迫開始學習「自我覺察」。
因為你不覺察,你就會被情緒帶著走,然後做一堆後悔的事。
那時候,我第一次認真記錄自己的交易單,
也第一次寫下「進場時我在想什麼」「出場時我有沒有慌」「為什麼沒照紀律操作」。
那些寫下來的東西,其實比K線還殘酷
因為它會讓你赤裸裸看到自己的慣性。
像是:
我很容易在心情不好時亂按單(市場跟我硬幹?!);我很怕賠錢到會提早停利;
我有時候不是在交易,而是在用交易轉移我生活的焦慮感。(生活費不夠時)
那些瞬間我才知道,
原來「自我覺察」不是文青詞,也不是靈性語言,它其實是很生活的。
是你願不願意停下來問自己:「我現在真的想做這件事嗎?還是只是怕錯過什麼?」
「我是真的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還是只是害怕自己不夠好?」
慢慢地,我把這些練習從交易移到生活:
跟人起衝突時,我會先不急著回應,
而是想:「我現在這麼生氣,是因為被冒犯,還是其實是覺得自己不被在乎?」
工作很忙很煩時,我會停下來問:「我是真的沒時間,還是我不敢面對某件事?」
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問了就會差很多。
因為你開始有能力,不被自己的情緒騙走。
當你越能找到自己情緒產生的由來,你越能知道怎麼樣讓自己活得更自在,
你會針對這些原因,一一改善,好讓下次在發生類似情況時,更懂得如何妥善處理,
也會因為你開始有在好好處理這些情況了,你的情緒相對來說就比較穩定。
以前我是個很容易自責的人,犯錯就會一直懊悔、陷在內疚裡,
但當我開始練習覺察,
我慢慢學會跟自己說:「你不是故意的,但你可以下一次做得更好。」
自我覺察,讓我從討厭自己,到開始理解自己
你會發現,原來很多時候你不是沒價值,只是太習慣用錯的方式對待自己。
像是用責罵、用逃避、用拚命證明。
會罵自己低能又犯錯、會不想再看到直播間0人觀看而不想開播、
會因為虧損了拼命下單想把虧損的金額一次性補救回來。
但那些都不是「照顧」,那些只是壓抑。
真正的照顧,是你每天願意多看自己一眼,多聽自己一點,多放過自己一下。
譬如我不再因為當下生氣就做出任何讓對方不被趕到愛的言行舉止、
譬如我就當作是純分享寫日記的方式繼續開播管他有沒有人在看、
譬如我慢慢的把虧損當作日常,接受了它然後不再隨意下重倉或頻繁進出場。
我把一切原本我可能會立刻做出的反應全部"慢慢化"。
那個練習很像跟一個受傷的小孩說話。
你不會逼他馬上站起來,你會陪他,等他願意相信這個世界不再那麼危險了。
然後有一天他真的站起來,
你才會發現:原來變好的自己,不是靠逼出來的,而是被溫柔陪出來的。
而這種方式的站起來,是非常強而有力堅定地繼續走在自己想走出的道路上。
這世界有太多聲音教我們怎麼變更好,
但我想跟你說,成長不是變得更強硬,而是更懂得停下來聽聽自己。
聽聽自己會因為什麼事受傷、聽聽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
聽聽自己什麼情況會感到溫暖開心、聽聽自己一直在隱忍壓抑的是什麼。
每一次願意練習覺察,其實就是在對自己說:「我知道你值得被理解
。」
不是因為你完美,而是因為你願意誠實地活著。
人越是對自己誠實,越會更清楚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人,
也會對於自己的人生決定選擇得更堅定更從容,
更願意為了這些選擇由衷地去負起責任好好的執行。
你理解自己越多,你才越不會內耗,才會越自在
📝這裡是我寫給自己的人生筆記,
也分享給跟我一樣,想變得更有能力的你。
如果你今天有被這篇文章打到心、笑出來,
或想起某個人或自己的故事,甚至悟到了?!🤣
請 留言💬、按愛心❤️、收藏起來📮,
讓我知道我的人生筆記也有額外造福他人的價值。
🔗 想聊更多?來直播間找我:
實況揭露我如何邊操盤、邊梳理情緒與突破低潮,
真實不藏,從交易現場學會如何挺過市場波動
這裡不講交易,口播奇文沒說出口的情緒盲點、
內心小劇場與人際難題
💡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能一起慢慢變厲害,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