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宮牆|曾流傳中華大地的仿漢表意文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中國文字史上,漢字無疑是最持久、最具影響力的書寫系統。然而在漢字輻射的廣闊時空中,多個民族在其啟發與影響下創制了各自的文字,用以記錄母語與文化。這些文字大多採取「仿漢表意」的思路,既吸納了漢字的結構美學與表意特徵,又在構形與用法上有所創新。它們曾在一定時期內繁榮一時,最終或消亡、或退隱於民間,卻作為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重要見證而熠熠生輝。 西夏文:制度化的文字實驗 西夏文是最具代表性的仿漢表意文字。公元1036年,西夏景宗李元昊命野利仁榮等人創制,以確立黨項族政權的獨立文化身份。其字體方整繁複,避與漢字雷同,構形以會意、音意合成為主。

西夏文在兩百餘年間廣泛用於法律、政令與佛經翻譯,留下了如《天盛改舊新定律令》《妙法蓮華經》等珍貴文獻。隨著西夏亡於蒙古、政權支撐的消失以及書寫系統的複雜化,西夏文於明代中葉徹底消亡。儘管如此,其遺存文獻(黑水城出土文獻尤為著名)為研究西夏社會、宗教與法律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史料。 契丹文與女真文:政權興衰的鏡像 遼代契丹人創制了大字與小字兩套系統(920年起),前者形似楷化漢字,重表意;後者則吸納回鶻文字特點,增添表音元素。契丹文廣泛用於國書、公印、碑銘,但遼朝滅亡後逐漸為漢文和女真文取代。 繼遼而起的金朝,女真人亦創制大字(1119年)和小字(1138年),借鑑契丹與漢字而成。它用於金代政令、碑刻(如《大金得勝陀頌碑》),卻因金亡而逐漸凋零,至明末完全失傳。契丹文與女真文的命運如同政權本身,興於建國,衰於覆亡,但它們都揭示出北方少數民族在政治建構中對文字自主性的強烈追求。 方塊壯字與古白文:民間智慧的積澱 與西夏、契丹、女真文字的「官方」性質不同,方塊壯字與古白文主要由民眾與地方知識群體創制。 方塊壯字萌生於唐代,廣泛用於壯族的歌謠、巫經、契約。其構形方式兼有借用漢字(音讀、訓讀)與自造新字,因而呈現出極大的靈活性。未獲統一規範,它主要存續於民間手抄本與宗教實踐中,至今仍在部分壯族地區有限使用。 古白文則源於南詔、大理國時期的白族知識分子,他們以漢字為藍本,結合白語音義創造出獨特體系。碑刻、曲本與唱本均見其蹤跡。雖然未成官方文字,但至今仍在白族宗教文化中存留,為研究滇西社會文化提供了獨特視角。 水書:活化石般的宗教文字 水族的水書創制年代不詳,其字形部分似漢字的反寫、倒寫,因此被稱為「反書」,又大量吸收象形元素。水書主要用於祭祀、占卜與擇吉,由專職祭司「水書先生」世代傳承。它未曾超出宗教用途,卻完整地保存至今,成為研究水族宇宙觀、哲學與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在所有仿漢表意文字中,水書是唯一仍活躍於儀式實踐的系統,堪稱活化石。 共同的文化意義 這些文字雖源流各異,卻在中華文明史上展現出共同的意義: 1. 多元一體的見證:文字的創制與流傳,證明了少數民族在接受漢字影響的同時,保持了自主文化的表達需求。它們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畫像。 2. 文化交流的橋樑:這些文字常承擔經典翻譯功能,如西夏文譯《論語》《孟子》,推動了儒釋文化的邊疆傳播。 3. 珍貴的史料庫:碑刻、契約、宗教文獻等彌補了漢文史料的缺失與偏見,為理解相關民族的語言與社會提供了一手資料。 4. 文字創新的實驗:從西夏文的會意合成,到水書的象形符號,這些文字展現了先民對書寫可能性的多樣探索。 5. 文化身份的象徵:創制文字往往與民族或政權的文化自覺相關,如西夏、遼、金均以文字確立自身的獨立地位。 總結 仿漢表意文字的歷史,正是中華文明多元互動的縮影。它們的消亡並非「失敗」,而是融入更大文化體系的必然流動。今天,透過西夏文文獻、契丹與女真碑銘、壯族和白族的民間歌謠、水書的手抄本,我們仍能聽見曾經鮮活的民族聲音。它們是沉默的文字,卻訴說著多樣文明如何在中華大地上共生、融合,最終匯聚成「和而不同」的中華文化大河。

■參考書簡目■

一、綜合性論著與工具書(涵蓋多種文字)

此類著作提供宏觀視野,是進入此領域的優良起點。 1. 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 編,《 中國民族古文字圖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2. 王元鹿 等,《 漢字與少數民族文字》。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4。 3. 聶鴻音,《 中國文字概略》。北京:語文出版社,1998。

二、西夏文研究

西夏學是國際顯學,研究成果豐碩,以下為奠基性與代表性的著作。

1. 史金波,《 西夏文教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2. 李范文,《 夏漢字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3. (西夏)骨勒茂才 著,黃振華 等整理,《 番漢合時掌中珠》。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1989(影印整理本)。 三、契丹文與女真文研究 此二種文字因資料匱乏,解讀難度極大,以下著作代表了該領域的最高成就。 1. 清格爾泰、劉鳳翥 等,《 契丹小字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2. 金光平、金啟孮,《 女真語言文字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四、南方民族漢字系文字研究(壯字、水書等)

1. 張元生、梁庭望、韋星朗,《 古壯字文獻選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2. 潘朝霖、韋宗林 主編,《 中國水族文化研究》。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 3. 王元鹿,《 水文奧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西夏文

西夏文

raw-image
方塊壯字

方塊壯字

古白文

古白文

水書

水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5K會員
1.2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8/15
鄭愁予1954年創作的《偈》,以短短七行凝鍊出時間與空間、永恆與流浪的辯證張力。詩中對比「空間的歌者」與「時間的石人」,並以「宇宙的遊子」拓展視野,將個體置於浩瀚星海之中,映照生命的渺小與孤旅。本文結合詩作賞析,及學界詮釋現代詩常用框架,探討作品如何在東西詩學與思想交會中,呈現超脫而清醒的精神境界。
Thumbnail
2025/08/15
鄭愁予1954年創作的《偈》,以短短七行凝鍊出時間與空間、永恆與流浪的辯證張力。詩中對比「空間的歌者」與「時間的石人」,並以「宇宙的遊子」拓展視野,將個體置於浩瀚星海之中,映照生命的渺小與孤旅。本文結合詩作賞析,及學界詮釋現代詩常用框架,探討作品如何在東西詩學與思想交會中,呈現超脫而清醒的精神境界。
Thumbnail
2025/07/20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作為人類心智中最為核心而深奧的現象之一,長期以來是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綜合各學科觀點,探討自我意識的定義、形成機制、物種分布、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其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深層影響,並對其未解難題與未來發展進行延伸反思。
Thumbnail
2025/07/20
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作為人類心智中最為核心而深奧的現象之一,長期以來是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綜合各學科觀點,探討自我意識的定義、形成機制、物種分布、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其對人類存在意義的深層影響,並對其未解難題與未來發展進行延伸反思。
Thumbnail
2025/07/09
何清漣的《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是深入分析中國政府透過媒體擴張全球影響力的學術性著作,於2019年3月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本書以嚴謹的研究與豐富的案例,揭示中國自2009年啟動的「大外宣計畫」,如何透過資金、收購、滲透等手段控制全球華文與部分西方媒體,進而塑造有利於中國政府的國際形象。
Thumbnail
2025/07/09
何清漣的《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是深入分析中國政府透過媒體擴張全球影響力的學術性著作,於2019年3月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本書以嚴謹的研究與豐富的案例,揭示中國自2009年啟動的「大外宣計畫」,如何透過資金、收購、滲透等手段控制全球華文與部分西方媒體,進而塑造有利於中國政府的國際形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2.0 上古漢語的特殊結構 2.3 之乎者也 —  也 (矣﹑焉) 2.3.1 也 一﹕初探之三 管錫華留意到清代古籍有兩大特點 [管錫華 2002a: 12] ﹕一是用號書籍的總量大大增加,但這個特點不體現在官刻,而體現在坊刻。二是官家纂書使用標點符號的倒退。 明《永樂大典》三億多字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這本書由補習國文名師美人姊所著,介紹了古文,特別是高中國文課本中所選錄的文言文。在文章中,作者以現代文解析古文,使得古文成為容易閱讀且引人入勝的文章。這本書不僅對於高中生有幫助,也能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體諒。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五 從十九到廿世紀,大多數的歐洲語言學家對中國語的研究態度彷彿都離不開一個考古的視覺,視中國語為一個原始部落遺留下來的一套原始符號。「原罪」來自中國語「沒有文法」,即非屈折語。下面有四個同義短語的例子,讀者不妨思考一下﹕ 中國語﹕ 活地‧亞倫的一齣新喜劇。 英語﹕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序 三 如何閱讀本書? 本書〈導論〉旨在鋪敘一個文化背景。這個背景包含兩大語系 —— 屈折語與位序語 —— 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板塊接壤的某個位置上的一個單向理解。這個單向理解的出現源自兩個文明的相遇﹕一個文明由好奇心和冒險精神驅動,另一個文明則生活在自我精神上的滿足。由此單向理解形成的一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