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日選書】職場工作者必讀:系統盤點你的成長,迎接零壓力職涯升級
大家早,我是最愛和你一起讀商業好書的老查。十月了,雖然白天的氣溫還是讓人感受到秋老虎的餘威,但傍晚之後的涼風,已經略有秋意。
如果說春天適合播種、夏天適合衝刺,那秋天就是收成與反思的時刻。對職場工作者來說,現在正是年底前的關鍵時期——該盤點今年的成果、思考明年的方向了,也是時候問問自己:這一年,我真的有成長嗎?
配合方格子的Fall in Chill 秋日好時光活動,我為職場工作者選了四個主題的秋日推薦書單,秋涼好讀書,也給自己一個從閱讀重新對焦的機會。一、收穫之書:盤點成果,看見成長
稻穗低頭,是因為飽滿。這個季節最適合問自己:「今年,我收穫了什麼?」
許多人忙了一整年,卻說不出自己學到了什麼。不是因為沒有成長,而是缺乏「刻意盤點」的習慣。收穫不會自動出現,你得主動去看見它。
推薦書單
「心流」是一種當你的技能恰好匹配任務難度時,所產生的全神貫注狀態。一旦進入這種狀態,你會忘記時間、忽略雜訊,融入手中的工作。這種深度投入,正是職場工作者最需要的「收穫」。
日常復盤時,許多人只盯著冷冰冰的 KPI 數字,而忽略了過程中帶來的內在價值。《心流》提醒我們,真正的「收穫」不該只是外顯的成就,更應是「投入其中的樂趣」。
與其焦慮地應對排山倒海的雜務,不如為自己「設計」一段心流時光。這樣,你收穫的不僅是專案的完成,更是內在精力的復原與自我能力的提升,這才是最飽滿、最持久的秋日收穫。
小行動: 回想一下,今年什麼時候是你感覺「做得最好、最忘我」的時刻?分析那個任務的難度與你的技能是否匹配?嘗試將下一個重要專案,設計成一個能引發你「心流」的挑戰。
作者克里斯.貝利持續對「生產力」這項主題深感興趣,因而為自己開啟為期一年的「最有生產力的一年」計畫,研究如何在工作和生活各方面提升生產力。親身實踐並篩選了數十種效率策略,提供了許多應對日常挑戰的具體流程——從如何擊敗最頑固的拖延症,到如何設定時間區塊來應對複雜的專案,再到管理那令人頭疼的郵件與訊息海嘯。
本書像一個全面的效率工具箱,非常適合喜歡「試錯並優化」的工作者。透過書中的方法,建立一個最適合自己的效率系統,不僅能實實在在地盤點並收穫執行力,更能自信、平靜地完成年度衝刺。
小行動:試著從現在開始,將所有「下一步行動不明確」的任務,都寫下第一個實際步驟。你會發現,光是讓自己知道「下一步要做什麼」,就能大幅減少壓力或拖延,讓執行力自動啟動。

收穫之書:盤點成果,看見成長
二、沉澱之書:慢下來,往內看
秋天樹葉轉黃落下,是為了把養分留在樹幹裡,準備過冬。
職場工作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一直往外追、往前衝,卻忘了往內看。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做這份工作?什麼事情能讓我真正感到滿足?」
秋天是個適合沉澱的季節,停下來反思,讓自己獲得更多。
推薦書單
本書的關鍵觀點:在這個注意力被切碎的時代,「專注」本身就是稀缺資源,也是核心競爭力。
他區分了「深度工作」(需要專注的認知任務)和「淺薄工作」(回訊息、開會、處理雜事)。大部分人每天 80% 的時間都在做淺薄工作,卻期待能產出深度成果,這根本不可能。
小行動:每天找出一段「完全不被打擾」的時間,關掉通知,專心做一件需要深度思考的事。從 90 分鐘開始,你會發現效率提升的幅度超乎想像。
這本書只講一個概念:「專準主義」Essentialism。不是努力做更多,而是「只做最重要的事」。
書中以三步驟來解釋:
- 精挑:判斷目前什麼事情才是首要,先問問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情,是否值得投入?」如果不是,應該要勇敢拒絕。
- 簡化:刪除瑣碎無謂的枝節。
- 準確執行:移除障礙,讓執行過程減少阻力與痛苦。
小行動:檢視你的待辦清單,問自己:「如果明天只能做三件事,我會選哪三件?」其他的,認真思考是否真的該做?

沉澱之書:慢下來,往內看
三、轉型之書:蛻變前的準備
落葉不是結束,而是為了新生做準備。沒有秋天的落葉化為養分,就沒有春天的新芽蓬勃生機。
很多人在年底會冒出一個念頭:「明年,我要不要換工作?換跑道?做點不一樣的事?」這不是逃避,而是成長的訊號。但轉型需要準備,不是衝動。
推薦書單
作者歐贊‧瓦羅從一位火箭科學家,轉型成為獲獎的法學教授,之後又辭去教職成為作家與podcaster,不斷打破各種框架,勇於走出自己的路。他發現大多數人卻習慣追隨社會給予的範本,蒙蔽內心真實的聲音,將自己活成最不像自己的人。
嘗試放下那些不屬於我們的身份和信念,打破為自己設下的限制,不必害怕被批評或被低估。停止自我審查與批判,在生活中為自己打開多道門,而不是扭曲自己去適應現狀。
小行動:不要害怕「斜槓」或「跨界」,你在人生中學到的所有東西,很可能成為你在未來的獨特優勢。
成功未必需要高壓的,本書提供一套零壓力、可持續的個人成長哲學。真正的轉型升級不是靠意志力苦撐,而是透過優化系統與流程來達成。
藉由書中方法,設計一個能自動運轉的「個人升級系統」,幫助你從資訊焦慮中解脫,將複雜目標拆解成可執行的步驟,並建立強大的內在穩定性。這是一本關於慢活、高效、與心靈平衡的實用指南,讓你無需犧牲生活品質,就能實現有意義的自我收穫與轉型。
小行動:選擇一個你最想達成的長期目標(例如:學習AI),思考你需要「哪三個具體且微小的行動」來支撐它?將精力從「告訴自己要努力」,轉向「設計一個自動推進的執行系統」。

轉型之書:蛻變前的準備
四、平衡之書:在變動中找到穩定
在秋分這一天,日夜等長,象徵平衡。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提示:生命需要平衡,工作與休息、衝刺與沉澱、給予與接受。
「怎樣才是理想的工作與生活?」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如果不主動設計你的生活,將無從掌控人生的主導權。
推薦書單
這本書運用設計師常用的「設計思考」的方法論,幫你重新設計人生。
兩位作者都是史丹佛大學的教授,他們發現:很多人對工作不滿意,不是因為選錯職業,而是因為「從來沒有認真設計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書中有個很棒的練習:「畫出你的人生儀表板」,包含健康、工作、玩樂、愛這四個面向。當你發現某個指標亮紅燈時,就知道該調整了。
小行動:拿出紙筆,畫出你的人生儀表板。誠實面對每個面向的狀態,然後問自己:「下個月,我要優先改善哪一項?」
這是正向心理學之父馬汀‧塞利格曼的經典著作。透過科學研究證明:快樂不是「感覺好」那麼簡單,而是由五個元素組成:正向情緒、全心投入、人際關係、意義感、成就感。
很多職場工作者追求的是「成就感」,卻忽略了其他四項,結果即使事業成功,依然感到空虛。
小行動:每天睡前寫下「三件好事」,可以很小 (例如今天喝到一杯好咖啡),也可以很大(完成一個重要專案)。持續一個月,你會發現自己變得更容易感到快樂。

平衡之書:在變動中找到穩定
結語:秋天,是為了更好的春天
這份書單,不需要一口氣全部讀完,從中找到「此刻最需要的那一本」就好。如果你今年很忙碌,卻不確定有沒有真正成長,先讀「收穫之書」。如果你覺得疲憊、迷惘,想重新找回初衷,先讀「沉澱之書」。如果你已經在思考明年要做些改變,先讀「轉型之書」。如果你覺得生活失衡、被工作淹沒,先讀「平衡之書」。
此刻的沉澱、反思、調整,都是在為自己儲存養分。秋涼好讀書,不妨透過閱讀找到內心的穩定,為來年的春天蓄滿能量。
你在為自己挑選一本書時,最重視的是
----------------------------------------------------
我是 vocus 週三的官方主題專家老查,歡迎追蹤我的沙龍「與老查一起讀商業好書」
💡 vocus 近期主題活動
💡想成為官方主題專家?歡迎加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