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下跑步〉2025-08-07
我從小算是滿怕熱的人,雖然隨著年紀,對於不舒適的感覺有較高的耐受度,但反過來說,對於「不要讓自己勉強」,也有更主動的意識。
以這段時間的跑步習慣來說,我通常會選擇晚上去跑,若要白天跑步,就會特別早起,盡量在太陽出來之前跑完。不會有那種想要逞強或證明自己不怕太陽的奇怪想法。
計畫中的小插曲
不久前,我在過夜營隊的其中一天早起跑步。那時候我的想法是,在其他所有人起來之前,完成這個自己的計畫,不影響到任何人,也不讓其他人影響到我。
這次的營隊,我也有相同的計畫。但在小孩問我隔天打算幾點起床時,我隨口如實回答,說明我打算早起去跑步。有幾個小孩很有興致說也想一起去,「你們起得來的話也可以啊」這麼說著,不特別預期他們隔天會不會真的跟上。
隔天一大早,我按照預期的時間起床,但稍微延遲了出門時間等待幾個想來的小孩跟上。確實有兩個人如昨天所說來到樓下,換好鞋子出門,已經是初步曬得到陽光的時候了。
出門起跑後沒幾分鐘,其中一個小孩已經逐漸跟不上(他說是因為鞋墊卡到,至於這是客觀事實抑或一種不服輸的說法,我暫不評價),因為離住宿點還算近,同意讓他自己先回去。另一個小孩則很穩定地跟著我沿著街道繼續跑。
一邊跑,我一邊往住宿點的方向繞,在剛滿三公里沒多久的時候,我們回到了住宿點。在進房確認先回來的小孩安全抵達之後,一路緊跟的小孩也決定要留下來休息。我一個人再次回到樓下穿鞋,出門繼續完成預定的里程。
意外舒適的太陽下
當然,此時太陽又掛得更高了些。我沒有參加過正式的馬拉松比賽,我在想,那些競賽動輒三、四個小時,跑者多少會有某些時候需要在豔陽下奔跑的情況吧。
甚至,村上春樹在沒有跑過正式的馬拉松之前,就曾經一個人在大白天裡,跑完從雅典到馬拉松的近42公里路程。盤算著,如果只是其中一小段會曬到八九點的太陽,我應該也是能夠在合理範圍內做到的。
再次出門的時候,陽光很亮,打在身上的感覺卻沒有想像中的那樣難耐。或許是因為連日下雨,這幾天的氣溫比較宜人,而且我從平時的北回歸線以南,這次到了稍微北一些的地方;但也可能,在太陽底下活動本就沒有那麼糟糕。
過程不僅沒有不舒服,反過來說,甚至還有種從早晨陽光裡得到力量的感覺。就像我們都知道的一樣,曬太陽對情緒有益。慢跑的愉悅感得到某種加成,即便稍熱,卻也像是舒展開來了那樣,狀態良好地將預定距離完成。
為自己的跑步多拓展了一點可能
一定程度來說,跑步的魅力或許也在於,專業的跑者在不同的天氣、地形與時間都能夠跑著吧。不特別去談那種挑戰人體極限的超級馬拉松,但「基本的」風雨無阻,已經成為了許多跑者的常態。
下雨天、太陽天,那些怎樣的日子都能跑的人,讓跑步成為一種更加多元、充滿變數的活動。畢竟你就是你的身體,會有什麼狀況是絕對不能跑的呢?
當然,我是還不會想要挑戰在正中午或狂風暴雨的時候上路。還是會想在一天之中自己體感最舒適的那些時候跑。但如果能把太陽多升起一點的時候仍包裹在這個「舒適時刻」中,「我自己的跑步」也就能夠一點一點拓展更加豐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