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理論】為什麼不能跟心理師當朋友?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這裡指的是正在諮商中的心理師,如果改當朋友,身份轉變會帶來負面影響

如果本來就有朋友是心理師,那沒問題啊;如果是諮商結束後要當朋友,那是另一個問題

raw-image

很多案主會希望心理師變成朋友,為什麼不行呢?

心理師法規定的倫理議題,我們把它以日常說明,主要是「身份轉變」帶來的負面影響

🔑1️⃣諮商關係裡:心理師是照顧者

心理師是照顧案主的人

無論是哪種學派,說心理師是園丁、提問者、分析師都好,本質上心理師都被暗喻為帶領案主前進的人

他在諮商室必須全心全意關注案主,帶領案主,不求回報(有啦,案主繳費)

他要以自己為工具,真誠反應、整理歸納、主動連結,讓案主能做自己,真實互動

互動中案主不需顧慮是觸犯什麼、討好或擔憂,不會為了往後關係目的而處心積慮

光是要做到這樣,心理師就要很專注,所以若他很累、有瓶頸、個人議題,他要去尋求同儕或督導協助

以上

如果變成朋友關係,困難就會是「互相」的,不是誰主責

心理師不再是心理師,他是朋友,因為朋友是對等、互相,不可能一直是誰照顧誰

心理師自然也有需求要被案主滿足,上述那些專業的關注都會不見,這段關係就與常人無異了

案主本身生病,無法照顧心理師,在朋友關係裡會體認到自己帶給對方麻煩,更會擔心自己無用無能

這些都是轉換後的負面影響

💎2️⃣案主為何要心理師當朋友呢?

我想是案主希望被重視

當朋友,即能在對方生命中有一席之地,不會被忘記

案主想藉由身分轉變保證自己與眾不同、被重視,當朋友後也能常常互找,不限每週一次的限制

可這就回到第一點的變質,當了朋友反而弄巧成拙

不如直接跟心理師討論「想被重視」的心情

上述兩點皆適用一般心理諮商

確實出了諮商室,那段關係就暫時隱形(但應該會留在案主心中啦,這叫內化)

唯有「學校的心理師」關係稍有不同,因為出了諮商室,學生還是可以到辦公室找到「老師」

學校心理師的特殊性,會有心理諮商和生活輔導的混搭,身分雖轉變但仍都是照顧者,所以差異不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47會員
278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7/29
【談長期諮商】 要生命影響生命,需要長期諮商 而長期諮商需要:結構穩固,頻率密集與固定,時間也久了,才有兩人互相影響的可能。就像生活在同屋簷下的兩人,會互相影響。
Thumbnail
2025/07/29
【談長期諮商】 要生命影響生命,需要長期諮商 而長期諮商需要:結構穩固,頻率密集與固定,時間也久了,才有兩人互相影響的可能。就像生活在同屋簷下的兩人,會互相影響。
Thumbnail
2025/06/22
心理學家所創建的理論多與自己的生命過不去的點有關 梅蘭妮克萊恩 (1882-1960) ,延伸佛洛伊德對人性的洞見,詮釋嬰兒在生命最初與主要照顧者間的關係,當時代照顧者幾乎為母親,相對於佛洛依德的父性觀點,克萊恩的觀點也稱「母性精神分析」。 跟母親的早期關係影響心智發展,也延伸為日後內在情緒世界
Thumbnail
2025/06/22
心理學家所創建的理論多與自己的生命過不去的點有關 梅蘭妮克萊恩 (1882-1960) ,延伸佛洛伊德對人性的洞見,詮釋嬰兒在生命最初與主要照顧者間的關係,當時代照顧者幾乎為母親,相對於佛洛依德的父性觀點,克萊恩的觀點也稱「母性精神分析」。 跟母親的早期關係影響心智發展,也延伸為日後內在情緒世界
Thumbnail
2025/02/04
【線上課-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114/2/8(六)10:00-12:00進行 #主題:從《同理心的力量》,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 。 我們很多事情都知道,但是做不到,連起床都有困難呢 認知當機的時候,就是情緒卡關了,情緒沒有流動,被悶在當事人身體裡,那種感覺非常「痛苦」,常常痛苦。
Thumbnail
2025/02/04
【線上課-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114/2/8(六)10:00-12:00進行 #主題:從《同理心的力量》,談「同理心」的概念與操作 。 我們很多事情都知道,但是做不到,連起床都有困難呢 認知當機的時候,就是情緒卡關了,情緒沒有流動,被悶在當事人身體裡,那種感覺非常「痛苦」,常常痛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在諮商晤談中,並不是個案說的話越多,就越療癒。也不是在晤談室中說越多你過往受創的歷史,你就會療癒得越快,也不是越短次數的治療或越集中頻率的治療越有效。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心理師沒辦法告訴你人生標準的答案,但能協助你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下定決心要諮商的那一刻,需要鼓起勇氣,算一算一個療程需要花費大筆金錢,投入不少時間,甚至諮商時需要談自己內心深處的事,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嘗試,因此在諮商前許多人會陷入掙扎,該如何找到適合的心理師呢?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我去找心理師諮商的經驗,探討了自尊感、童年期經歷以及心理師諮商的影響。透過心理諮商,我重新開始肯定自己,踏出舒適圈,並在職場和生活上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這段經歷的合作也讓我體會到了心理諮商的重要性,並認為只有在願意談論自己的情況下諮商才會有效果。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如果你已經有過諮商經驗,你還記得自己是怎樣看待這個過程的嗎?或者,還沒有諮商過但曾經在心中動念過的你,又是怎樣想像未來的自己踏進諮商室的經驗呢? 在 Carl Rogers 的人本主義及後現代思潮的吹拂下,過去諮商時二人就坐在正對面、椅子對椅子的格局有了改變,椅子變成呈現 90 度以上的斜角,中間放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Thumbnail
⁡ 我曾聽過身邊的人對我說:「啊你不是心理師?就治療自己啊!」或是「花錢去找心理師幹嘛?我就是你的心靈導師啊!」(非常敢講的朋友) ⁡ 但,心理師也是人,也會有當局者迷的現象,有時候就是容易看到別人的亮點但不是自己的。 ⁡ 心理師的工作模式是主動的聆聽並給予回應,這是需要花百分之一百的精神專注在每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