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由104職場力撰寫,針對上班族在下班後培養興趣的困境提供了非常實用的建議。以下整理出重點摘要與五步驟養成興趣的行動建議:
📌 上班族為何難以培養興趣?(三大挑戰)
- 時間、腦力、體力被工作耗盡
工作+通勤+家庭責任 = 幾乎沒有「自己時間」與精力。 - 壓力與焦慮,讓學習變質
抱持「興趣也要有成就感」的心態,反而變成壓力來源。 - 學習能力下降+生活慣性固著
疲倦+固有生活圈,讓嘗試新事物的動力與學習力都下降。
🛠 打開觸角:擴大舒適圈的輕鬆方法
這裡提到三個「從日常生活中挖掘興趣」的策略:
1. 利用「原本就會做的事」微調
- 通勤 → 聽 Podcast
- 吃飯看 YouTube → 換不同主題嘗鮮
- 打遊戲 → 參加相關活動
- 滑手機 → 傳趣味內容給朋友討論
2. 用「喜歡的人/偶像」開發興趣
- 偶像去的地方、吃的料理 → 自己也去體驗
- 熱血動漫、電影 → 啟發你對某領域產生好奇
- 喜歡的人有某項才藝 → 跟著學習建立共同話題
3. 直接翻「社大/救國團課程DM」
- 便宜、多樣、近家:降低嘗試門檻
- 可快速判斷:哪些活動你可能有興趣
✅ 五步驟無痛建立新興趣
Step 1:給自己一段時間探索
- 初期一定會卡關,先不要急著放棄。
- 給自己3週~3個月的探索期。
Step 2:記錄你的感受與收穫
- 喜歡的部分?討厭的地方?期待下次嗎?
- 用簡單的筆記記錄情緒與體驗。
Step 3:定期回顧與評估
- 每兩週/每月回顧一次:是否愈來愈有感?
- 找到熱情的蛛絲馬跡、或者果斷篩掉不適合的選項。
Step 4:向他人請益,交流經驗
- 同樣學這個興趣的同學/前輩交流
- 有助判斷自己適合與否,也可獲得實用技巧。
Step 5:決定去留,允許失敗
- 3個月後做出決定:繼續 or 換下一項。
- 不適合也沒關係,只要不是出於懶散而放棄就好。
💡 核心觀念總結
「興趣不是天生的,是靠一點一滴探索出來的。」與其跳出舒適圈,不如慢慢擴大它:每次只踏出小小一步。
別用壓力與成果綁架自己,只要讓生活多一點樂趣與動力,就已經是值得投入的好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