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看了印度當代瑜伽士薩古魯(Sadhguru)解讀有效運用時間的影片,讓我深思了在生活中掌握時間的方法。
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據說最早源自管理學與心理學。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妥善分配時間,以提升工作效率和達成各種目標。
然而,這樣想太表面了。
畢竟,在滴答聲溜走的,不只是時間,還有我們的生命。
所以,真正該管理的,其實是自我。
時間管理,是結果,不是方法。
犧牲
犧牲,看似偉大,有時卻不見得如此。

犧牲,不一定是偉大的。(插畫由Copilot協助創作)
這是一個為了滿足外人的欲望,以確保維持良好關係或取得最佳的結果,而捨棄自身利益的舉動。
然而,卻忘了照顧最重要的那位——我。
以下是上週在一場親戚聚會中,我和坐在身旁的一位親戚,K的對話內容:-
K:「妳知道我早兩個月病得好嚴重嗎?」
我詫異地呆望著K:「發生甚麼事了?」
K:「妳媽沒跟妳說吧?其實她也不太清楚……」
我連忙俯身向前細聽。
K:「早幾個月前,我肚痛得要命,直頭痛得想死!就醫後才知道原來是盤腔炎。康復後,我陪母親回鄉十天,途中卻發生了嚴重的食物中毒。」
我嚇了一大跳,連忙喝口茶壓壓驚。
K餘悸猶存地接著說:「當時我只是吃了兩顆荔枝!也許是那些荔枝沒有洗乾淨吧,或附有高濃度的農藥吧。我用口咬開荔枝皮,吃了荔枝肉後,肚子隨即又痛得要命。我還以為盤腔炎又復發!」
我眉頭一皺問道:「那妳當時有去看醫生嗎?」
K:「我沒有啊。我不敢在內地看醫生。後來回港才去看醫生的。」
我好奇地問:「那妳為甚麽不立即回港就醫呢?」
K毫不猶豫地答:「因為早半年前我已答應家母回鄉,故不想中途離場。而且痛楚又反反覆覆的,我想我還可以忍受,所以就沒有立即看醫生了。」
我難以置信地嘆息:「但妳這樣是犧牲了自己啊!」
K:「我還可以回復的!」
自身難保
「我還可以回復的。」這句話聽著讓人痛心。

插圖展現了一名男子奮力救人,卻自身也陷入洶湧海水之中。(插圖由Copilot協助創作)
K是獨生女兒,多年前已為了陪伴和遷就其母,一位獨居婦人,從穩定的長工轉為兼職。
因此,她時常為了工作,而四處奔波。
現在,身體發出嚴重警號的K,卻仍選擇只對治病症,而非生活模式,且認為「我還可以回復的。」
肉身如此消耗,回復速度真能趕上?還是誤以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擁有無限再生能力?
睡眠
睡得久,不代表睡得好。
都市人飽受失眠和睡不好的困擾已非新鮮事。
明明睡了8至10小時,醒來要不周身酸痛,就是好像沒睡似的。
到底睡多久才夠呢?6小時?8小時最標準吧?
然而,躺在床上的時間,從來與睡眠質素並無直接關係。
睡不好,除了疾病的緣故,主因是身心未能進入深層修復,只停留在淺層睡眠較多。
Yoga Nidra——深度放鬆的夢瑜伽
有一種瑜伽,躺著練習20至30分鐘即可媲美數小時的深度睡眠,那是——睡眠瑜伽Yoga Nidra。
Nidra 有「睡眠」的意思,故又稱為夢瑜伽。
睡眠瑜伽是意識的練習。
這是一種有系統的練習,引領身心靈進入深層寧靜和放鬆的狀態。
因此,能為身心從外而來帶來強效的清洗能力,如消除肌肉疲勞和偏頭痛等。
練習方法很簡單。先以大休息(Śavāsana)的姿勢,躺在床上或地板上。
然後,讓意識跟隨導師的聲音,從手指頭開始觀想,至完成全身的導引程序(Body Scanning),全程約需20分鐘。
在瑜伽學説中,由於指尖的氣脈與神經系統和大腦相連,故透過此練習能觸及大腦深層區域,達到深層放鬆,進而改善睡眠質素的效果。
很久以前上瑜伽課時,體驗過練習睡眠瑜伽後那種煥然一新的放鬆,導師亦有錄音提供,可惜自己卻疏於練習。
最近一週,忽然每天晚上睡前也主動練習。
持續一週後,神奇的效果來了。
週三(10月1日)這天,我約睡了4小時。
起床時,竟然精神奕奕,頭腦清明,直至當晚,讓我忍不住記錄下來。
掌握時間的唯一方法,就是照顧和善用自身的能量。
圓瑩祝各位有美好的一天。我們下週再聊~
參考資料:
睡眠瑜珈是放下自我的30分鐘|瑜珈導師深入解析Yoga Nidra是什麼、新手入門的引導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