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齡職訓結業後就業率差異|官方數據 vs 地方觀察【職場預備筆記 1】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提前準備,卻發現並不單純

我還在上班,但心裡已經開始打算自己的未來。

公司營運狀況這一年來不算穩定,加上我年紀不小,難免會想:如果哪一天真的被裁員,我該怎麼辦? 朋友建議我提早了解中高齡職訓課程,說這是學新技能、找新工作的好機會。

我心中也這麼想,直到我翻查了一些職訓結業後的中高齡就業率數據——那時才發現,事情沒有我想的那麼單純。

中高齡上班族在辦公室思考未來職涯計畫

中高齡上班族在辦公室思考未來職涯計畫

先看關鍵事實(快速摘要)

  • 全國 vs 北市:官方數據顯示 84% 訓後就業率,但地方數據僅約 60%。
  • 年齡差距:55–64 歲的訓後就業率,比 45–54 歲低了約 20 個百分點。
  • 追蹤時間短:多數只統計結業後 3 個月內的就業情況,長期穩定度未揭露。
  • 產業差異大:缺工產業媒合快,非缺工產業或需數位技能職缺競爭更激烈。

第一層落差:官方與地方的中高齡職訓就業率比較

  • 官方數據(樂觀版)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公布,113 年(2024)截至 9 月,中高齡與高齡參訓後「訓後就業率達 84%」,宣傳稿甚至常見「自辦職前訓練平均就業率約 9 成」的說法。
  • 地方觀察(保守版)
    台北市議員引用北市勞動局資料指出,參加北市職訓後約 4 成未就業,也就是就業率僅約 60%。

這代表同樣是「職訓後就業率」,根據統計方法與追蹤範圍不同,落差可能超過 20 個百分點。

2024 年全國 vs 台北市中高齡職訓結業後就業率比較

2024 年全國 vs 台北市中高齡職訓結業後就業率比較



第二層落差:45–54 歲與 55–64 歲的中高齡就業率差異

我找到一份過往數據(2016-2017年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審計報告),把中高齡細分為兩組:

  • 45–54 歲:訓後就業率 57.20%
  • 55–64 歲:訓後就業率 36.65%

結果很直接——55–64 歲的訓後就業率,比 45–54 歲低了約 20 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不只是有沒有受訓的問題,年齡本身就是再就業時的一道隱形門檻
raw-image
2017 年不同年齡層中高齡職訓結業後就業率比較

2017 年不同年齡層中高齡職訓結業後就業率比較



為什麼會有這些就業率落差?

  1. 統計口徑不同
    • 中央多採「分署自辦職前訓練」結束後 3 個月的就業情況;地方可能包含委外班與不同對象,追蹤方式也不同。
  2. 追蹤期太短
    • 多數只看 3 個月內是否就業,忽略半年、一年後的留任率與薪資品質。國發會也提醒,這類短期數字容易「高開低走」。
  3. 產業差異明顯
    • 餐飲、零售等缺工產業「訓用合一」比較快;照服員雖缺人,留任率卻因工作負荷下降。
  4. 結構性因素
    • 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都影響再就業率,教育程度較高的中高齡就業機率通常更高。

一個讓我思考的真實案例

我看到阿明哥的故事:54 歲,曾是工廠品管主管。失業後選了電商行銷職訓課程。

結業後,他投了 20 多封履歷,收到的回覆不到 5 封,最後只拿到一份兼職客服的機會。半年後,合約到期,他又回到求職市場,但這次不得不把薪資期望壓得更低。 他說:「學到東西了,但作品集太少,面試時還是輸給年輕人。」 這讓我想,如果我去上課,會不會也遇到同樣的情況?

中高齡求職者在家中準備履歷與求職文件

中高齡求職者在家中準備履歷與求職文件


我給自己的三個職訓準備提醒

  • 課前先查市場
    不只看課程名稱,要先了解該技能在市場上的職缺量與薪資水準。
  • 邊學邊累積作品與人脈
    上課期間就開始建立作品集,並參與相關社群。
  • 避免技能斷層
    就算課後沒立即找到工作,也要持續練習,保持熟練度。

小結

這次的功課讓我明白:中高齡職訓結業後就業率的數字會說話,但它們從不講全部的真相

真正的挑戰,可能不只來自市場和雇主,更來自我們自己。 下一篇,我想和你一起探討——中高齡轉職最大的阻力,是外界的偏見,還是自己內心的障礙?



你有參加過職訓嗎?結果如何?是順利轉職,還是遇到更多挑戰?歡迎留言分享,我會在下一篇引用幾個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中產財富之旅
50會員
151內容數
一名中年上班族。通過多年努力和資產配置,資產已累積到一定程度。雖然尚未實現完全財務自由,但這些經驗讓我在面對裁員風險時能保持財務安全。 在這個沙龍裡,我將分享自己的財務累積經驗與歷程,包括如何通過儲蓄、投資和資產配置達到現階段的財務狀況。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大家在財務管理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共同實現更穩定的財務未來。
中產財富之旅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真正讓龍頭倒下的,從來不是外敵,而是自己鬆懈。」
Thumbnail
2025/08/06
「真正讓龍頭倒下的,從來不是外敵,而是自己鬆懈。」
Thumbnail
2025/08/01
關稅新政,敲醒職場中高齡的資產警鐘 美國對台灣正式開徵20%對等關稅,產業界一片譁然,朋友圈也瞬間炸鍋。身為職場中高齡的人,更能感受到這種「外部變數」帶來的壓力
Thumbnail
2025/08/01
關稅新政,敲醒職場中高齡的資產警鐘 美國對台灣正式開徵20%對等關稅,產業界一片譁然,朋友圈也瞬間炸鍋。身為職場中高齡的人,更能感受到這種「外部變數」帶來的壓力
Thumbnail
2025/07/28
千萬資產真的夠用嗎?中年理財的現實衝擊 每次滑社群、打開新聞,總有人說:「現在1000萬根本不夠用啊!」
Thumbnail
2025/07/28
千萬資產真的夠用嗎?中年理財的現實衝擊 每次滑社群、打開新聞,總有人說:「現在1000萬根本不夠用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當資深員工的能力似乎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時,理應重新定位他們的角色。鼓勵他們持續學習新技能,並與年輕員工合作以促進知識傳承和激發新的創意。肯定他們的貢獻,並提供彈性安排的工作,可以提升資深員工的自信並為公司帶來價值。
Thumbnail
因著先前報名參加人力銀行的職涯引導課程,需要尋找對象進行職涯引導,然後繳交報告跟上台簡報,稍加紀錄一下過程跟一些學習。如果某種程度自我覺察與認識較高的人也可以自己做一些簡單的探索,當然有專業的諮詢引導,也許可以協助找出一些方向或是加深自己的信念。 #透過測評了解自我 因著多數引導未必
Thumbnail
因著先前報名參加人力銀行的職涯引導課程,需要尋找對象進行職涯引導,然後繳交報告跟上台簡報,稍加紀錄一下過程跟一些學習。如果某種程度自我覺察與認識較高的人也可以自己做一些簡單的探索,當然有專業的諮詢引導,也許可以協助找出一些方向或是加深自己的信念。 #透過測評了解自我 因著多數引導未必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經過這一次的面試,讓我知道公司分工太細,可能會讓專業能力停止進步......
Thumbnail
轉職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勇敢的選擇。不論是非自願的離職或是追求更好的職涯,面對未知的挑戰和改變經常讓人感到恐懼與焦慮。此文探討轉職過程中的情感支持、心理準備與社會壓力,並提供實質建議幫助人們在面對轉職的艱難時刻,尋找自己的方向和力量。無論處於何種職位,都需要對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轉職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勇敢的選擇。不論是非自願的離職或是追求更好的職涯,面對未知的挑戰和改變經常讓人感到恐懼與焦慮。此文探討轉職過程中的情感支持、心理準備與社會壓力,並提供實質建議幫助人們在面對轉職的艱難時刻,尋找自己的方向和力量。無論處於何種職位,都需要對未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Thumbnail
面試前的注意事項包括研究公司的薪資水平、組織架構、職缺情況以及面試趣等,這些資訊有助於評估公司的實際條件,並準備面試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面試前的注意事項包括研究公司的薪資水平、組織架構、職缺情況以及面試趣等,這些資訊有助於評估公司的實際條件,並準備面試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之前曾寫過一篇「社會新鮮人求職指南」,隨著職涯諮詢的經驗增多,也發現很多新鮮人在離開校園、開始第一份工作以後,很容易出現職場適應的困難。我想要以過來人的身分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讓新鮮人可以少走一點冤枉路。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當年紀越長、經歷越久的時候,找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難,其中不乏年齡歧視的問題。在這樣的困境下,許多人選擇在職場忍耐,而不敢隨便離職。文章中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身心症狀、職場困境的掙扎,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地方,快樂地活著。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無論是初出茅廬的新人,還是擁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不同職涯階段都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和困惑。除了尋求他人幫助之外,有些人可能會選擇上課或尋求職涯諮詢。對現職感到不滿意或沒有前景?想設定職涯目標?職涯諮詢可以幫助你釐清方向、解決問題,制定行動計畫。
Thumbnail
近年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未來退休年齡很有可能往後延,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一間企業的平均存續時間也遠低於我們能工作的時間,想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十分困難,除非,這間公司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或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看待你的工作。
Thumbnail
近年受到少子化趨勢的影響,未來退休年齡很有可能往後延,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一間企業的平均存續時間也遠低於我們能工作的時間,想在一間公司待到退休十分困難,除非,這間公司是你自己擁有的公司,或是用經營公司的態度看待你的工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