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人格家屬的植物療癒筆記(一):在綠意裡,安放自己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長年活在多重人格的家人裡,會產生什麼樣的情緒困擾? 我想要用植物來療癒,寫一個故事,女子妏娟的姊姊妏菱,從被迫害妄想症到多重人格,讓妏娟面對不同反應的姊姊,感到極度的不安與惶恐,深怕說錯了話,做錯了事。 後來,妏娟離開家,獨自一人生活,在職場與人互動,常覺精神緊張,容易受他人情緒影響,而過度反應。 自從接觸自然,她才感到放鬆與愉悅。

raw-image

長年活在「多重人格的家人」之中,無論這些人格是否正式診斷為「解離性身分疾患(DID)」,對家中其他成員——特別是伴侶、子女、兄弟姊妹——都可能造成長期、深層的情緒困擾與心理傷痕。以下是可能產生的情緒困擾與內在衝突:

🧠 一、情緒困擾與心理狀態

1. 極度不安與焦慮 因為不知道「今天的他」會是誰。 擔心哪一個人格會爆發、攻擊或忽視你。 永遠無法預測下一句話、下一個反應。 2. 強烈的混亂與困惑 一個人說了截然不同的話、表現出矛盾的情感與價值觀。 你會懷疑自己是否記錯了什麼、誤會了對方,進而產生「自我懷疑」。 3. 情感上的撕裂與疲憊 一下子是充滿愛的擁抱,轉眼又變成冷漠或辱罵。 身為家人,內心常常拉扯在「愛」與「自保」之間。 4. 被操控與情緒勒索的感覺 某些人格可能溫柔依賴,讓你心軟照顧。 但下一刻,另一個人格卻咄咄逼人,否定你的一切。 你會覺得自己被綁住,進退兩難。 5. 孤獨與被隔離的感覺 很難向外人解釋你經歷的事,怕別人不懂或覺得誇張。 無法建立穩定的支持系統,只能自己苦撐。

🔁 二、長期影響與行為反應

1. 過度警覺與「掃描他人情緒」的習慣 為了自保,你可能練就一身「觀察力」——不斷揣摩對方情緒,提前預測變化。 但這也會讓你過度敏感、無法放鬆,陷入慢性壓力。 2. 自我價值感受損 如果家人中有貶抑你的人格,可能讓你長期感到「我不值得被愛」。 容易發展出自責、羞恥、過度討好、害怕衝突的性格。 3. 失去信任與建立關係的能力 與親密家人的互動都無法穩定,會讓你害怕深入關係。 害怕「信任」帶來傷害,甚至產生人際退縮或情感麻木。 🪞三、可能出現的內在信念 「我不重要,因為他永遠只看見他自己。」 「我不能放鬆,否則災難會突然來臨。」 「愛是一種危險,會讓我受傷。」 「我永遠都要負責善後,沒有人會救我。」 🛠 四、修復與應對的方向 1. 建立明確界線 有多重人格的家人,不表示你要承擔全部的照顧責任。劃清界線,不代表不愛,而是保護自己。 2. 接納自己的情緒 憤怒、厭惡、想逃離,這些感受是正常的,不要自責。允許這些情緒,是第一步的療癒。 3. 尋求支持系統 不論是心理諮商、支持團體、或志同道合的朋友,你需要有人看懂你、站在你這邊。 4. 學會不責怪自己 對方的精神狀況不是你的責任。你可以選擇同理,但不需要承擔。 5. 練習「愛自己」,勝於一味「愛家人」 只有你安頓了自己,才有餘力去看見真實的家人,和真正的愛。

故事:植語.靜心

妏娟一直活在姊姊妏菱的陰影裡。 她記得,小時候的妏菱總是溫柔聰明,是家裡的驕傲。但某個時期開始,妏菱變了。她開始懷疑窗外有人監視,懷疑鄰居在牆後議論她,甚至懷疑妏娟把她的話透露出去,想要陷害她。 這樣的狀態,逐漸從被迫害妄想,演變為多重人格。妏娟永遠不知道,今天的姊姊是哪一個:是那個願意陪她做晚餐、輕聲細語聊小事的「菱姊」?還是那個眼神銳利、質問她「為什麼背叛我」的「另一個人」? 她不敢說太多,也不敢說太少。她學會「自動觀察」姊姊的語氣與表情,如同一隻身處獵場的小獸,隨時準備逃跑。 直到那天晚上,姊姊因為一句無心的提醒,怒不可遏地摔了她的筆記本,聲音尖銳如裂帛。妏娟呆立原地,心口一陣劇痛,那晚她躲進浴室,緊握牙刷杯,才沒讓手抖到摔破東西。 第二天一早,她提著行李箱離家,沒有道別。 在外租屋生活後的妏娟,以為能終於輕鬆,卻發現自己根本不會放鬆。職場裡,她總是對上司的表情過度解讀;同事無心的話語,她也可能當真,然後悶悶不樂一整天。她以為自己自由了,其實只是把那份恐懼和緊繃,從家裡帶到任何地方。 直到某一日,她經過一間巷弄裡的植物店。 那是一個午後,下著小雨。透明玻璃後,一片綠意探出枝芽,像是向她輕輕招手。她進去了,那是一間無人自助的小溫室。空氣裡有濕潤的泥土香與葉子的氣息,一切那麼安靜,彷彿世界只剩植物與自己。 她選了一盆山烏龜——那是一種耐陰的觀葉植物,葉片細緻如鏤空的花紋,莖底如球根般收縮成一個龜殼狀的塊莖,看起來平凡卻堅韌。 「這是我自己,」她心裡想,「外殼包著自己,慢慢長。」 從那天起,她開始種植。 她不會說話時,就澆花。工作壓力大時,就回家修葉子。每一盆植物,她都給了名字。有的叫「靜」,有的叫「無聲」,還有一盆名字就叫「邊界」。 她開始感受到:植物不問她問題,不需要她討好,也不會在午夜裡用另一種聲音對她喊叫。 它們只是一天天默默地生長、枯黃、再發芽。 那樣的安靜,讓她第一次在生活中有了「安全感」。 幾年後,妏娟變得不一樣了。 她不是沒有情緒波動,但已學會在情緒來臨時,先轉身打開陽台門,望向那幾盆安靜坐著的綠意。她也懂得,人的複雜,無需責怪,正如植物不問陽光為什麼有時出現、有時躲藏。 姊姊仍然生活在另一個城市,有時還是會來電話,語無倫次,有時是感謝,有時是責怪。妏娟聽著,也不再恐懼。她明白,那是姊姊的生命課題,而她的課題,是照顧好自己。 陽光灑在葉面時,她微笑。她明白: 「我不能選擇姊姊的狀態,但我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節奏。」 而這份節奏,由植物教會了她。


植物療癒筆記|第一章:在綠意裡,安放自己的心 記錄者|妏娟

01|植物不會質問你,它們只會陪你靜靜地活著 在我的人生中,有一段極度緊繃的時光。那段日子裡,我活在一個多重人格的姊姊身邊。她善變的情緒,如天氣般難以預測。她是我親愛的家人,也是我無法安放的焦慮源頭。 直到我開始接觸植物,我的生命才有了轉彎的可能。 植物不問你昨天發生了什麼,也不因你的情緒變化而指責你。它們只默默地呼吸、成長、枯黃、再發芽。這份單純而真實的存在,讓我第一次感到:我不需要解釋,我只需要「存在」。 02|我的第一盆植物:山烏龜 療癒關鍵字:堅韌、內斂、生長不急 山烏龜(Dioscorea elephantipes)是我選的第一盆植物。 它不美豔,甚至有些奇怪。但我愛上它的原因,是它的塊莖像一顆老龜縮成的殼,平凡、寂靜,卻有一種深層的生命力。它會休眠,也會醒來——像極了我自己,偶爾封閉,偶爾重新面對世界。 照顧它,我學會「慢」。 我也開始對自己,溫柔地放過。 03|療癒日常練習:植物靜心五感觀察法 每當我感到焦慮、煩躁、害怕被否定,我會做這個簡單的觀察練習: 視覺:看著葉子的紋理,觀察新葉的成長。 嗅覺:靠近土壤,聞一聞濕潤的泥土氣味。 觸覺:輕撫葉片,感受粗糙或光滑的質地。 聽覺:靜下來聽窗外的風聲、雨聲,讓思緒流動。 呼吸:對著植物做幾次深呼吸,想像自己也在進行光合作用。 幾分鐘後,我的心會慢慢沉澱,像落葉一樣,靜靜地躺在自己的情緒之上,而不是被捲進去。 04|筆記提醒:植物教我的人生語句 「每一片落葉,不是結束,是下一次萌芽的伏筆。」 「我不需要一直開花,我可以選擇休眠。」 「不被看見,不代表沒有存在的價值。」 「植物的愛,是不需要語言的陪伴。」 這些是我在植物旁邊記下的句子,也是我面對過往傷痛、學會自處後留下的智慧。 05|療癒延伸建議:你的第一盆療癒植物 如果你也曾長期活在壓抑與焦慮中,我建議你從以下幾種植物開始: 植物名稱/療癒意義/照顧難易度

山烏龜/內在堅韌,耐得住孤獨/★★★☆☆ 空氣鳳梨/不依賴土壤,自由生長/★★☆☆☆ 龜背芋/成長緩慢但穩定,展開自己/★★★★☆ 幸福樹/葉影婆娑,傳遞祥和氣場/★★★★☆ 薰衣草/安撫情緒,適合安神放鬆/★★★☆☆

最後的話

妏菱依然是我的姊姊,我無法選擇她如何與病共存,但我可以選擇,如何與她的存在共處。 植物教我不去扭曲自己、不去過度討好別人,而是慢慢地,把自己照顧好。 如果你也受過傷,想要安靜地療癒自己,也許,你可以先種下一盆植物。 植物不會救你,但它會陪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78會員
385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8/07
最難的是家人,再糟糕的人還是想要照顧,想要保護。 當我們對某人無理取鬧的行為,產生憤怒的情緒,總覺得他們的家人,為什麼還要幫他們說話,還要其他人去包容和理解。 人生中,最難割捨的就是家人,就是親情。 我認識的一位義工朋友,平日裡,都會向我訴苦,哥哥是怎麼欺負家人,妄想得到母親的財產,想要一夕致富。
Thumbnail
2025/08/07
最難的是家人,再糟糕的人還是想要照顧,想要保護。 當我們對某人無理取鬧的行為,產生憤怒的情緒,總覺得他們的家人,為什麼還要幫他們說話,還要其他人去包容和理解。 人生中,最難割捨的就是家人,就是親情。 我認識的一位義工朋友,平日裡,都會向我訴苦,哥哥是怎麼欺負家人,妄想得到母親的財產,想要一夕致富。
Thumbnail
2025/08/03
一個小男孩發現鄉間小路旁種了滿天星,他開心地跟滿天星說話。 那晚滿天星化身為花仙子,來到他的夢裡。 小男孩握著花仙子的手,希望花仙子能夠幫他實現夢想。 小男孩的夢想,是找到那個喜歡滿天星的小女孩。 小女孩躺在椅子上,看著遠方的山,她說 ,好想去山裡走走,可是,她生病了,沒辦法旅行。
Thumbnail
2025/08/03
一個小男孩發現鄉間小路旁種了滿天星,他開心地跟滿天星說話。 那晚滿天星化身為花仙子,來到他的夢裡。 小男孩握著花仙子的手,希望花仙子能夠幫他實現夢想。 小男孩的夢想,是找到那個喜歡滿天星的小女孩。 小女孩躺在椅子上,看著遠方的山,她說 ,好想去山裡走走,可是,她生病了,沒辦法旅行。
Thumbnail
2025/08/02
話未必是真的,看懂一個人的個性,才能和平相處。 有些人賭氣,說了反話,是情緒在作怪。其實,個性決定他的行為,往往答應幫忙的人,未必會幫忙,說不幫忙的人,反而會幫忙,這就是個性使然。 有的人性格很彆扭,表面和氣,非常樂意助人,卻私底下,完全依照自己的性格行事,事情常常出乎意料之外,還要善後處理。 有的
Thumbnail
2025/08/02
話未必是真的,看懂一個人的個性,才能和平相處。 有些人賭氣,說了反話,是情緒在作怪。其實,個性決定他的行為,往往答應幫忙的人,未必會幫忙,說不幫忙的人,反而會幫忙,這就是個性使然。 有的人性格很彆扭,表面和氣,非常樂意助人,卻私底下,完全依照自己的性格行事,事情常常出乎意料之外,還要善後處理。 有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胸悶」這件事情! 在做個案的時候,我也常常會遇到個案會有負面能量堆疊在心輪(檀中穴)附近,通常也會跟個案遇到的事情有關。 印象很深刻,有一個個案常常會為了感情困擾,心裡受傷,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凱琍,芳聊系列,主要是想讓大家了解如何有用芳療在自己跟周遭的人身上~ 今天來聊聊「胸悶」這件事情! 在做個案的時候,我也常常會遇到個案會有負面能量堆疊在心輪(檀中穴)附近,通常也會跟個案遇到的事情有關。 印象很深刻,有一個個案常常會為了感情困擾,心裡受傷,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當你灰心失望、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你不孤單。請不要飛蛾撲火地把自己燒盡,因為那不會是最佳解方,雖然先把自己照顧好,可能是看似自私的決定,但別忘了,你照顧的那個人,他/她的內心深處,也希望你過得好。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出現情緒高亢和情緒低落的狀況,但是若因為情緒過高或情緒過低而對生活、課業與工作造成影響,便可能是罹患情感性疾患。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從年輕時,有經歷各種感情 有發覺到,面對不一樣的人 會讓自己也會有不同的性格跟情緒反應 有時,也會因有不同的心理劇場 做出一些也可能是自己格外沒想到的結果 但有時,可能也會有因一些創傷 使得自己變得比較容易沒安全感 #但其實這也都不算是壞事 🍁以前,還沒好好學習感情這個
Thumbnail
身為情緒中心空白的人,面對別人的情緒化爆炸時,常感到壓力巨大。文章介紹作者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並逐漸改變固定的防禦模式。最後以產品介紹櫻桃李花精的功效,使所長能更靈活地處理情緒狀態。
Thumbnail
身為情緒中心空白的人,面對別人的情緒化爆炸時,常感到壓力巨大。文章介紹作者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並逐漸改變固定的防禦模式。最後以產品介紹櫻桃李花精的功效,使所長能更靈活地處理情緒狀態。
Thumbnail
我的狀況時好時壞,我想跟花仙子們談談這件事。 從昨天開始,我的情緒變得無法控制。那是難以言喻而複雜的綜合體⋯⋯。因為家人一句話的態度,我好不容易建設的那虛幻又薄到不行的力量,再次瓦解。我想告訴大家,憂鬱症真的好辛苦…..。即使知道自己總是太過於敏感,或者偏激,但無法控制。我唯一專注的是該怎麼緩解情
Thumbnail
我的狀況時好時壞,我想跟花仙子們談談這件事。 從昨天開始,我的情緒變得無法控制。那是難以言喻而複雜的綜合體⋯⋯。因為家人一句話的態度,我好不容易建設的那虛幻又薄到不行的力量,再次瓦解。我想告訴大家,憂鬱症真的好辛苦…..。即使知道自己總是太過於敏感,或者偏激,但無法控制。我唯一專注的是該怎麼緩解情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