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求職經常踩雷的人,經常選擇有問題的公司
也是在工作幾年之後我才意識到這些問題其實在面試或是剛入職的時候就可以發覺
今天整理了幾個我踩雷過的警訊特徵以及警訊背後代表的公司隱患給大家參考
⭐警訊一:不適任仍然雇用的公司
這個狀況比較常發生在小規模加盟店或是找兼職工作的時候
所謂的不適任仍然雇用比如:明明能力不合(比如需要駕照但沒有)、時間無法配合,但面試者仍然抱持著不然試試看的態度選擇錄取
【背後隱患】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條件不符合仍然錄取是一種賺到但其實背後代表的是這個職位非常缺人、或是面試者沒有篩選能力
職位缺人除了代表工作存在不合理以外、也意味著每個人需要分攤的工作更多
第二個牽涉到的問題是:因為面試者沒有篩選能力、入職門檻過低,所以其他同事也高機率能力不佳,也可能存在人力不穩定的問題而導致工作更為辛苦
【我的經驗】
這個狀況發生在我大學找打工的時候,明明給班不符合店裡的需要,需要外送的工作我也沒有駕照,但最後店長還是抱持著不然試試看的想法錄用
而入職後我發現那間店經常雇用不適任的員工,而持續缺人的原因也是因為工作不合理
也因此發生過不只一次同事突然消失沒來上班而臨時被調班;因為人力不足而工時過長或是需要獨自輪班;因為沒有適當的篩選員工所以流動率很高等問題
【怎麼選擇】
✅可以考慮入職:短時間兼職、重視輕鬆多於合理制度環境的人
❎不考慮入職:想長時間穩定兼職、注重紀律、討厭變動性不穩定的人
⭐警訊二:工作薪水用喊價
【背後隱患】
假如面試的時候公司是以"你的理想薪水、其他同業開多少薪水"來跟你討論薪資
那麼千萬不要覺得對方是很賞識你的能力而高興
(這邊是針對一般求職者,能力頂尖的人不在此討論情況)
因為極高機率這間公司存在薪資架構不完整、給薪制度不平等的問題
後續的問題包含:薪水多寡與工作內容不匹配、同職位的員工起薪落差大、沒有穩定的加薪考核制度、內部不和等問題
也有可能代表公司極度缺人、因此不計成本一定要找到一個人進來接手工作
【我的經驗】
這是我出社會面試第一份正職工作的時候遇到的狀況
在面試的時候主管直接詢問我別家同業開的薪水,然後表示他們也可以開一樣的薪水
當時因為薪水比預期的高,所以我理所當然地覺得賺到了!
而後來我發現這間公司存在內部薪資制度問題,例如當時公司急需營養師,所以我的薪水比年資兩三年的其他營養師都還要高,這樣的狀況就容易產生內部的爭議
其次是當薪水是單一位主管有權限隨意決定,也就意味著公司沒有正常的加薪考核制度,也容易有只要跟決策者關係比較好就有機會得到更多好處的弊端,導致公司內部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多,而擅長做表面的人卻占大多數
而入職後我也發現公司之所以願意高開薪水,是因為前一任營養師即將離職
這也意味著公司缺乏合理的人力規劃、沒有完整交接等問題
【怎麼選擇】
✅可以考慮入職:公司開出的薪水遠高於其他同業、想要快速積累財富的暫時性跳板
❎不考慮入職:想要長久經營工作者
⭐警訊三:面試的主管職位異常大
【背後隱患】
比如明明面試基層或是一般職位,但卻是總經理或是老闆親自面試
不要以為公司很重視這場面試而高興得太早
通常這樣代表公司的規模很小,或是公司管理層缺乏、公司內部層級架構不完整
而也可能伴隨著公司沒有前途或是福利不佳因此留不住資深員工的狀況
【我的經驗】
入職之後我發現因為公司薪資不合理、缺乏福利等原因,所以很多人都將這份工作當作跳板而缺乏有經驗的資深員工擔任管理層,公司也有總是在訓練新人的狀況
另一個可能浮現的問題是,你的直屬上司可能不具有跟你職務相匹配的專業能力,比如我擔任的職位是營養師、但主管卻是廠務出身,也就意味著當我的專業及經驗不足以應對工作所需的時候,也沒有人可以給我建議,而出現需要承擔超過自己職位責任的狀況
【怎麼選擇】
✅可以考慮入職:想要快速累積經驗、想要磨練自己的抗壓性、第一份工作做為跳板
❎不考慮入職:想要長久經營工作者
⭐及時止損
我覺得不論是入職甚麼工作,很重要的事情是要設定好自己的原則
面試可以初步排除掉一些有問題的公司,但也有很多問題是要實際開始工作才會發現
而當工作出現違背當初承諾而且超過你的原則的狀況時,及時止損也很重要!
寧可放棄也不要持續浪費自己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