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懂的「蛋白質、碳水、油脂」黃金分工!🔥
免責聲明:我不是營養師,以下內容僅為個人經驗與知識分享,並非專業醫療或營養建議。若有健康問題,建議諮詢合格醫師或營養師。
🥩 蛋白質:肌肉的建材
✅ 主要功能
- 修復訓練中受損的肌纖維
- 提供肌肉合成所需胺基酸
- 維持基礎代謝率(肌肉量高 → 代謝也高)
📌 建議攝取量
- 增肌:每公斤體重 1.6–2.2 克
- 減脂:每公斤體重 1.8–2.4 克(保肌防掉)
🍽 好選擇
雞胸肉、魚、雞蛋、希臘優格、豆腐、毛豆
🍠 碳水化合物:訓練的燃料
✅ 主要功能
- 提供肌肉與大腦的能量(肝糖)
- 支撐高強度訓練與加速恢復
- 降低肌肉分解風險
📌 建議攝取量
- 增肌:每公斤體重 4–7 克
- 減脂:每公斤體重 2–5 克(保留足夠碳水維持表現)
🍽 好選擇
地瓜、糙米、燕麥、全麥麵包、藜麥、水果
🥑 油脂:荷爾蒙與吸收的關鍵
✅ 主要功能
- 支持睪固酮、雌激素等荷爾蒙分泌(影響肌肉合成與代謝)
- 協助脂溶性維生素(A、D、E、K)吸收
- 提供長效、穩定能量
📌 建議攝取量
- 占總熱量 20–30%
- 增肌與減脂比例相近,但減脂時會略低
🍽 好選擇
酪梨、堅果、橄欖油、深海魚、亞麻籽

💡 我的小建議
- 蛋白質優先,每天先確保足量
- 訓練前後保留碳水,維持力量與恢復
- 不要完全去油,荷爾蒙健康很重要
- 每 4–6 週檢視體重、體脂、力量變化再調整
- 別只看一天數據,觀察長期趨勢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