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心理學|第12課:大腦如何記憶?不只是金魚腦!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大家好,歡迎回到《給孩子的心理學》!

上一次我們聊到「注意力」,學到它就像黑金一樣珍貴。當你能控制注意力,就能把能量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不過,當我們注意到某件事情之後,都能把他們記下來嗎?還有,為什麼你和朋友對同一件事,記得的卻不太一樣?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記憶,還有為什麼我們有時候會「金魚腦」,完全忘了某些事情!

raw-image

🧠 記憶的三個階段

要讓外界的訊息從「看到、聽到」,到最後真的存到腦袋裡,通常要經過三個階段段:感官記憶 → 工作記憶、短期記憶 → 長期記憶

  1. 感官記憶:就像腦袋裡的一張「快照」,是當下接收、察覺到的訊息。看東西時,只會維持幾百毫秒;以聲音來說,也只有 2~4 秒的餘音記憶(echoic memory)。
  2. 工作記憶、短期記憶:就像「臨時筆記」一樣,你可以暫時記住一串驗證碼,但幾個小時後可能就忘了。
  3. 長期記憶:這才是真正能留下來的「故事」,讓你在很多天、甚至很多年後,都還記得第一次和喜歡的人校外教學的情景。

這三個階段就好比一條輸送帶:訊息先被快速「拍張照」,再暫時放在「記事本」,最後才能被送進「故事櫃」。

不過,究竟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我們的記憶呢?

💡為什麼有些事情記得特別清楚?情緒幫我們挑重點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的大腦其實不是「錄影機」,而更像是一個「編劇」。它不會把所有細節照單全收,而是挑選對自己最有意義、最有情緒的部分,把它們編成故事,存在腦袋裡。

例如,想想第一次上學和新朋友聊天的情景,你很可能是緊張又期待,連說了什麼都記得一清二楚。但是,如果是昨天隨便和朋友聊的一句話,你可能已經完全忘了。

情緒就像螢光筆,把特定的片段標得亮亮的,把某些回憶劃出重點,讓它在記憶中特別醒目。這也是為什麼,老師回饋或糾正我們時,總是記得特別清楚、學得特別牢!

自傳記憶:屬於自己的故事

還有一個讓我們記得特別牢固的原因,是「自傳記憶」。大腦會特別保留和「自己有關」的細節,就好像你腦袋裡的「個人日記」。

想像一下,上數學課的時候,老師請你上台示範,你肯定會特別記得這件事。但是,如果你朋友此時正想著午餐要吃什麼,可能根本就不會記得這件事情呢!

這就是為什麼,同一件事,每個人記得的部分不一定相同。

時間 = 記憶的剪輯師

隨著時間過去,很多細節會慢慢淡掉,只留下最重要或最有感覺的部分。就像手機相簿會自動幫你做「精選照片」,大腦也會把經歷濃縮成最值得記住的故事。也許是前面說的情緒最鮮明的片段,或是和自己最切身相關的事情。

所以,當你和朋友回想同一件事情時,他可能記得的是 A,你卻記得的是 B。這並不代表誰對誰錯,而是每個人的大腦都在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 同一件事,每個人看到的都不一樣

下次如果你和朋友聊起同一件事,卻發現對方完全不記得,不要急著爭論。因為記憶不是錄影帶,反而更像一本「會挑選內容」的日記。你的朋友記住了和他有關的片段,你則留下了對自己重要的細節。

這不是誰的錯,而是大腦在幫每個人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

所以啊,如果有人忘了屬於你們的某個故事,別說他是「金魚腦」,因為你也有屬於自己的「挑選版日記」呢!

和朋友一起玩記憶遊戲吧!

找一個朋友或家人,問問他最記得你們一起做過的一件事,再和自己的版本比一比。

可以是一起吃飯,也可以是一次小旅行。然後,分享你們各自的記憶,你會發現很多差異——但是每一個都是獨特、有趣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87會員
223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心理學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以及心理學與生活的連結。 💡此外,身為外文系+教育學程出身,不能少了英語學習、翻譯與托福準備攻略!希望能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喔!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9/24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為什麼大人會不希望我們一直用手機呢?為什麼有時候,明明只是打算滑五分鐘手機,卻一不小心就過了一小時?這就要從「注意力」與「多巴胺」說起囉!
Thumbnail
2025/09/24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為什麼大人會不希望我們一直用手機呢?為什麼有時候,明明只是打算滑五分鐘手機,卻一不小心就過了一小時?這就要從「注意力」與「多巴胺」說起囉!
Thumbnail
2025/09/17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爸媽很嚴厲,會罵你、管你;有時候又對你超好,送你喜歡的東西?這篇文章用心理學解密了這些「矛盾行為」的背後邏輯—原來,獎勵和懲罰都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工具!從古典條件制約到操作條件學習,本文帶你一次看懂行為主義。文末也討論內在動機的重要。成長,不是只為了得到獎賞或避免懲罰!
Thumbnail
2025/09/17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爸媽很嚴厲,會罵你、管你;有時候又對你超好,送你喜歡的東西?這篇文章用心理學解密了這些「矛盾行為」的背後邏輯—原來,獎勵和懲罰都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工具!從古典條件制約到操作條件學習,本文帶你一次看懂行為主義。文末也討論內在動機的重要。成長,不是只為了得到獎賞或避免懲罰!
Thumbnail
2025/09/10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還記得上一次,我們討論了睡覺的重要性嗎?很多人可能正因為『早點睡』這件事,和爸媽吵過架吧!那到底,為什麼青春期的我們,特別容易和爸媽吵架?是他們太難搞,還是我們太愛頂嘴?這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找找答案。
Thumbnail
2025/09/10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還記得上一次,我們討論了睡覺的重要性嗎?很多人可能正因為『早點睡』這件事,和爸媽吵過架吧!那到底,為什麼青春期的我們,特別容易和爸媽吵架?是他們太難搞,還是我們太愛頂嘴?這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找找答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啟發青少年的學習感官,提供了對不同年齡段學習英語的建議以及實用的英文文本來提升語彙。作者透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吸收和記憶單字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啟發青少年的學習感官,提供了對不同年齡段學習英語的建議以及實用的英文文本來提升語彙。作者透過自身的教學經驗,分享了吸收和記憶單字的方法。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當你的意識關注在哪裡,你體驗的就在哪裡。』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當你的意識關注在哪裡,你體驗的就在哪裡。』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這堂課的目標是提高孩子的洞察力,讓他們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來推斷可能的原因和後果,並學習將事情的排列順序整理清楚。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Thumbnail
這堂課的目標是提高孩子的洞察力,讓他們透過觀察身邊的事物來推斷可能的原因和後果,並學習將事情的排列順序整理清楚。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幫助孩子思考事情背後的原因,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記憶會持續修正,同時也會影響思維模式。如何確認記憶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思考與記憶對於人的生活和挑戰都有深遠的影響。持續從好的經驗中學習,有助於積極的思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記憶會持續修正,同時也會影響思維模式。如何確認記憶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思考與記憶對於人的生活和挑戰都有深遠的影響。持續從好的經驗中學習,有助於積極的思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Thumbnail
思考能力,就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潛意識所沉潛的能力。是確實以自己的腦袋思考的能力,不是別人提供現成的答案,不是接受「標準答案」就好,而是思考出一個自己能接受,自己提出答案的能力。但是,這樣的孩子會不會不受老師歡迎?會不會被成人標上孩子在頂嘴的標籤? 如果是這樣,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