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的權威:淺讀《教育哲學導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日讀了一遍T. W. Moore的《教育哲學導論》[1],我獲益最大的是其中為教師之「權威」提供的論證與辯護。根據Moore的分析,教育的目的便是培養出「受過教育的人」;而根據我們的常識,一個「受過教育的人」並不會等同於「健康成長(卻未受過教育)的人」。因此,教育中必然存在著「外加」的成份。而此「外加」的學問內容是即使學生不想要學習,我們(作為一個教師或作為民主社會的成員)仍然認為他們應當學習的事物。於是,「教育」的概念便合理的延伸出了運用強制力、維持正當權威的可能性。[2]Moore說道:

如果「園藝的比喻」含有教育意味,則其亦有若干缺點,如貶低教師為學生的教育所負的責任。假使教育也像植物一樣,只是一種成長的問題,那麼教師則扮演旁觀者的角色,並維持適當的成長環境而已。然而,教育的目的並非只在培養完全成長的人,而是有教養的人,同時教育一個人遠比注意環境的導向更為重要。[3]
由此即知,所謂「園丁」(gardener)的比喻,實際上是一種誤導。園丁的確是植物滋生與成長條件的權威或專家。同理,教師也必須是為權威,他必須瞭解學生的身心狀況,使之適應教育的過程。但是,教師並不只是如此而已,他必須促進兒童心理成長,增加其知識、技能,以及調合經驗重組——杜威所謂「生長」(growth)——的觀點。園丁無法運用權威或知識來促使植物的發展,但是教師卻必須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4]
因此,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其邏輯的條件乃是:教師必須是位權威,而且要不斷的參與。除非教師是位權威,否則他便不是教育工作者。[5]

經由這樣的分析,我對我最近在職場上遇到的兩難狀況,頗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因為我原先對於在教育現場運用「強制力」有很大的疑慮;我原本的想法是:教育的目的既然是培育出理性的人,那麼若強制不想學習的學生學習,便是剝奪他運用自己理性的能力,於是則會與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但現在經由Moore的論證,我了解到另一個須要思考到的層面: 教育的目的既然是培育出「理性」的人,那便也說明了學生身上存在著「不理性」的成份,須要教育活動去變化、薰陶。另外,除了人類抽象而言的理性之外,為了讓學生能夠接近人文與科學傳統中各種有價值的事物,教育的知識傳輸是必要的。否則,學生在社會中缺乏對不同學問、不同傳統基本的了解和敬意,將會造成民主社會的存續與改進的危機。所以,基於前述的理由:既然學生也部份的享用了社會的果實,那麼他們當然也有義務,學習為維持和改進這個時代所應有的課程內容。

2025/08/17

註解:

[1]T. W. Moore著,劉貴傑譯:《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民78年)。

[2]但「權威」和「強制力」不完全相同。Moore將權威區別為「形式權威」與「實際權威」二種,而唯有「毫無脅迫與利誘的服從」才是「實際權威」。T. W. Moore著,劉貴傑譯:《教育哲學導論》,頁58-59。

[3]T. W. Moore著,劉貴傑譯:《教育哲學導論》,頁56。

[4]T. W. Moore著,劉貴傑譯:《教育哲學導論》,頁56。

[5]T. W. Moore著,劉貴傑譯:《教育哲學導論》,頁56-5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元罄的沙龍
69會員
153內容數
對有興趣的哲學論題進行科普,希望吸引大家來一起討論。
傅元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1
本文探討黑格爾對東方思想,特別是儒家思想的誤解,並藉由孔子的「恕」道觀點說明儒家思想中存在的自由和正義觀念。此外,文章也呈現黑格爾在其《美學》著作中展現出的多元文化欣賞態度,指出他如何從不同民族的藝術中突破西方中心主義的「美」的定義。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8/11
本文探討黑格爾對東方思想,特別是儒家思想的誤解,並藉由孔子的「恕」道觀點說明儒家思想中存在的自由和正義觀念。此外,文章也呈現黑格爾在其《美學》著作中展現出的多元文化欣賞態度,指出他如何從不同民族的藝術中突破西方中心主義的「美」的定義。 (本摘要由方格子AI生成)
Thumbnail
2025/06/27
人無法打破時間的限制。但可以在時間之中,透過改變觀看的態度,從「佔有」轉變為「欣賞」,賦予自己所經歷的每一個「當下」充實的意義與感受。
Thumbnail
2025/06/27
人無法打破時間的限制。但可以在時間之中,透過改變觀看的態度,從「佔有」轉變為「欣賞」,賦予自己所經歷的每一個「當下」充實的意義與感受。
Thumbnail
2025/06/02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不能互相尊重各自的底線,尊重各自思考了之後的選擇、尊重各自都想要實現、彰顯自己的價值的生命動力;那麼,生活在這樣不受尊重的關係中,人會快樂嗎?人是被這樣的關係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拖累呢?
Thumbnail
2025/06/02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果不能互相尊重各自的底線,尊重各自思考了之後的選擇、尊重各自都想要實現、彰顯自己的價值的生命動力;那麼,生活在這樣不受尊重的關係中,人會快樂嗎?人是被這樣的關係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拖累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今天看到切老的貼文,心中感觸頗深,不禁回覆了一下。菁英教育如果成為未來的教育方向,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家長來說,負擔都會越來越沉重。 再回頭看目前的情況,台灣真正的問題在於階級幾乎不再流動。孔子和孟子時期就非常強調教育的重要性,並認為教育是促進階級流動的最佳辦法。因為“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可以給弱
Thumbnail
吳軍老師的《卓越》探討教育的真正意義,追求卓越而非追求學歷和工作,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根據不同人的需求和環境量身定製,並應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和發展階段採取適當方法。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對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和健康心理至關重要。
Thumbnail
吳軍老師的《卓越》探討教育的真正意義,追求卓越而非追求學歷和工作,強調終身學習的重要性。教育的最佳方式是根據不同人的需求和環境量身定製,並應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和發展階段採取適當方法。家長的陪伴和引導對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和健康心理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教育制度的問題,並從北歐的教育體制中得到了啟發。作者認為值得臺灣家長閱讀,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教育的新方向。該文章強調了老師應該培養孩子進入社會的地方以及不評分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臺灣教育制度的問題,並從北歐的教育體制中得到了啟發。作者認為值得臺灣家長閱讀,並提出了一些關於教育的新方向。該文章強調了老師應該培養孩子進入社會的地方以及不評分的教育理念。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那是老師你的學生啦!」 「您又沒帶過我們班」 「體制外比較自由、學生一定比較好教」 這些話雖然有些負面,卻是許多現場老師的心聲。   其實,許多滿腔熱血的老師一進入體制內,就想要為孩子做些什麼,後來面對諸多困境又屢遇挫折,只能選擇妥協,認為自己已經盡人事了,無奈的
Thumbnail
這本書,解開了過去我對從事教育工作的矛盾與疑惑,並將引導在接下來的教育路上網更理想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這本書,解開了過去我對從事教育工作的矛盾與疑惑,並將引導在接下來的教育路上網更理想的方向前進。
Thumbnail
  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於1938年出版了《經驗與教育》,該書為1938年杜威應國際教育榮譽學會(Kappa Delta Pi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Education, KDP)邀請所發表的演講出版而成。雖
Thumbnail
  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於1938年出版了《經驗與教育》,該書為1938年杜威應國際教育榮譽學會(Kappa Delta Pi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in Education, KDP)邀請所發表的演講出版而成。雖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前言 我們常說,要改善社會的各種亂象,必須從「教育」著手,但再細問,如何著手?卻沒有人答得出來。提供更多的教育經費、減少學生的學習壓力就是改善教育嗎?到底如何透過教育改變一個人?而這改變又如何是向善的改變而非向惡的改變?將很多的問題都歸結到教育,但是教育真的有這麼「神」嗎?還是,背後真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某日上課,某生不在教室,同學代為轉述:他被某老師叫去"訓話"了。 啥?? 如何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高中在校時光珍貴,學習活動緊湊。 高中上課時光珍貴,因為課程繁重。 以下理由, 值得把學生叫出課堂去完成嗎? 某老師要「指正」學生行為。(就是訓話)→難道不能用下課或午休嗎? 某老
Thumbnail
教育不只有課綱規範,更要生活培養   最近課綱的問題沸沸揚揚,做為兩個孩子的老爸,對於這時代孩子的教育,我其實不在意課綱內容怎麼編排。因為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純學校教育就能培養出一個人格完整且讓人學識豐富的時代。
Thumbnail
教育不只有課綱規範,更要生活培養   最近課綱的問題沸沸揚揚,做為兩個孩子的老爸,對於這時代孩子的教育,我其實不在意課綱內容怎麼編排。因為我認為這個時代,已經不是單純學校教育就能培養出一個人格完整且讓人學識豐富的時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