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鳥與鏡湖的寓言故事:回歸靈魂的旅程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只有當人被逼到崩潰極限,才會去思索,是什麼把自己逼到絕境? 那時候,看見自己的內心,是從來沒有發現的潛在心理,而這樣的潛在心理,是那麼難以接受,羞辱感十分強烈,然後,在面對與逃避之間,決定成長與退縮。 經歷了生命的低潮,願意承認自己的不堪,願意愛自己,願意畫清界限,把對外付出的一切,收回到自己身上。 在不斷選擇中,從無意識地被控制,到有意識地抉擇,慢慢走出一條新生的路,再也不回頭。 原來,我從來不懂得愛是什麼,只是被吸引到那些人身邊,然後,一次次受傷,把自己消耗掉,以為這樣,我就能得到我的渴望。 然而,殘酷的現實,終於讓我醒過來,我本自具足,何需向外求取? 從此,我越來越安靜,越來越平靜,也越來越清淨。 看見榮格關於共情者與自戀者的相互吸引,也就恍然大悟,所有的答案都在內心的渴望,無意識地成為拯救者,最後,精疲力盡之下,為自己而活,不再期待,不再向外,而是真正有意識地活著。

於是,共情者與自戀者的雙人舞蹈,共情者終於從拯救者的角色,付出太多,失去自我,犧牲自我中離開,看見自己的渴望與被愛的需求,而找回自己,愛自己,活出真實的自己,最後得到真正的自由。 分析,以榮格的心理學說明

為什麼共情者總被自戀者吸引?

榮格心理學分析 1. 共情者與自戀者的舞蹈 意涵:共情者(Empath)與自戀者(Narcissist)的關係,其實是一種互相吸引的心理動態。共情者容易進入「拯救者」角色,試圖修補對方的破碎;而自戀者則無意識地尋找願意無限給予的人。 榮格視角:這是「陰影投射」的舞台。共情者將自己內在被壓抑的渴望與匱乏投射在自戀者身上;自戀者則將脆弱與依賴壓抑在陰影裡,轉而展現出過度膨脹的自我。 2. 共情者的拯救角色與自我犧牲 意涵:共情者陷入「人格面具」的陷阱,把「我是善良、無私、能夠治癒他人」當作自我價值的來源。 榮格視角:這是典型的 面具與陰影的分裂。表面上(面具)是奉獻與愛,但在陰影裡卻隱藏著「被需要、被愛、被肯定」的渴望。過度拯救,反而成為自我迷失。 3. 離開:看見自己的渴望與需求 意涵:當共情者意識到自己不只是「給予」的一方,也有「渴望被愛」的需求,這是一種自我覺察。 榮格視角:這是 陰影整合 的開始。她看見了自己原本壓抑的需求,承認「我也想被愛」,從而打破「只能付出、不能索取」的單一角色。 4. 找回自己,愛自己 意涵:不再依賴拯救他人來證明自我價值,而是能夠接納自己完整的光明與黑暗。 榮格視角:這是「阿尼瑪/阿尼姆斯」的轉化。共情者不再在外部尋找失落的另一半,而是開始在內在建立對自己靈魂的連結。 5. 活出真實的自己,得到自由 意涵:脫離共依存的關係,不再陷入情感的囚籠。 榮格視角:這是 個體化(Individuation) 的階段。共情者整合了面具與陰影,學會既能付出,也能保有邊界;不再被他人角色綁架,而能真實地展現「我是誰」。 總結 在榮格心理學裡,這段旅程其實就是 從投射到整合,從失落到覺醒,從面具到真我 的過程。 舞蹈開始:投射與面具 → 吸引、糾纏 中段:陰影浮現 → 犧牲與失落 覺察:看見需求 → 開始整合 終點:自愛與自由 → 個體化的完成

raw-image

故事:水鳥與鏡湖的寓言



🌿 在這寓言裡:

雄鳥 → 自戀者(吸引卻需要不斷被補足) 鏡湖 → 婚姻的幻象(看似美麗卻映照出迷失) 羽毛耗盡 → 自我犧牲與枯竭 湖的聲音 → 靈魂的召喚 重新飛翔 → 個體化、愛自己、成為完整

姜音的故事:回歸靈魂的旅程

姜音二十歲出頭時遇見了他。那時的他,如同陽光照耀在冰河上的第一縷光,閃爍、耀眼,甚至帶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他自信、風趣、充滿力量,彷彿能帶她走出內心的空洞。姜音很快沉浸在這場愛情裡,深信自己遇見了生命中的歸宿。 然而,在這份光芒之下,潛藏著陰影。他需要被仰望、被肯定,需要她無盡的關注與付出。 而姜音,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拯救者」——她相信,只要給予足夠的愛,他終將療癒、終將改變。 三十年的歲月裡,她用盡全身心去支撐這段婚姻。 她收起自己的渴望,壓抑自己的夢想,忍受被忽視的孤寂,把所有的精力傾注在成全他、守護家庭。 直到有一天,她在鏡子裡看見一張陌生的臉,心中泛起一種不可思議:「我怎麼會迷失到這個地步?我已經不認得自己了。」 那一刻,她聽見靈魂深處的呼喚:「回來吧!回到你自己。」 這股渴望如此強烈,推動她做出最艱難卻最真實的決定——離婚。 離婚之後,空虛與傷口一起湧上心頭。她看見自己在婚姻中傾盡一切,卻換不來珍惜,內心深深受創。 她哭過、憤怒過、懷疑過自己的價值。 但慢慢地,她開始理解:這些淚水不是失敗,而是靈魂的洗禮。 她開始練習愛自己——不是透過他人的眼睛,而是透過自己的心。 她重新拾起年輕時放下的興趣,走進山林、畫室與書房,學會在孤單中與自己對話。 她允許自己軟弱,也允許自己渴望。她不再需要面具,不再壓抑陰影,而是擁抱所有的自己。 最終,她明白: 自由不是離開某個人,而是找回自己。 愛情不是犧牲,而是兩個完整靈魂的共舞。 當她在夕陽下輕聲對自己說:「我愛你」時,眼淚滑落臉龐,但那是喜悅的淚。 因為她終於成為了一個完整的人。

👉 這個故事其實就是榮格所說的 「個體化歷程」:

遇見自戀者 → 陰影的投射 三十年付出 → 面具與自我迷失 選擇離婚 → 靈魂的呼喚 受傷與療癒 → 陰影的整合 愛自己 → 找回真實自我 成為完整的人 → 個體化完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心的生命之光
87會員
431內容數
我是心靈花園的播種者,靜靜灑下文字的種子,讓故事在閱讀者心中悄悄發芽。 我的創作源自靈魂的低語,流動於雙生火焰的牽引、內在愛的覺醒,以及關係中的創傷與修復。 每一篇書寫,都是一次與內在對話的旅程;每一段故事,都像是一朵等待綻放的心靈之花。 若你渴望一處寧靜之地,願這座文字編織的心靈花園,能為你帶來片刻安歇與溫柔陪伴。
星心的生命之光的其他內容
2025/08/24
退讓,還是退縮,在人際互動中的覺察。分析,並引經據典說明 「退讓」與「退縮」表面上看似相近,都是一種「不爭」,但背後的心理動機卻大不相同。 一、概念區分 1. 退讓 出於成熟的覺察與選擇。 並非否認自我,而是基於全局、情境或關係的需要,暫時讓出空間。 含有「理性」與「善意」的成分,類似
Thumbnail
2025/08/24
退讓,還是退縮,在人際互動中的覺察。分析,並引經據典說明 「退讓」與「退縮」表面上看似相近,都是一種「不爭」,但背後的心理動機卻大不相同。 一、概念區分 1. 退讓 出於成熟的覺察與選擇。 並非否認自我,而是基於全局、情境或關係的需要,暫時讓出空間。 含有「理性」與「善意」的成分,類似
Thumbnail
2025/08/21
寂靜的森林如同內在的心靈世界,等待我們去探索。 小花和小草是森林裡的同伴,他們彼此鼓勵,彼此成長。 寫一個森林冒險的故事,將人們面對恐懼的狀態,及勇敢面對,最後,在黑暗中,發現光。 故事:寂靜森林的光 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座寂靜的森林。它不只是一片樹林,更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寧靜世界。
Thumbnail
2025/08/21
寂靜的森林如同內在的心靈世界,等待我們去探索。 小花和小草是森林裡的同伴,他們彼此鼓勵,彼此成長。 寫一個森林冒險的故事,將人們面對恐懼的狀態,及勇敢面對,最後,在黑暗中,發現光。 故事:寂靜森林的光 在一個遙遠的地方,有一座寂靜的森林。它不只是一片樹林,更是每個人內心深處的寧靜世界。
Thumbnail
2025/08/13
有些人看見我們在某種情境下沒有愧疚感,會認為我們「冷漠」或「不在乎」。 但事實上,那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解讀不同。 比如,別人以為某個行為應該讓我愧疚,我卻覺得那是在對人撒嬌;別人以為我該「受傷」,我卻感覺那是一種親密的表達方式。 原來,我的情緒不是別人態度的直接結果,而是來自我對那個態度的詮釋
Thumbnail
2025/08/13
有些人看見我們在某種情境下沒有愧疚感,會認為我們「冷漠」或「不在乎」。 但事實上,那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解讀不同。 比如,別人以為某個行為應該讓我愧疚,我卻覺得那是在對人撒嬌;別人以為我該「受傷」,我卻感覺那是一種親密的表達方式。 原來,我的情緒不是別人態度的直接結果,而是來自我對那個態度的詮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 挑戰自我,是一條充滿未知和冒險的道路。這條道路上有艱難險阻,有挫折和失敗,但也有成長和突破。每一個敢於挑戰自我的人,都在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但正是這些痛苦讓我們更加堅強,讓我們在一次次的挑戰中,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 挑戰自我,是一條充滿未知和冒險的道路。這條道路上有艱難險阻,有挫折和失敗,但也有成長和突破。每一個敢於挑戰自我的人,都在尋求一個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並不容易,甚至可以說是痛苦的,但正是這些痛苦讓我們更加堅強,讓我們在一次次的挑戰中,不斷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突破自己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渴望,那就是突破自己,達到新的高度。然而,這種渴望常常被生活的壓力、失敗的恐懼和無法預見的未來所掩蓋。我們習慣了舒適區,習慣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卻忘記了真正的潛力只在全力以赴時才會展現。 回顧過去的自己 回想一下過去的自己,有多少次因為害怕失敗而選擇退縮
Thumbnail
突破自己 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渴望,那就是突破自己,達到新的高度。然而,這種渴望常常被生活的壓力、失敗的恐懼和無法預見的未來所掩蓋。我們習慣了舒適區,習慣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卻忘記了真正的潛力只在全力以赴時才會展現。 回顧過去的自己 回想一下過去的自己,有多少次因為害怕失敗而選擇退縮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當生命的重心開始向外傾斜,人會逐漸失去自信,對一切產生猶疑,無法果斷抉擇。
Thumbnail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Thumbnail
★壓抑、否認、投射、鴕鳥心態…… 其實都是為了逃避痛苦,而對自己說的謊。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Thumbnail
當心裡陷入低朝 負面螺旋大瘋狂的時候 我們很難真的能力挽狂瀾 越是急著要讓自己好起來 就越是好不了 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一步步構築而成的 很多悲傷挫折失落憤怒也是 是一次次的想法加固而成的 很難一口氣解決掉 但我們可以慢慢來 一點一點的找方法 這次阻擋了一點 下次
Thumbnail
當心裡陷入低朝 負面螺旋大瘋狂的時候 我們很難真的能力挽狂瀾 越是急著要讓自己好起來 就越是好不了 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是一步步構築而成的 很多悲傷挫折失落憤怒也是 是一次次的想法加固而成的 很難一口氣解決掉 但我們可以慢慢來 一點一點的找方法 這次阻擋了一點 下次
Thumbnail
此文章表達了作者的內心,儘管他感到缺乏勇氣和堅強,但仍努力嘗試愛自己。深刻地探討了自我接納的意義和力量。
Thumbnail
此文章表達了作者的內心,儘管他感到缺乏勇氣和堅強,但仍努力嘗試愛自己。深刻地探討了自我接納的意義和力量。
Thumbnail
靈魂推動著你走上探索自我、整合陰影的道路;生命力不會拋棄你,就如你每個當下都能好好呼吸…一點一滴,一步又一步,在你不知不覺中,一切就累積成新的自己、更堅定穩固的自己。
Thumbnail
靈魂推動著你走上探索自我、整合陰影的道路;生命力不會拋棄你,就如你每個當下都能好好呼吸…一點一滴,一步又一步,在你不知不覺中,一切就累積成新的自己、更堅定穩固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