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每天都說「下次一定改」,其實是潛意識在阻止你改變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循環:

下定決心要早起、開始運動、寫完提案、收心讀書,

但過了一天、一週、一個月,計畫還是卡在原地。

你不是沒有動機、沒有意圖、沒有方法,

你只是一直沒做,或是只做一點點又停下來。


你會自責:「是不是我太懶?是不是我沒自律?是不是我根本不適合改變?」

但今天,我要用一句話顛覆你的認知:

不是你不想改變,是你的潛意識「不准你改變」。


潛意識才是你真正的「控制中心」

我們以為是理性在決定人生,

其實真正主導我們選擇的,從來都是看不見的「潛意識腳本」。

這些腳本不是你刻意設計的,

它們可能來自童年經驗、社會框架、自我保護本能、失敗創傷記憶, 它們藏在你體內,用一種「默默拉著你後腿」的方式, 讓你在關鍵時刻自動踩剎車、放棄、分心、遲疑。

你以為你「沒動力」,但潛意識的語言是:「改變太危險,還是待著安全。」


本篇文章,你將學會:

  • 為什麼你總是反覆說「下次一定」,卻始終不行動?
  • 潛意識是如何在背後設置「心理防火牆」阻止你前進?
  • 偽行動與拖延感,其實是潛意識在給你一種「假的安全感」
  • 三個解鎖潛意識防衛機制的實用方法,讓你真正啟動改變

這不是雞湯式的「你要更有決心」,

而是一次深潛你內在系統的修復與重寫。

當你真正看見潛意識的語言,你就能不再被它悄悄牽制。

改變,才有可能真正開始。


第一章:為什麼你每次都說改變,卻從沒改變?

「我下次一定會…」

「這次不一樣,我真的會做到…」 「我知道我該改了,再給我一點時間就會開始…」

這些話,我們說過無數次。

但如果你冷靜回顧自己過去一年,甚至三年、五年, 你會發現:那些你一直說要改變的事,幾乎都還停在原點。


你可能會開始自責:

  • 是不是我真的太懶?
  • 是不是我不夠自律?
  • 是不是我根本沒救了?

但請你先停下來,問問自己:

「如果我真的不想改變,我幹嘛那麼常想要改變?」

這句話會打開一個更深的真相

你不是沒有想改變,而是有一股看不見的力量,在默默阻止你改變。


表意識想前進,潛意識在踩剎車

在行為心理學與潛意識研究中,有一個重要模型:

人類的行為,是由「表意識(想要)+潛意識(許可)」共同決定的。

你可以很想健身、想寫作、想重建生活節奏,

但如果潛意識裡對這些目標「不給過」,你就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19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心理駭客|【破解思維陷阱】心理學教你聰明決策,不再被大腦騙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的升級修練室
2.6K會員
169內容數
升級不是天分,是方法。 在Jack的升級修練室,我用心理學、情緒管理、溝通術與高效思維工具,陪你一起破解卡關、打破內耗、重拾節奏與自信。 這裡分享最實用的成長法則,讓每一次閱讀,成為你升級人生的關鍵練習。 讓成長,不再是空談,而是可以被具體練習、實際改變的日常。
Jack的升級修練室的其他內容
2025/09/20
這篇文章從行為心理學角度切入, 揭露日常中數千個「微型決策」如何侵蝕你的專注與啟動力, 並教你建立高效的預設行為架構、啟動流程與選擇模板, 幫助你從「要不要做」轉為「怎麼做最省能量」。 如果你想擺脫拖延症、重建行動節奏,這篇就是你的心理解藥。 行動不靠意志力,而是靠設計。
Thumbnail
2025/09/20
這篇文章從行為心理學角度切入, 揭露日常中數千個「微型決策」如何侵蝕你的專注與啟動力, 並教你建立高效的預設行為架構、啟動流程與選擇模板, 幫助你從「要不要做」轉為「怎麼做最省能量」。 如果你想擺脫拖延症、重建行動節奏,這篇就是你的心理解藥。 行動不靠意志力,而是靠設計。
Thumbnail
2025/09/19
你不是不能被批評,而是被「回饋焦慮」卡住了。 這篇文章透過心理學視角,帶你拆解為何大腦會害怕建議與指正, 並提供3個實用心法練習,幫助你從「防衛模式」走向「成長模式」。 當你學會承接批評而不內傷,你的職場力與學習力都將大幅提升。 適合對回饋過度敏感或害怕主管提意見的你!
Thumbnail
2025/09/19
你不是不能被批評,而是被「回饋焦慮」卡住了。 這篇文章透過心理學視角,帶你拆解為何大腦會害怕建議與指正, 並提供3個實用心法練習,幫助你從「防衛模式」走向「成長模式」。 當你學會承接批評而不內傷,你的職場力與學習力都將大幅提升。 適合對回饋過度敏感或害怕主管提意見的你!
Thumbnail
2025/09/05
你真的被批評了,還是自己對號入座? 許多人其實是被「心理暗示」與「自我預言效應」悄悄駭入了行為模式。 本文從認知心理學出發,帶你拆解對號入座的原因、自我預言的陷阱, 以及三大破解技術,幫助你重掌內在主控權,不再被情緒與錯誤信念牽著走。
Thumbnail
2025/09/05
你真的被批評了,還是自己對號入座? 許多人其實是被「心理暗示」與「自我預言效應」悄悄駭入了行為模式。 本文從認知心理學出發,帶你拆解對號入座的原因、自我預言的陷阱, 以及三大破解技術,幫助你重掌內在主控權,不再被情緒與錯誤信念牽著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通往改變的旅程 我們都渴望改變,無論是自身的不良習慣,還是希望身邊的人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例如孩子、配偶或同事。我們渴望蛻變,渴望進步,這份渴望驅使著我們不斷探索行為改變的有效方法。本文將分享一項引人入勝的研究,揭示了人們行為改變背後的關鍵因素,並挑戰傳統的威脅恐嚇策略,引領我們走向更
Thumbnail
通過改寫潛意識,塑造積極的自我價值觀, 讓潛意識引導內在、語言和行為更加積極和樂觀。 持續感恩能改寫潛意識,保持高頻率狀態和散發出仁慈的能量。 分享用心理學方法幫助孩子改變負面自我評價, 展示正面的自我暗示和心理影響的案例。
Thumbnail
通過改寫潛意識,塑造積極的自我價值觀, 讓潛意識引導內在、語言和行為更加積極和樂觀。 持續感恩能改寫潛意識,保持高頻率狀態和散發出仁慈的能量。 分享用心理學方法幫助孩子改變負面自我評價, 展示正面的自我暗示和心理影響的案例。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變的越來越好,甚至希望我今天改,明天馬上就變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不可能的嘛!既然不可能馬上就變好,我們可以知道原因,好好的跟自己相處,讓改變慢慢發生,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不簡單,通常在「立定志向,信誓旦旦,從明天開始,一切就要變得不同」之後,過幾天就不了了之。或者我們會不承認自己立即需要改變,以及低估了惰性的力量,導致不知如何有效進行改變。 《零阻力改變》要告訴讀者的是—想要改變行為,需要找出妨礙自己進步的弱點,量身定做策略來跨越障礙。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一個「在」的意識,會把自己看作是「困境的挑戰者」,是「主動的創造者」。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步:練習從不同的觀點思考。
Thumbnail
改變的第一步:練習從不同的觀點思考。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習慣對我們的影響遠超我們的認知。 「習慣」意味著我們的「慣性思維」,我們常態性地認為怎麼做很合理、怎麼做很正常、怎麼做才是好,於是我們會不斷地沿用這個行為模式...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