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認為,人性本質是一種中性的「自私」。
而這份自私,若能正視,便能延伸出另一個重要的觀念:愛人如己。
要真正懂得愛人,往往必須先學會愛自己。
然而,我們有時以為是在「對自己好」,卻其實是在傷害自己。
比如暴飲暴食、為了短暫的快樂而熬夜、藉酒麻痺自己、或是過度消費。
因此,學會分辨自己真正需要什麼、想要什麼,並且保持不過多、不過少,才是愛自己的關鍵。
這也就是所謂的自律、自審與自查
而我認為自律可以是定時定量的運動、健康飲食,加上偶爾的犒賞自己的飲食,畢竟我認為完全不吃各式美食的話,那簡直是苦行僧了,
自審呢,也需是要審視自身在生活、工作、購物上哪些是需要,哪些是想要的,那自查呢,我想便是身體和心理狀態的自我監督,該醫的醫,該保養的保養,避免身心出現大問題了才去想完蛋了。
那別人呢,就像我之前文章提過的,有些人會說:我都是為了你好阿,或者真的掏心掏肺,等到被討厭了、恨上了才發現對方要的不是這些,所以愛人如愛己也許是種從簡單到困難的漸進式的關於愛的學習方式。
最後我想說:
「愛自己不是縱容,而是善待;愛不是放任,而是珍惜。唯有如此,我們才可能真正理解何謂愛人。」
「或許真正的愛,不是強加,而是理解。而能善待自己,才更可能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