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心理學|第十一課:多巴胺、注意力與棉花糖——為什麼手機讓我們停不下來?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上一次,我們聊到了行為主義裡的「古典」與「操作條件學習」,發現我們會因為「連結」而學會新的行為,也明白了為什麼大人常常用獎勵或懲罰來引導孩子。

說到懲罰,你一定很熟悉一招——「不准用手機」!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大人要管我們滑手機?為什麼明明只想滑五分鐘,卻常常一不小心就過了一小時?這可不只是「自制力差」的問題,而是和大腦裡的「注意力」和「多巴胺」有關。

喜歡聲音版本的朋友,歡迎點選:
raw-image

🎯 多巴胺的快樂陷阱

還記不記得,我們在第六課一起認識了神經系統,以及大腦中各種神奇的化學物質質?其中一種叫做「多巴胺」(dopamine),這神奇的化學物質,能夠帶給我們滿足的感覺。當我們覺得「這讓我感覺開心,我還要!」大腦就會釋放多巴胺,要你去追求更多。

比方說,看到手機亮起通知,你就會忍不住點開;打遊戲過關時,你會覺得超爽,想再玩一局。這些都是因為多巴胺告訴你:「再來一次,肯定會更快樂!」

久而久之,大腦就被訓練成:遇到這些刺激,就要再玩一次。這就是上次我們說的「強化」:行為會因為快樂的結果而不斷被加強。

這種機制,雖然讓我們能持續做開心的事,但也可能讓我們停不下來,甚至變成一種「小小的成癮」。

⏳ 注意力是黑金

你可能會問,成癮又怎麼樣呢?其實,無論是社群媒體或手機遊戲,成癮最大的代價,就是搶奪我們的「注意力」。

你可以把注意力想像成每天錢包裡的零用錢。錢有限,你得分配給不同的事情:上課要花一點、寫功課要花一點、和朋友聊天也要花一點。如果你一直把大部分零用錢花在手機和短影片上,最後真正重要的事情就沒辦法好好完成了。

讓我們玩一個遊戲來感受看看吧!這個遊戲超級簡單,只要拿出手錶或手機計時就可以了。

我們來做一個小小的遊戲:

  1. 請你數:1, 2, 3, 4, 5, 6, 7。
  2. 再數:a, b, c, d, e, f, g。
  3. 最後數:1, a, 2, b, 3, c, 4, d, 5, e, 6, f, 7, g。

(不可以先寫下來喔!)

咦,明明只是把前面數過的兩組數字或字母組合起來,怎麼第三次花的時間,比前面兩項加起來的時間還要多出許多?

這就是因為,當你在兩種不同的任務之間切換的時候,需要花費大量的注意力。就好像你騎腳踏車的時候,一直踩煞車、幼重新開始一樣。

同樣地,如果你在讀書的時候一直分心看手機,同樣的內容,你可能就會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弄懂。

在資訊爆炸的現代,注意力尤其是可貴的資源。你選擇將注意力用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

🍬 棉花糖實驗:學會等待的力量

既然注意力這麼重要,那麼,要怎麼讓自己「專心」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被眼前的誘惑一直拉走呢?心理學家其實做過一個很有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

研究人員請小朋友進到一個房間,桌上放著一顆棉花糖,然後說:「如果你現在想吃,就可以馬上吃掉。但如果你能等我回來再吃,就會多送你一顆。」

如果是你,會怎麼選呢?

有的小朋友一開始就忍不住,馬上把棉花糖吃光光;有些小朋友則拼命分散注意力——有人唱歌、有人用手摀住眼睛,還有人乾脆趴在桌子上不看棉花糖。最後,他們真的等到了第二顆棉花糖!

⏳ 延宕滿足:忍住片刻的誘惑,換取更大的未來

後來研究人員追蹤了這些孩子,發現那些能忍住的小朋友,長大後在學業、人際關係甚至工作上,通常表現得比較好。為什麼?

因為他們懂得把注意力放在長遠的目標,而不是眼前的誘惑。

心理學家把這種能力叫做「延宕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也就是「忍住現在的衝動,換取更大的收穫」。

你也可以想像,假如能專心讀書,不被手機分心,考試就更容易拿高分;如果能忍住不打斷別人說話,朋友也會更喜歡和你相處。無論是課業或人際,這些都是「延宕滿足」帶來的力量。「延宕滿足」的能力,讓你控制注意力,放在更重要的事情。

💡 我們可以怎麼練習?

其實,延宕滿足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你可以試著給自己一些小挑戰:

  • 告訴自己:「我先把這份作業寫完,才能滑手機。」
  • 或者:「我要先練完鋼琴 30 分鐘,再打電動。」

一開始可能很難,但每一次你成功了,但每次你做到,專注力就會更強大一點,也會更有自信,未來更能專心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所以,下一次當爸媽沒收你的手機,其實不只是單純的「想管你」或「想讓你難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爸媽這樣做,不只是希望避免你手機成癮,更鍛鍊了「延宕滿足」的能力,讓你能把注意力留給更重要的事。

當你能掌控注意力,你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擁有更多的自由。

👨‍👩‍👧 給爸媽的思考

除了「沒收手機」之外,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設定「手機使用規則」,例如:

  • 先完成作業,才可以玩手機。
  • 或者,在每天固定的時間才可以用手機,時間到就收起來。

甚至可以直接問孩子:「你覺得一天玩多久比較剛好?」讓孩子參與規則制定,他們會覺得被尊重,也更容易配合。

這份「自我控制」的能力,會是孩子未來最強大的超能力。

謝謝大家閱讀本次的《給孩子的心理學》,下一堂課,我們將繼續探索心理學裡的祕密,一起找到陪伴成長的力量。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或是對小芝女其他心理學觀察英文學習好書閱讀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隨喜打賞,或者訂閱、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98會員
229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心理學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以及心理學與生活的連結。 💡此外,身為外文系+教育學程出身,不能少了英語學習、翻譯與托福準備攻略!希望能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喔!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9/17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爸媽很嚴厲,會罵你、管你;有時候又對你超好,送你喜歡的東西?這篇文章用心理學解密了這些「矛盾行為」的背後邏輯—原來,獎勵和懲罰都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工具!從古典條件制約到操作條件學習,本文帶你一次看懂行為主義。文末也討論內在動機的重要。成長,不是只為了得到獎賞或避免懲罰!
Thumbnail
2025/09/17
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候爸媽很嚴厲,會罵你、管你;有時候又對你超好,送你喜歡的東西?這篇文章用心理學解密了這些「矛盾行為」的背後邏輯—原來,獎勵和懲罰都是孩子學習的重要工具!從古典條件制約到操作條件學習,本文帶你一次看懂行為主義。文末也討論內在動機的重要。成長,不是只為了得到獎賞或避免懲罰!
Thumbnail
2025/09/10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還記得上一次,我們討論了睡覺的重要性嗎?很多人可能正因為『早點睡』這件事,和爸媽吵過架吧!那到底,為什麼青春期的我們,特別容易和爸媽吵架?是他們太難搞,還是我們太愛頂嘴?這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找找答案。
Thumbnail
2025/09/10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還記得上一次,我們討論了睡覺的重要性嗎?很多人可能正因為『早點睡』這件事,和爸媽吵過架吧!那到底,為什麼青春期的我們,特別容易和爸媽吵架?是他們太難搞,還是我們太愛頂嘴?這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找找答案。
Thumbnail
2025/09/03
睡覺不只是休息!睡眠不但能幫助大腦清理廢物,還能把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讓學過的知識更牢靠。睡眠也能整理情緒,讓我們隔天醒來心情變好。那麼,我們到底需要睡多久?怎麼做才能睡得更好?在這一集《給孩子的心理學》中,我們一起揭開「睡眠的祕密超能力」,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學習更有效率、心情更健康!
Thumbnail
2025/09/03
睡覺不只是休息!睡眠不但能幫助大腦清理廢物,還能把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記憶,讓學過的知識更牢靠。睡眠也能整理情緒,讓我們隔天醒來心情變好。那麼,我們到底需要睡多久?怎麼做才能睡得更好?在這一集《給孩子的心理學》中,我們一起揭開「睡眠的祕密超能力」,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學習更有效率、心情更健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父母因為手機分心而疏忽了小孩的情緒、互動與安全,國外已經有許多研究與文章探討。以下列出一些重點: 年幼的兒童無法理解父母為什麼看手機,會直接感覺被忽略。 分心的父母,對兒童情緒表達的細微訊號,敏銳度會降低 分心的父母,常會草率地回答或回應小孩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數位時代下,電子設備已成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過度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本文探討如何有效管理孩子的屏幕時間,幫助家長平衡孩子的學習與娛樂。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網路世界中,如何幫助他們正確使用手機,將是我們需要面對的課題。這篇文章探討了過曝世代的心理現象,作者陳品皓提供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理解和協助孩子。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現在的人都有病。 不知怎麼的,因為大家用心交陪的習慣變了,現在都用滑手機交陪,所以沒什麼交集,所以沒什麼情感,就像機器人般的生活著,毫無感情,甚至可以是冷血。 小朋友,哭鬧,正常,大人都會發瘋了,憑什麼小孩不能耍脾氣? 於是,你動了殺機。 這種事層出不窮,一個看起來正常的人,居然可以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