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討論才算充分?關於民主缺乏效率的迷思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怎樣的討論才算充分?關於民主缺乏效率的迷思〉2024-05-24

 

  先前,我們提到,透過利益團體的要求和影響力、以及代議士在議會中的辯論,民主被認為存在的幾個固有缺點如:「不夠專業」、「選民是自私的」和「對公共政策的結果不在乎」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當我們談及審議式民主需要「充足討論」時,另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觀點是:民主缺乏效率。

 

  的確,從表面上來說,獨裁政權只要一個人下令,底下馬上就必須執行,在效率上遠勝於民主,但實際落實起來卻不是這樣。這個原因說起來也很簡單,雖然獨裁好像一聲令下就能要求全國改變制度,但還不用說會不會產生民怨,行政體系通常也無法說改就改。

 

  同時,如果缺乏足夠的討論,一個再怎麼樣聰慧的「明君」也不可能不犯錯,總是會遇到制度修改後問題更大的情況。而這些錯誤的所有責任都在這一個獨裁統治者身上,卻又沒有制度可以懲戒他,全民都被迫在沒有政治參與的狀態下吸收錯誤決策的惡果,宛如那是一場天災一樣。

 

 

  當我們回過頭去思考利益團體與代議士的時候,我們會進一步理解到,這樣的問題並不取決於那名坐在獨裁者位置上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有才能還是沒才能,無論他多麼優秀,在一個缺乏民主表達管道的社會,那些與君主生活過於遙遠的生活方式與需求根本進入不了他的思想視野。

 

  在一種極端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設想這一「理想獨裁國家中的明君」參考他國的制度來設計與調整本國制度,但除非他參照的對象是一個民主國家,否則那些重要的、非權力階級生活中遭遇的問題,仍舊無法被他認識到。而到了更加細緻的,關於本國國民獨特的生活經驗與文化生態的問題時,他仍舊會一無所知。

 

 

  下一步,我們去思考的是一個完全不經討論,只依靠多數決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我們的每一個政策都是由多數人選出的多數民意代表只透過投票來決定。這麼一來,即便我們假定這些人都是善良且足夠聰慧的。結果仍然和上述裡想獨裁國家中的明君沒有顯著差別。因為他們最終能夠設計出來的最好政策,也就是只基於那一群人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而言最好的政策,其他人的需求仍舊沒有被重視與呈現出來。

 

  然後,下一次選舉。就算不發生重大的政治結構變化,就算仍由大方向上相同的政黨繼續在國會佔據多數,他們仍會基於些微修改的選民結構和代議士之間的差別將法案未經討論地修改為只顧慮到新的多數群體之需求的樣貌。

 

  而如果發生較劇烈的政治結構變化,譬如所謂的「政黨輪替」,那國家的規範就會在每一次選舉之後大改一波,然後在新的制度成效還沒有完全展現前,又被改為下一種制度。

 

  一旦細想,我們便會理解,在這些情況中,「能夠快速地通過法案的修正」其實不等於更好或更有效率。從長遠來看,當我們透過討論去找到某些真正有共識的內容,來讓它們在制定出來之後,更長的一段時間內不需要再被調整,很可能反而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從這樣的思路去考慮「怎樣才叫做經過充分討論?」,我們得到的答案會是兩種情況:第一種,代議士們取得共識,參與討論的每一方都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對他們代表的利益團體以及人民能夠有所交代,雖然也許不是最開心,但每一個人都能接受這個結果。這個情況下,既然共識已經出現,也沒有人會覺得非要進行更多討論不可。

 

  第二種情況則是,情勢緊迫,我們非要在某個時間點之前做出決定才行。譬如,如果一個確定的敵人或威脅已經迫在眉睫,我們不得不迅速地做出回應時,可能就沒有辦法等待太多討論,而需要借助多數決來在期限之前做決斷。

 

  這樣的敵人可能是某個鄰近的巨大政治實體,也可能是某種影響全世界的病毒,當然,也可能是「會影響統一大業的頑劣分裂主義分子」。但前提是:主體是誰?以台灣的處境為例,我們從台灣全民的角度去理解,或者從中國統治者的角度去指認,對這件事的理解會有截然不同的想法。

 

 

  反過來說,在確定不得不給出答案的那個死線來臨之前,代議士們就應該一直討論,直到最接近共識為止。如果時間足夠充裕,甚至當共識出現後,仍應該繼續討論更好的解法或細節,來讓它盡可能地完善、盡可能地不讓任何人的權益受到這部法律的侵害、盡可能地減少未來需要再次調整的情況。

 

  可以想像的是,在我們所有人的有生之年,完美的法案或完美的共識都不可能被找到。說到底,一切討論永遠都「還可以更充分」。但就像我們總是要在每一餐前決定好那餐要吃什麼、總是需要在截止時間之前把報告送出,我們需要找到那個暫時的真理。

 

  但很慶幸的是,民主不是一槌子買賣,這個動態過程會一直持續,我們不必害怕討論出來的結果不夠好,只要守住民主的制度與精神,未來的社會永遠有機會一次比一次變得更好。







延伸閱讀:

〈民主不是「少數服從多數」,是代議表達與充分討論〉

〈沒有討論,不是民主:民主防衛戰的現在進行式〉

〈擁有經驗與進步價值的人,永遠不會被打倒〉

〈「好好說話」與對更好社會的想像力:關於苗博雅與統神的對談〉

〈你想要的,是怎樣的「新政治」?〉

〈"be kind"--政治,生活,調和「家的多重宇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4會員
862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1
  將一個人關進監獄究竟有多大程度是需要的?亞利桑那大學法學院院長米勒認為「我們的制裁和懲罰系統已經達到了歷史和全球標準上過度的程度」。他認為我們應該去思考那些犯下和安德森一樣嚴重的錯誤與傷害的人之中,有多少人可以像他這樣成功地重新融入社會。「嚴厲的懲罰是否剝奪了憐憫和救贖的機會?」米勒教授問到。
Thumbnail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30
  如果他用正常的速度,清晰說出那些話。那中間重講一次的事情就不必發生,整件事應該可以更快完成。相反地,想要速戰速決、快速但令人困惑,增加了一些本來不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理解成本。事情需要更繁複的流程才能完成,所以令人著急。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2024/12/29
  有一些成人,會用「他們還只是十幾歲的孩子」去幫那些做出不尊重他人行為的學生辯護。但這其實只是一種藉口,他們表面上是在袒護孩子,但更深一層來說,他們透過這個行為宣揚了一些糟糕的價值觀,譬如:「這些不尊重人的言行不是什麼嚴重的事」、「這些孩子不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藐視國會或是藐視民主?對自己的政治意見太有自信,可能會影響到和持有不同意見的人的溝通喔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最近國會風波不斷,讓我們聊點無關政治的政治 (?) 「到底KOL能不能聊政治呢?」 除了一開始就走政治路線的KOL,聊政治往往是弊大於利,只要話匣子一開,就可能會有很多前輩、粉絲或是廠商私訊來勸你政治的東西不要碰。 但如果我們從自媒體經營的角度切入的話,一樣會利大於弊嗎?答案是「因人而異」
Thumbnail
最近國會風波不斷,讓我們聊點無關政治的政治 (?) 「到底KOL能不能聊政治呢?」 除了一開始就走政治路線的KOL,聊政治往往是弊大於利,只要話匣子一開,就可能會有很多前輩、粉絲或是廠商私訊來勸你政治的東西不要碰。 但如果我們從自媒體經營的角度切入的話,一樣會利大於弊嗎?答案是「因人而異」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民進黨國會過半時只會要人少數服從多數,怎麼當自己變少數就又一個樣了😃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也談選舉——憂民仁愛政治之民主素質的可能
Thumbnail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Thumbnail
  民主並不完美,民主永遠不會達成完美,甚至民主可能有點恐懼完美。民主從來不是社會發育最終的結果,像一面華美的錦旗,拿到了就沒事了,民主更像是一個工具,小心翼翼的控管風險、分擔責任,以及最大程度降低權力轉移的社會成本。當然我們可以企圖把民主變得更好一點,只是把民主變得更好的方式,還是只有民主而已。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人民自決徵得同意 人們不喜歡失去權力。即使在最先進的民主國家,政府有時也會試圖避免失去治理權。另一方面,獨裁政權經常剝奪多數人的自由,任意行使權力,並殘酷地維持自己的權力。 政府中根深蒂固的腐敗,包括王室成員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濫用國家資源以及其他形式的腐敗和鋪張浪費。
Thumbnail
2024選舉在即,這次我們不談對錯、不互罵。就簡單聊聊:如何談政治這件事。
Thumbnail
2024選舉在即,這次我們不談對錯、不互罵。就簡單聊聊:如何談政治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