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不分年齡!別以為離你很遠,年輕人與長輩都該注意的早期警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日常裡,多留意自己與家人的細微變化,就是對彼此最深的守護。 也許我們都會認為,失智症應該是老年人的「專利」。 殊不知,年輕人也可能罹患失智症。最近我看到一篇報導,提到年輕人也會面臨這樣的疾病,讓我深感警覺,因此整理內容,想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這不只是醫學議題,更關乎我們如何好好照顧這個「借住的軀殼」,善待自己的身與心。 我們總以為失智症是年紀大才會遇到的事,但它不只可能出現在長輩身上,也可能悄悄找上年輕人——這就是「年輕型失智症」。

raw-image

生活裡的警訊 有時候,失智症的影子藏在日常小事裡:明明在熟悉的地方,卻突然分不清方向,常常忘記剛剛說過或做過的事, 對原本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做決定變得不合邏輯,出現懷疑東西被偷、看到不存在的人事物等幻覺或妄想。

raw-image


這些表現若頻繁出現,就需要警覺——無論是年輕人還是長輩。 對年輕患者而言,因為還未到退休年紀,對工作、家庭與經濟的衝擊往往更大。 為什麼要及早發現 失智症不是正常老化必然的結果,也不是每位長輩都會罹患。 然而,它的早期症狀多變又容易被忽略,常被當作是「老了」、「壓力大」或「太累」。 及早診斷與治療,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保留更多生活的獨立性與品質。 日常自我保護 4 步驟 1. 動腦:閱讀、寫作、玩桌遊、學新技能,保持思維活躍

raw-image


2. 動身體:每週至少 150 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快走、游泳、瑜伽)

raw-image


3. 均衡飲食:多蔬果、全穀、深海魚、堅果,減少加工食品

raw-image


4. 良好睡眠:每天睡滿 7 小時,避免長期熬夜

raw-image


照顧腦部健康的 6 件事 保持社交互動,不讓自己長期孤立 減少長期負面思考,培養正向心態 控制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 避免頭部外傷 規律放鬆減壓(冥想、深呼吸、園藝) 定期健康檢查,留意認知與情緒變化


💡照顧腦袋,不只是為了記得過去,更是為了擁抱未來✨️✨️。

🧧從今天起,給自己和家人多一份細心與耐心——因為健康的心智,是我們在人生裡最長久的陪伴。

raw-image


《你可以哭,也可以飛——給情緒一雙風的翅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善待自己 善待心情 善待每一個屬於自己的日子
239會員
417內容數
分享是件有益身心及有樂趣的事,願大家互相交流,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2025/08/11
說到彰化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肉圓,但這次我想分享一個超乎想像、充滿懷舊感的獨特景點——南天宮的「十八層地獄👺👻👹」。只要銅板價50元,就能走一趟勸世之旅,體驗那種有點驚悚,卻又充滿警世意味的氛圍。 入口處,一個巨大的綠色鬼頭張著大嘴,迎接每一個挑戰者。一旁還有「魔界怪譚」的招牌,雖然
Thumbnail
2025/08/11
說到彰化大家第一個想到的通常是肉圓,但這次我想分享一個超乎想像、充滿懷舊感的獨特景點——南天宮的「十八層地獄👺👻👹」。只要銅板價50元,就能走一趟勸世之旅,體驗那種有點驚悚,卻又充滿警世意味的氛圍。 入口處,一個巨大的綠色鬼頭張著大嘴,迎接每一個挑戰者。一旁還有「魔界怪譚」的招牌,雖然
Thumbnail
2025/08/05
睡不好,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當我們習慣了「夜夜笙歌」或是「深夜獨處」的生活,可能忘記了睡眠對身體有多麼重要。但其實,長期睡眠不足不只會讓我們白天精神不濟,它更是一場無形的健康危機。 根據雪梨大學的一項研究,長期睡眠不足的人,預期壽命可能會縮短:女性會減少1.8年,男性則減少2.31年。這組數據
Thumbnail
2025/08/05
睡不好,真的不是一件小事。 當我們習慣了「夜夜笙歌」或是「深夜獨處」的生活,可能忘記了睡眠對身體有多麼重要。但其實,長期睡眠不足不只會讓我們白天精神不濟,它更是一場無形的健康危機。 根據雪梨大學的一項研究,長期睡眠不足的人,預期壽命可能會縮短:女性會減少1.8年,男性則減少2.31年。這組數據
Thumbnail
2025/07/22
你每天吃幾種蔬果? 根據《Hypertension》期刊最新的研究顯示,攝取較多蔬果的人,罹患高血壓的機率竟然少了36%! 這不是什麼誇張的新發現,而是科學再次告訴我們:最好的保養,常常藏在最簡單的日常裡。 🍍高血壓,其實比你想的更常見 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族群,每三人就有一人高血壓
Thumbnail
2025/07/22
你每天吃幾種蔬果? 根據《Hypertension》期刊最新的研究顯示,攝取較多蔬果的人,罹患高血壓的機率竟然少了36%! 這不是什麼誇張的新發現,而是科學再次告訴我們:最好的保養,常常藏在最簡單的日常裡。 🍍高血壓,其實比你想的更常見 根據統計,台灣40歲以上族群,每三人就有一人高血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這本書提供了照顧失智症家人的相關知識和實用建議,並提醒照顧者要懂得尋求外援,避免成為家中潛在的第二個病人。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我很欣慰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有其正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他們的同理、共感及藝術天分也十分敏感活躍,但同時我也看見不少人深受精神疾病之苦,其中又有家族裡的晚輩,著實令人痛心。
Thumbnail
我很欣慰新世代的年輕人們有其正向的思考及判斷能力,他們的同理、共感及藝術天分也十分敏感活躍,但同時我也看見不少人深受精神疾病之苦,其中又有家族裡的晚輩,著實令人痛心。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失智症需要積極的治療。 很多人以為失智症只是年紀大了所出現的正常老化現象。其實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而是不正常的快速退化。雖然沒有任何治療可以終止或逆轉失智症的逐漸惡化,不過藥物對部份病人可以延緩病情惡化,以增進生活品質,減輕照顧者負擔。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