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突來假日打亂步調的一個月〉2025-09-28
最近聽見剛上國一的小孩在說,他們的歷史段考大概沒辦法考了。原來的進度是要考到大航海時代,但現在才上到新石器時代。接下來有歷史課的那天又要連續放假,課根本不可能上得完。
就像週休二日落實之前,老一輩的人所說的「光輝十月」,這次新增的國定假日,雖然沒有加入10月31日的「空一格蔣公誕辰」,卻把同樣與台灣主體脫節的「孔子誕辰」定為國定假日,以至於包括原有的中秋節和10月10號,接下來的一個月裡面只有一週是沒有連假的。
不只是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因為進度問題感到困擾,多數產業的勞工都會因為這樣的臨時改動而打亂正常的工作週期,不會因為「得到假日」就真的能夠有更充分的休息。
無端新增假日是一種反民主精神的實踐
除了前面提到的孔子誕辰之外,這次新增的全國假日還包括了10月25日的「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12月25日的行憲紀念日與農曆新年的「小年夜」,並將勞動節改為全國放假的節日。
不只是說在2025年的現在,突然回頭去紀念「臺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和「孔子誕辰」非常難令現代台灣人感到共鳴;在這個時間點上,以國家的威權去新增任何一個新的國定假日、要求全國人民因此改變生活步調,這樣的做法本身就與民主時代的精神背道而馳。
如果我們希望讓勞動者有更多休息的時間,那應該是從落實工時規定、給予更多休假額度,而不是要求所有人一起在同一個日子裡停下腳步,強制記憶某個與時代、社會脫節的歷史事件,以及其背後的政治立場。
你不管政治,政治會來管你
在當前的台灣社會裡面,有一些鼓吹「政治不重要」,將國家主權問題斥為「鬥爭用的意識形態」的政治意見領袖,以及為數不少,相信這套說法的民眾。然而,這種想法的結果是,立法院裡的多數黨透過人數優勢,未經討論與評估地強推一個又一個有爭議的、甚至直接對台灣有害的法案。
「制衡執政黨」和「只想安靜過日子」這些本應沒什麼問題的想法,在敵對國家敵意不斷升高,用更多灰色手段和滲透直接進入台灣社會的現在,溫水煮青蛙地為那些懷揣惡意的人架起了一個可以更輕易傷害台灣的橋樑。
在柏拉圖《對話錄》的「國家篇」裡面,他透過蘇格拉底之口,說明了為什麼好人會感覺自己必須站出來參與政治。因為他們始終擔心不參與政治的後果,其中最可怕的部分在於:「拒絕參與政治的人,會被更糟糕的人統治」。
以台灣的現狀來說,我們失去了一個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國會、我們的憲法法庭被迫停擺、我們的行政團隊做什麼都綁手綁腳、畏首畏尾。有一些人曾經努力嘗試扭轉這一切,但在拒絕相信問題存在的人施行他們的公民權利之後,我們持續地往國家正常化的反方向愈行愈遠。
延伸閱讀:
〈這週六是今年唯一的補班日:聊聊「彈性放假」新規〉
〈怎樣的討論才算充分?關於民主缺乏效率的迷思〉
〈民主不是「少數服從多數」,是代議表達與充分討論〉
〈你想要的,是怎樣的「新政治」?〉
〈不僅僅是「查緝私菸」:關於二二八,一段來不及被記得的歷史〉
〈做好準備,有些權利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