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一間會議室的長桌上。桌上堆疊著一份份厚重的企劃書,散發著淡淡的油墨味。教授陳宗賢坐在桌首,眼神炯炯,卻帶著一抹平和。他習慣在每次錄音前,先將思緒沉澱——因為他深知,接下來的對話,不只是單純的談話,而是一次「知識的傳遞」。
Clear坐在他對面,帶著筆電與筆記本,臉上寫著專注。她代表了無數焦慮的企業主與管理者——那些正被政治動盪、經濟波動、AI數位轉型浪潮,以及人才荒所逼迫的中小企業領導人。
「教授,」Clear問道,「這些問題,該怎麼辦呢?」教授笑了笑,推了推眼鏡,語氣堅定而從容。
「還是要回到彼得.杜拉克。」
一、從戰火到管理聖經:杜拉克的起點
陳教授常說,他是杜拉克的信徒。
杜拉克,一個生於1909年奧地利維也納的年輕人,歷經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全球經濟恐慌。他不只是學者,更是顧問、訓練師與思想家。他的觀察與實踐,最終化為1954年出版的《Management》,被譽為「管理學的聖經」。
Clear翻閱著資料,問了一個許多人心中的疑惑:「1954年的東西,能用到2025年嗎?」
教授語氣堅毅:「能。因為管理的核心,不是技術,而是人性。」

二、管理的演進:從軍隊到企業
教授緩緩描繪著歷史長卷。從亞當史密斯《國富論》中的分工與貿易優勢,到泰勒的科學管理,從法國費爾的行政管理,到哈佛貨商研究的人性理論。
他一邊說,一邊比劃著:「管理的源頭,其實來自軍隊。Span of Control——一個人最佳的領導幅度是五到七人,就像軍隊裡的編制。」
Clear聽得入神,彷彿看見工廠裡的工人因燈光改善而提升效率,看見軍隊裡士兵因結構清晰而服從命令。
「而杜拉克,」教授停頓片刻,「就是把這些碎片集大成的人。」
三、企業的三大核心:使命、責任、實踐
談到杜拉克的思想,教授語速加快,像是回到熟悉的戰場。
「三大部分,這是杜拉克的核心。」
- 使命(Mission):企業存在的根本,不是賺錢,而是「創造顧客」。
- 責任(Accountability):當責。責任不只是負責,而是對結果承擔。
- 實踐(Practice):將理論化為行動,透過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分權制度、時間管理,將抽象變成落地的成果。
Clear低聲念著:「當責等於負責乘上績效。」
教授點頭,像是老師肯定學生的答案。

四、台灣的痛點:成長有限公司
教授話鋒一轉,眼神嚴肅起來。
「你看現在的中小企業,痛點很清楚——人力不足、職能不足、資金不足、管理不足。」
Clear聽得心頭一震。這正是她最近從許多企業主口中聽來的苦惱。
「所以我要把杜拉克的思想,轉化成適合我們台灣用的工具。」教授說。
於是,他提出了台式OKR。與矽谷式的OKR不同,這套方法融合了杜拉克的「目標管理」與戴明博士的「PDCA循環」,更符合台灣企業的文化與體質。
五、十二個DNA:跨越時代的藍圖
陳教授為新一期CEO班設計了「杜拉克精實管理的12個DNA」。
這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一套帶領企業活下去、走下去的地圖。
- 企業使命
- 管理者的任務
- 組織發展
- 領導風範
- 高效管理(目標與績效)
- 分權管理(責任中心)
- 人財管理
- 創新與知識管理
- 時間管理
- 策略規劃
- 決策智慧
- 自我管理
教授舉起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面。
「企業要活,不是靠經驗。經驗可能讓你成功,但也可能讓你失敗。真正能帶你走遠的,是這十二個DNA。」

六、場景的對照:經營不是獨樂樂
Clear忽然想起前幾週,一位中小企業老闆的嘆息——
「我已經很努力了,可是團隊就是不上來。」
教授的話像是一記當頭棒喝。
「很多老闆有兩種錯誤:一種是自己懂了,就只讓團隊去上課;另一種是自己學了,卻不讓團隊學,怕他們超過自己。」
他抬起頭,語氣鏗鏘:「真正的經營者,要懂得眾樂樂。經驗不能壟斷,知識必須共享。」
Clear彷彿看見一個場景:會議室裡,不是孤獨的老闆在獨白,而是一群主管圍繞在一起,討論策略、分工明確、共同成長。

七、時間的重量:日本的啟示
談到時間管理,教授眼神閃爍著敬意。
「為什麼日本能在亞洲勝出?因為他們把時間視為資產。」
Clear腦中浮現東京地鐵的畫面,分秒不差的列車,井然有序的人潮。
教授的聲音繼續迴盪:「一個人能不能成就高,與時間管理成正相關。能力再強,時間浪費了,也不會有大成就。」

八、決策的成敗:劉邦與項羽的啟示
「項羽兵力最強,最後卻敗了。」教授語氣沉穩,「因為決策錯誤。」
「劉邦雖然出身卑微,卻懂得用人、懂得聽團隊意見。這就是決策的力量。」
Clear沉默良久。她明白,這不只是歷史的故事,更是今日企業的鏡子。
九、尾聲:從杜拉克到我們
錄音結束時,會議室外的天空逐漸轉暗。教授收起桌上的筆記,語氣卻依舊堅定。
「企業經營,不只是賺錢,而是能不能走得長久。杜拉克留下來的,不是老舊的理論,而是一面鏡子,照見每一個管理者該面對的真實。」
Clear合上筆電,心中像被點亮了一盞燈。她知道,這一場對話,將會是許多企業主的新起點。
精選金句
- 「管理的核心,不是技術,而是人性。」
- 「當責=負責 × 績效。」
- 「企業存在的目的,不是賺錢,而是創造顧客。」
- 「經驗是成功的起點,也是失敗的開始。」
- 「時間是資產,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
- 「不能獨樂樂,必須眾樂樂。」
- 「真正的領導,不是自己最強,而是讓團隊更強。」
- 「決策比聰明更重要,錯誤的決策比無知更致命。」
- 「管理不是公式,而是對人的理解與實踐。」
- 「杜拉克的智慧,跨越時代,因為人性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