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管還在手寫稿時,我已經在用 AI 整理市場資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荒謬卻真實的場景

在我前公司,有位大約六十歲的主管,至今仍然不會用電腦寫稿。每次需要文章,他都是手寫完,交給樓下的打字行,請人幫忙轉成電子檔。聽起來像是二三十年前的場景,但其實發生在今天。

工具 vs. 資源:誰才是核心?

這樣的例子,讓我重新思考:在職場上,真正影響地位的,往往不是「工具使用能力」,而是「資源與話語權」

  • 主管的地位,來自於長年累積的人脈、資歷,以及在組織中的影響力。
  • 年輕員工再怎麼熟練 AI、彭博社或 MoneyDJ,如果沒有掌握決策權,也很難成為「核心」。

數位落差,為什麼這麼大?

台灣職場的數位落差很明顯。很多主管對新工具抱持抗拒態度,不願意學習,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對他們而言,學不學都不會影響職位穩固

但對基層員工而言,如果不精進數位工具,效率和競爭力就會馬上落後。

新世代的優勢與啟示

不過,這裡也藏著一個啟示:

當舊世代還在手寫稿、依賴別人打字時,新世代卻已經在用 AI 幫助自己整理市場資訊、翻譯外資報告、生成大綱。這不只是效率的提升,而是逐漸形塑「新一代核心能力」的過程。

工具不能取代的,是判斷力

職場本質上是資源競逐。舊世代依靠人脈與權威,新世代則需要透過工具與效率證明自己。

但工具再強大,也只能輔助。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誰能結合工具與洞察,提出不可被取代的觀點。

我的提醒給自己

  • 不要因為主管的「落伍」而沮喪,因為那代表你擁有前所未有的發揮空間。
  • 也不要誤以為光靠工具就能上位,因為真正的舞台,是留給能「結合工具、人脈、效率與判斷」的人。

最後的自我提問

或許,當我們笑看某些主管還在手寫稿時,也該回頭問自己:

我們又正在忽略哪個新世代的工具?會不會在未來,成為別人口中的「落伍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oy的財經小天地
4會員
25內容數
和大家分享我看到的股市大小事,初期以台股為主,未來行有餘力將擴充到美股
Joy的財經小天地的其他內容
2025/07/29
最近讀到一段話,來自《商業週刊》執行長郭奕伶的一篇文章,讓我非常有感: 「要讓 AI 真正成為人類的助力,我們必須先建立自己的『模型』:對事情的看法、工作的流程、解決問題的邏輯框架。這些東西無法從 AI 中直接獲得,而必須來自我們的經驗、觀察與反思。 這套模型,就是組織的 Know-how。
2025/07/29
最近讀到一段話,來自《商業週刊》執行長郭奕伶的一篇文章,讓我非常有感: 「要讓 AI 真正成為人類的助力,我們必須先建立自己的『模型』:對事情的看法、工作的流程、解決問題的邏輯框架。這些東西無法從 AI 中直接獲得,而必須來自我們的經驗、觀察與反思。 這套模型,就是組織的 Know-how。
2025/07/13
曾經,我在雜誌社工作了 16 年,寫過無數篇稿件、採訪、專題,稿件量大到有時幾乎喘不過氣。 在那個環境裡,「速度」 是絕對的指標,快、狠、準地把內容送出去,才是被期待的價值。 那時,我學會了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產生一篇至少「60 分」的文章,因為如果不先交稿,就沒有後續修改的機會。
2025/07/13
曾經,我在雜誌社工作了 16 年,寫過無數篇稿件、採訪、專題,稿件量大到有時幾乎喘不過氣。 在那個環境裡,「速度」 是絕對的指標,快、狠、準地把內容送出去,才是被期待的價值。 那時,我學會了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產生一篇至少「60 分」的文章,因為如果不先交稿,就沒有後續修改的機會。
2025/07/12
最近我看到一句話特別有感: 「AI 就是按指令運作,當你根本不清楚要分派什麼工作,怎能期待它給你好的成果?」 AI 能放大我們的能力,但它不是全能的魔法師;它需要人先想清楚「要什麼」、「該怎麼做」。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方向都不確定,就算用了 最先進的AI,它也無法給出你想要的結果。
2025/07/12
最近我看到一句話特別有感: 「AI 就是按指令運作,當你根本不清楚要分派什麼工作,怎能期待它給你好的成果?」 AI 能放大我們的能力,但它不是全能的魔法師;它需要人先想清楚「要什麼」、「該怎麼做」。 如果我們對自己的方向都不確定,就算用了 最先進的AI,它也無法給出你想要的結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這是一篇引導文,談談一個契機,剛出社會前幾年面試了許多工作,相比起我的表姐,出社馬上得到體面的工作,我前後碰撞了好幾次的面試,各種奇耙的主管,體驗了各種不類型的主管,當時的家人開玩笑說:你可以出一本書叫做我與我的一百位主管,原本聽了還蠻不服氣的,但十年過後的現在,我已經是職場老鳥,想起當初這個點子,
Thumbnail
我發現求職網頁上的徵才資訊是主管自己寫的,不像以前公司主管,只用傳統的工作任務介紹,無法與求職者有更多願景的溝通,這份內容包括品牌理念介紹、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職能發展規劃及福利說明,主管更安排每月聊聊時間,幫助下屬在符合組織目標下也能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Thumbnail
我發現求職網頁上的徵才資訊是主管自己寫的,不像以前公司主管,只用傳統的工作任務介紹,無法與求職者有更多願景的溝通,這份內容包括品牌理念介紹、工作內容、所需技能、職能發展規劃及福利說明,主管更安排每月聊聊時間,幫助下屬在符合組織目標下也能朝自己的目標前進。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上次談2024年的職場軟實力,今天就來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案例我真的覺得值得紀錄。 在我經歷的職場生涯中,80%集團主管或者老闆幾乎可以說是超理性派(這裡不談會破口大罵的領導者,這些人除了部分天才特例,絕大部分的老闆只會把員工嚇跑)。近期我加入的一間歷史悠久的集團。由於是集團,因
Thumbnail
近幾年「工作型態」正在發生巨變, 遠距工作、安靜離職、人工智能… 等等, 都在顛覆我們對工作方式的原有想像, 「管理學」卻好像看不見也追不上時代。 其實我們的管理概念,是時候要全面革新, 才能幫到夾在「上」「下」之間的中階主管, 調節適應團隊上下日益複雜的訴求及變化。 「未來團隊最
Thumbnail
近幾年「工作型態」正在發生巨變, 遠距工作、安靜離職、人工智能… 等等, 都在顛覆我們對工作方式的原有想像, 「管理學」卻好像看不見也追不上時代。 其實我們的管理概念,是時候要全面革新, 才能幫到夾在「上」「下」之間的中階主管, 調節適應團隊上下日益複雜的訴求及變化。 「未來團隊最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Thumbnail
把老闆當人,是我在年輕的時候,做得駕輕就熟,年紀大了以後,反而馬失前蹄的一件事。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時候解決問題,不僅僅只有一種方法,環境的框架改變了,人就有可能變好。這篇文章探討了一個看似書寫潦草的問題,卻因為雇主換個眼光,變成了障礙者的獨特優勢。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你覺得找工作就像大海撈針?你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別擔心! 今天,我將分享五個超酷的 AI 工具,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你覺得找工作就像大海撈針?你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別擔心! 今天,我將分享五個超酷的 AI 工具,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 
Thumbnail
兩年後又換了一個編輯部,看見主管乙在座位上眼神空洞表情呆滯良久。由於與該主管日常相處和諧,且工作關係密切,於是向前關切。問主管乙:「你在幹嘛?」主管乙:「我在吃飽等死。」我立即閃開,心想這傢伙早上起床起錯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