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薪資管理,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發薪水」、「控成本」。但事實上,薪資制度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關乎企業競爭力的策略核心。一套好的薪資設計,不只讓員工覺得公平,更能成為吸引人才、激發動力、支撐企業長期發展的關鍵。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薪資管理的策略思維、為什麼公平性這麼重要,以及幾種常見的工作評價方法,幫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薪資管理的價值。

薪資管理的策略思維
薪資不只是「給多少錢」的問題,而是要與企業整體策略緊密連結。舉例來說:
- 如果企業想要國際化發展,那麼薪資制度就要能吸引、留住並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
- 如果走的是差異化策略,薪資就要能獎勵創新與專業能力。
- 若是成本領導策略,則必須兼顧薪資的競爭力與成本效益。
公平性:薪資管理的靈魂
公平感是員工最在意的問題之一。如果員工覺得薪資分配不公,很容易出現怠工、抱怨甚至離職的狀況。因此,薪資管理必須特別重視三個面向的公平性:
- 內部公平性:同一家公司內不同職位之間,價值應該有合理的對應。例如,研發工程師和製程工程師的價值若經系統化評估後合理,員工才會覺得心服口服。
- 外部公平性:公司薪資水準必須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否則優秀人才很快就被別人挖走。
- 個人公平性:同職位不同人,因努力與績效不同,報酬也要有差異,否則會打擊積極性。
除了結果是否公平,過程是否透明(程序公平)也很重要。如果員工覺得升遷或加薪流程不透明,就算結果合理,也可能心生不滿。
三種常見的工作評價方法
為了建立公平合理的薪資結構,企業需要對各職位的價值進行「工作評價」。以下是三種常見的方法:
1. 排序法(Ranking Method)
把所有職位依照重要性一一排出順序,簡單快速,適合中小型企業。但缺點是容易流於主觀,組織一大就不太適用。
2. 分類法(Classification Method)
先設定職等,再把職位依照屬性分到不同的類別。例如政府常用的職等制度。優點是能處理大量職位,但缺點是分類容易被「人為操作」。
3. 計分法(Point Method)
最常見、也最客觀的方法。透過「技能、責任、努力程度、工作環境」等報酬因素打分,最後得到每個職位的分數,進而決定薪資結構。缺點是設計與執行較複雜,但優勢是公平性與透明度高。
結語
薪資管理若只是「算錢」或「發薪水」,那它就失去了真正的價值。只有當它上升到策略高度,並且兼顧公平性,才能讓薪資制度成為企業的「隱形引擎」,推動組織長遠發展。
花果山成長基地的願景
花果山成長基地秉持著推動每間企業落實 RBA 社會責任 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一個友善、具社會貢獻與負責任的企業環境,並以創新管理策略促進企業長期穩健發展。
💬 與讀者互動
- 你覺得「公平感」在你的工作環境中重要嗎?
- 如果你是主管,你會偏好用排序法、分類法還是計分法來做薪資設計?為什麼?
- 你認為企業在設計薪資制度時,最容易忽略的問題是什麼?
📢 加入我們
對薪資制度或組織管理議題有更多興趣嗎?歡迎加入我們的官方 LINE,一起交流!
🎓 課程分享
我們目前與某管顧公司合作,推出 「薪資設計實戰課程」,幫助企業主、人資主管掌握薪酬制度設計的核心思維與操作技巧。
📌 想讓薪資制度更公平、更有吸引力?快來報名參加吧! 👉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tFompytbHkFqYT8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