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我們都是情緒孤兒《我們都是不完全的大人》EP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恆星」系列)


早前看過一則新聞,一個十五歲的孩子跳樓了。

遺書裡只有一句話:「我不知道怎麼不難過。」

新聞出來,底下留言分兩派。一派說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一派說現在的父母太高壓。吵了幾千則,沒人注意到那句話的重點。

不是「我很難過」。 是「我不知道怎麼不難過」。

這孩子不是不知道自己難過。他知道。 他甚至知道難過是不對的,是需要被修正的。 他只是不知道怎麼修正。

這就是這個時代最大的悲劇——

我們教會了孩子認識情緒,卻沒教他們如何與情緒共處。


情緒變成了病

打開任何一個社群平台,你會看到:

「我的焦慮症又發作了。」

「這個trigger到我的創傷了。」

「我需要設立emotional boundary。」

「我的inner child需要被療癒。」

十年前,沒人這樣說話。 二十年前,這些詞根本不存在於日常對話。

現在呢?

七歲的孩子說自己有分離焦慮。 十歲的孩子說自己有社交恐懼。 十五歲的孩子說自己有憂鬱症。 二十歲的說自己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每個人都有病。 每種情緒都有病名。 每個病名都有診斷標準。

DSM-5變成了新時代的聖經。 心理諮商變成了新時代的告解。 抗憂鬱藥物變成了新時代的聖餐。

但奇怪的是,我們比以前更不快樂。


上一代的情緒文盲

往前看一代,狀況完全相反。

那一代人不是沒有情緒,是沒有語言。

老闆罵完,回家踢狗。 老婆嘮叨,出門喝酒。 孩子頂嘴,甩他巴掌。

情緒像地下水,看不見,但一直在流。偶爾噴發出來,燙傷周圍的人,然後繼續潛回地下。

他們不說「我很焦慮」,他們說「煩死了」。 他們不說「我很憂鬱」,他們說「心很累」。 他們不說「我需要space」,他們直接消失三天。

粗糙嗎?粗糙。 不健康嗎?不健康。

但至少他們知道,情緒是自己的事。

摔門是解法。 喝酒是解法。 哭一場是解法。 睡一覺是解法。

解法很爛,但至少是解法。

現在呢?

我們有一萬個詞彙,零個解法。


情緒的通貨膨脹

最可怕的不是情緒氾濫,是情緒貶值。

以前說「我想死」,旁邊的人會嚇到。 現在說「我想死」,得到的回應是「加一」。

以前說「我崩潰了」,代表真的撐不住。 現在說「我崩潰了」,可能只是珍奶賣完了。

當每個人都在崩潰,崩潰就失去了意義。 當每個人都有創傷,創傷就變成了標配。 當每個人都需要療癒,療癒就變成了產業。

你看那些療癒市集、頌缽課程、薩滿儀式、靈氣治療。 一場活動三千塊,告訴你「與內在小孩和解」。

和解了嗎? 當然沒有。

但至少你發了限動,打了卡,收集了一百個愛心。 在這個時代,被看見比被療癒更重要。


專業變成了枷鎖

更諷刺的是,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反而讓人更不自由。

以前失戀就是失戀,哭完就好。 現在失戀要分析:是焦慮依附還是逃避依附?是投射還是移情?是原生家庭的複製還是內在小孩的呼喊?

以前吵架就是吵架,氣消就好。 現在吵架要檢討:是界線沒設好還是溝通模式有問題?是情緒勒索還是煤氣燈操控?是共依存還是情感忽視?

每個行為都要被分析。 每個情緒都要被診斷。 每個關係都要被定義。

我們變成了自己的心理師,24小時監控自己的情緒,然後發現——媽的,越監控越焦慮。

就像那個經典的禪宗故事:

僧問:「如何是佛?」 師答:「不思善,不思惡。」

現在的版本是: 「如何是健康?」 「不要一直想自己健不健康。」


表演性療癒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41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恆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588會員
796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19
反正,明天還是要繼續澆水。 反正,我們都是不完全的大人。
2025/08/19
反正,明天還是要繼續澆水。 反正,我們都是不完全的大人。
2025/07/28
我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在隔代教養中長大、現在又是三個孩子父親的普通人。
2025/07/28
我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在隔代教養中長大、現在又是三個孩子父親的普通人。
2025/07/13
這些存款,會在某一天開花結果,成為他們人生路上最堅實的力量。
2025/07/13
這些存款,會在某一天開花結果,成為他們人生路上最堅實的力量。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我們明明生活在一個多采多姿,目不暇給的世界。 但為什麼,多采多姿的生活⋯⋯都在別人那裡?
Thumbnail
我們明明生活在一個多采多姿,目不暇給的世界。 但為什麼,多采多姿的生活⋯⋯都在別人那裡?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兒子國中七年紀。 他是亞斯伯格症的小孩,也就是《來自星星的孩子》,這樣的小孩不容易被社會化,也就是不懂(大野狼定律)。 萬幸的事我從他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他的不一樣,然後很早就以愛澆灌,以正向話語和他溝通(有些星星兒會有自殺傾向)sometimes 。 媽媽我可是一路披荊斬棘,關關難過,關關過
Thumbnail
兒子國中七年紀。 他是亞斯伯格症的小孩,也就是《來自星星的孩子》,這樣的小孩不容易被社會化,也就是不懂(大野狼定律)。 萬幸的事我從他很小的時候就發現了他的不一樣,然後很早就以愛澆灌,以正向話語和他溝通(有些星星兒會有自殺傾向)sometimes 。 媽媽我可是一路披荊斬棘,關關難過,關關過
Thumbnail
所謂「生命的禮物」已經贈與你了,快樂是你的,苦痛也是你的—— 如何因應也在於你(然後稱之為自由意志)。
Thumbnail
所謂「生命的禮物」已經贈與你了,快樂是你的,苦痛也是你的—— 如何因應也在於你(然後稱之為自由意志)。
Thumbnail
純真與快樂是屬於孩童時的自己, 正是因為不懂事所以不會受到任何情緒左右。
Thumbnail
純真與快樂是屬於孩童時的自己, 正是因為不懂事所以不會受到任何情緒左右。
Thumbnail
💝.Being Is Gift.💝
Thumbnail
💝.Being Is Gift.💝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