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無條件基本收入制(UBI)」的最佳入門書——從《島嶼新日常》,看見未來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文/戲雪】

raw-image

前言

本書《島嶼新日常: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的台灣想像》,顧名思義,是以「實施UBI(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的台灣」為背景的科幻短篇創作集,也是台灣第一本探討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的小說。

基本收入 (UBI,全稱 Unconditional Basic Income) 政策主張:

由政府無條件不做資格審查定期向每個公民發放一定金額的現金,以滿足每一位公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

這個跟普發現金完全不同,更像是社會福利政策的整合與進化版本。

詳見:維基百科UBI Taiwan

本書書末附錄亦有詳盡整理(約25頁的篇幅),包括各國實驗結果、實施的可能進程,以及UBI何以成為未來社會趨勢。可說是從實務面和想像面,帶讀者進入UBI的世界。

故事簡介

官方版(作者角度+文案):
https://www.plurk.com/p/3hnrf8xhj3

馬立版(讀者角度+心得):
https://vocus.cc/article/68c67136fd89780001f70c6e

這部要寫無劇透心得實在不容易,閱讀這類「同主題創作」最大的樂趣就像吃指定食材的無菜單料理,上菜前,甚至入口前,你不知道自己會吃到什麼。

而且不知道廚師是一回事,知道某道菜是誰料理的又是一回事——會以先前的經驗來期待,未料吃下去卻是另一種絕妙滋味,這種反差又更有趣了。

接著要來聊書中故事了,以下按行文思路順序。

各篇感想 

(本文僅就認識的作者作品做探討。)

微劇透注意。


子藝〈志明的故事〉

主角志明,自命不凡、目中無人、憤世嫉俗,導致被操弄,越走越極端——糟糕我好像看到某些族群的影子,腦袋浮現一個很貼切的篇名:草的煉成(咳)。

這篇頁數是全書最少的第二名,卻是我感到力道最強的。它認真討論UBI實施後造成的問題,提出政府可能的相應措施「價值信用帳戶」制度,以及隨之而生的「替代經濟仲介」。

由於採取志明的視角,所以代入起來不會太愉悅,但相對地,也讓人更理解這樣的人心裡在想什麼。明明他父母可以適應良好,找到人生目標,他為什麼不行?是制度問題,還是個人因素——性格、運氣,還是實力?結局很有既視感,剛好呼應我之前聽到犯罪心理學Podcast分析的某些人格。

子藝關於另一條路線的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goingtosnow/posts/pfbid0225tRmguSubvqbw6aAxMBUgz8goqxhCnpW1pE3mE4ns2RjNN8ckWeHfVfsESWALPUl

子藝其他補充留言:

稍微提一下價值信用帳戶,那是從艾西莫夫的小說借來用的概念,但有加一些我的想法,就是像清潔隊這類可能大家嫌惡卻又超級重要的公共工作,可以有很高的價值,願意做的可以取得較高信用點數,所以的確有人會願意拼幾年賺更多,像去台積電那樣。
只是後來經濟越好就越沒人想做,所以政府變成安排跟不上社會的人,讓這些人去做。
總之政策會動態調整,但永遠有人會掉下去。

我上一部讀的子藝作品是長篇奇幻小說《歸途》,細膩溫柔,跟〈志明的故事〉的控訴感是截然不同風格。

 

另外兩篇馬立和大獵蜥的作品,也是跟他們甫出版的長篇作品完全相反。



馬立〈Uncaged Brain Initiative〉

看到UBI這三個字母,你會想到什麼?除了原本的「主題無條件收入制」,本篇篇名示範其中一種,內文還有兩種,總共四種。(笑)

這篇是全書扣掉我自己作品最喜歡的一篇,除了因為我個人偏好輕快幽默的風格、正向餘味佳的結局,也因為這篇巧妙融合多種有趣、熟悉的哏,最讓我驚喜的是,文中還藏有謎題,等著最後給讀者一記回馬槍,讓讀者讀完忍不住往前回翻。

馬立的作品在我來看有兩個主要特色:富有議題和省思性、勇於分享自我。前者讓作品具厚度,後者讓作品易共鳴。這些都是坊間只追求更新字數和訪問流量的流水線作品所難以做到的。

有趣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前不久才出版他個人第一部長篇《電腦人間》,他已經全心全意寫一輪自己想寫的內容,所以接在後面的本篇,就可以用一種類似遊戲的方式來撰寫:嘗試沒寫過的結構和題材、目光和筆觸也更輕盈。

(筆者關於《電腦人間》的評文,近期將刊登在某雜誌,待正式刊出後,筆者再來更新文章超連結,供諸君參閱。)

 

同樣狀況的還有大獵蜥。

 



大獵蜥〈致命文件〉

本篇是她繼個人第二部長篇《凱城暗影》後的獨立短篇(《異世歧路》5G篇〈蒼焰彼岸花〉有武打和百合元素,是合寫接龍,故暫且不算),一樣跟長篇走相反的輕快調性,並嘗試沒寫過的題材:推理,甚至放更多她自己的經驗在裡面,包括身旁人對UBI的意見,是個人認為全書最正面迎戰UBI的一篇——它直接把正反觀點放進對白,而書中其他篇,則大部分直接呈現、側寫、假說在UBI已經實施一段時間之後,那個社會是什麼樣子。

本篇也是全書我第二喜歡的一篇,讀起來心情愉快:三位女性角色都討人喜歡,其中兩位女生後面的翻盤,或者說谷底反彈(多重意涵)都讓眼睛一亮,就連準備棄台潛逃(亂用)的那位,也呈現出多面性,讓人難以討厭,最討厭也是既視感最強的,則一早就死了——這應該不算爆雷吧哈哈。幾個主要角色代表各自的不同立場和故事,讓短短的一篇故事,在UBI議題外,也能開啟更多面向的思考空間。

(《凱城暗影》分為上下兩冊,上冊已出版,待明年年初下冊上市後,筆者再一起撰寫評文,這邊先跟大家分享她前一本作品《赤螭之風》的心得。)

 




靜川〈808〉

聽說偷放很多作者懷念的東西,但我只想到鄭秀文的歌(透露年紀)哈哈。

這篇最特別的是,它的時間線是流動的,不像其他篇是剛實施或實施已久,它從UBI實施前五年、實施後兩年,到實施後七年,以同一組人馬,呈現出「物非人是」的感慨。

主要角色只有兩位,一個成熟可靠,另一個則完全相反,只是由於故事是站在前者視角,包容力強大,使後者頂多讓人感到無奈,不至於厭煩。此外,他們兩人可以說互補嗎?畢竟他們彎彎繞繞(?),最後還是碰在一起——不是物理的那種。(咳)

整本讀完,會發現本篇第二主角跟子藝那篇主角,有著類似的自我中心問題,只是性格不同:子藝那篇主角執拗偏激、不容易相信別人,而這篇主角二的性格散漫,沒有攻擊性,所以仍有朋友,最後也不至於走上極端。

而AI的某個設定,則跟某篇的謎底有異曲同工之妙,難怪這篇要放在某篇後面,不然敏銳的讀者可能就會察覺。

靜川長篇作品:宇宙恐怖《萬物的終結》、奇幻警匪《冰霜都市》,我已購入,等讀完有機會再來寫心得。

靜川補充:

808是以前西門町的練團室但收掉了,我的人生小願望之一就是重開一間808。其他懷念的東西大概都跟這有關所以不知道是正常的XD只是私心但不影響主軸進行

 



伍薰(南瓜社長)〈成年禮〉

相較於其他篇偶爾點綴科技的進步,例如AI(以AI發展的速度來看,可能過幾年就會是進行式),這篇可說是全書科幻感最強的一篇。

此時的「台北市」,已是遭到水域淹沒的凱達格蘭瀉湖,顯然背景絕對不是現代,而是遙遠的未來。有關注伍薰的會發現跟他之前的短篇作品是同一世界觀,不過他自己說非刻意為之:「原本寫〈成年禮〉僅是源自於AI出現後的一些觀察,豈料寫著寫著,竟然成為了某種程度的樞紐……。」此外還有海穹其他作品的彩蛋,就留給大家自己去會心一笑。

這時候,已經沒有所謂找不到生存意義的問題了,人類已習慣被服務,AI直接養出「巨嬰世代」——要我說,這完全就是「民主富二代」的翻版!看得我心有戚戚焉,感歎慈母出敗兒啊!(亂用)

因應UBI衍生的問題,不同於子藝的「價值信用帳戶」,要靠自己服務社會創造價值,伍薰在本作中提出「過渡者」制度,人類滿十六歲後,必須完成指派任務,通過績效認證,才能自由使用UBI。

當然會有人挑剔被隨機賦予的任務,就跟現代人媒合工作一樣,也一樣會越挑越換越差,而跟子藝那篇不同的是,這篇不是出生即實戰,加上有長者雲淡風輕、諄諄分享經驗,所以並沒有強烈的衝突感,或者說張力,取而代之的,則是對未來的美好願想。

聽說本篇〈成年禮〉故事相關聯的作品即將上架,期待早日問世。

伍薰補充:

《成年禮》的故事舞台源自於2005-2007年間在『挑戰者月刊』連載《生命之環》時,一個關於台灣(與地球)近未來的假想,後來也就順理成章地沿用成為了成年禮的故事舞台了!當然,也希望現實世界的台灣與地球不要遭逢類似的巨大衝擊!


戲雪〈碧蓮〉

我自己的作品,另外再找機會聊。


結語

除了前言附上的馬立心得,子藝也有寫一篇無劇透書評:

詹子藝〈書評:島嶼新日常: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的台灣想像〉(無劇透)

他這篇提到執行UBI可能產生的問題,例如這兩點:
一、不潔淨的工作,誰做?
二、沒有人生目標,何解?

這邊我簡單回應:
一、報酬夠高,就有人做。UBI是保障基本收入,不是讓人變有錢。
就像現在,有些地主明明衣食無缺,仍然沿街撿拾資源回收。
二、反過來說,活下去、吃飽穿暖,也不該是人生的唯一目標。
人類是有靈性的動物,應該集體向上,創造更多可能。

更多可能,例如讓有理念、想法、創意的人,幫助其他人找到自我價值。
高自殺率不能歸因為沒事幹,就像憂鬱症不能歸因為想太多。
退休族群不用再辛苦工作,一開始可能不適應,但不表示退休制度是有害的。
如何找到自我價值的問題,不管有沒有UBI都一樣存在。
眼高手低也是,UBI是放大這個問題,不是產生這個問題。

預告一下,近期本書有兩場實體活動,對本書或UBI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來現場直接和作者互動或提問喔。

國際新書發表會

raw-image

《島嶼新日常: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的台灣想像》新書發表會/UBI Taiwan & 海穹文化
10/03(五)19:00 REEDS Bookstore(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7號B1)
活動頁報名表單

中華科幻學會讀書會

《島嶼新日常:無條件基本收入制的台灣想像》讀書會 / 中華科幻學會 & 海穹文化
11/16(日)14:00 摩茲工寮或大同大學 

購買頁

三民讀冊誠品金石堂博客來


以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巷弄裡的雪花
58會員
344內容數
冬日迎春戲雪,古道潑墨行俠。 在巷弄裡,與自己的靈魂對話。
巷弄裡的雪花的其他內容
2025/08/02
本書《借鬼》以臺灣鹿港為背景,融合玄幻武俠、靈異恐怖、臺灣民俗傳說等元素,橫跨清朝、日治、民國三個時代,敘述三借門師兄弟收拾借鬼一脈禍根殘局的故事。其優點在於濃厚的在地懷舊氛圍、精彩的冒險解謎情節、以及流暢的敘事風格。
Thumbnail
2025/08/02
本書《借鬼》以臺灣鹿港為背景,融合玄幻武俠、靈異恐怖、臺灣民俗傳說等元素,橫跨清朝、日治、民國三個時代,敘述三借門師兄弟收拾借鬼一脈禍根殘局的故事。其優點在於濃厚的在地懷舊氛圍、精彩的冒險解謎情節、以及流暢的敘事風格。
Thumbnail
2025/05/03
前陣子看太多GL,來看個BL換口味,選了同樣是現代背景的《神將》來比對。原版2004年是上下兩冊,2010年出珍藏版全一冊,2018年又出全三冊的新版,能這樣一再重出就知道多受好評。我手上是全一冊版,平常不太看現代背景的我,當時為了研究宮廟(?)買回來,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直到現在才開讀。
Thumbnail
2025/05/03
前陣子看太多GL,來看個BL換口味,選了同樣是現代背景的《神將》來比對。原版2004年是上下兩冊,2010年出珍藏版全一冊,2018年又出全三冊的新版,能這樣一再重出就知道多受好評。我手上是全一冊版,平常不太看現代背景的我,當時為了研究宮廟(?)買回來,抱持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直到現在才開讀。
Thumbnail
2025/04/19
除了《寫給妳的那一個故事》的讀後感想,本文作者還以自身閱讀經驗點評三位作者(非逆、希澄、楊双子)的寫作特色,並歸納出優秀百合小說的成功要件。
Thumbnail
2025/04/19
除了《寫給妳的那一個故事》的讀後感想,本文作者還以自身閱讀經驗點評三位作者(非逆、希澄、楊双子)的寫作特色,並歸納出優秀百合小說的成功要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極權國家與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現代人的生活需求以及環境與經濟的辯證。作者質疑了消費主義對人類的影響,並探討物質與精神富足的真義。同時,文章也反映了政治與宗教的交織,並質疑在這個愈發分裂的世界中,個人該如何找到自己的生活意義。最終,提醒讀者從自身的需求出發,重新思考真實的富足與幸福。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目前在面對的問題,並且提出了對於共同富裕這一目標的懷疑。作者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嚴重,同時也探討了性別平等以及政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文章透過對於宗教、政治以及社會規範的質疑,呼籲人們獨立思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中國目前在面對的問題,並且提出了對於共同富裕這一目標的懷疑。作者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嚴重,同時也探討了性別平等以及政治制度對社會的影響。文章透過對於宗教、政治以及社會規範的質疑,呼籲人們獨立思考。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終於有一部描繪臺灣近未來科幻小說!世界末日後,在「祖國」的庇蔭下,五篇在所謂「樂土」,這個彷彿烏托邦世界的故事,這些角色遵循著單一標準,在追求越高「樂值」才越幸福的社會努力往上爬,最後角色線互相交疊揭開了樂土世界的真相。何謂標準規範?何謂自由?時間軸全部串起來後,雞皮疙瘩。
Thumbnail
台灣衛城出版過很多很好的學術翻譯書。出學術翻譯書基本上是為社會做功德,因為翻譯和編輯校對的成本很高,要做出一個好的華文譯本其實不容易,但版權是有年限的,一般五年,五年後又要花錢再續,所以出越多要續約的錢越多,但再版不一定有銷量,但如果不續之前付出的翻譯勞動和成本都付諸東流。 近期讀了台灣衛城的《自
Thumbnail
台灣衛城出版過很多很好的學術翻譯書。出學術翻譯書基本上是為社會做功德,因為翻譯和編輯校對的成本很高,要做出一個好的華文譯本其實不容易,但版權是有年限的,一般五年,五年後又要花錢再續,所以出越多要續約的錢越多,但再版不一定有銷量,但如果不續之前付出的翻譯勞動和成本都付諸東流。 近期讀了台灣衛城的《自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Thumbnail
書名:台灣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Taiwan) 作者:蔡宏進 譯者:無 出版:唐山出版 ISBN:9789867021458 種類:社會科學 光看本書封面就可以發現這是個頗有年紀的書了,而且非常像是學
Thumbnail
書名:台灣的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Environment in Taiwan) 作者:蔡宏進 譯者:無 出版:唐山出版 ISBN:9789867021458 種類:社會科學 光看本書封面就可以發現這是個頗有年紀的書了,而且非常像是學
Thumbnail
這本書談論了全球化時代下,經濟強國對弱國的影響,涉及到貧富差距、全球性剝削等議題,同時引導讀者思考國內外的社會問題。
Thumbnail
這本書談論了全球化時代下,經濟強國對弱國的影響,涉及到貧富差距、全球性剝削等議題,同時引導讀者思考國內外的社會問題。
Thumbnail
以農業為中心的時代,#農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地主持有多少土地 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每個人擁有多少財富 資訊革命後興起的是#知識主義,即能夠擁有與處理多少資訊 接著來臨的將是#感性主義,價值判斷標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而是擁有什麼樣的意志,想做什麼事
Thumbnail
以農業為中心的時代,#農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地主持有多少土地 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 的價值判斷是每個人擁有多少財富 資訊革命後興起的是#知識主義,即能夠擁有與處理多少資訊 接著來臨的將是#感性主義,價值判斷標的不是金錢,也不是知識,而是擁有什麼樣的意志,想做什麼事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台灣啟航:跨領域的解讀與對話;對人類學的一些想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