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在往這方向努力,但 中醫 早知道 這是「根本」
中醫則從古至今都強調:「七情內傷,百病由生」。對中醫來說,情緒是「傷身第一源頭」,不只 影響一時的感受,而是 能實質損傷 臟腑功能 與 免疫正氣。
《黃帝內經》「百病生於氣也。」
而這個「氣」,就與 情緒(氣機)息息相關。
七情 與 五臟關聯 — 中醫情緒對身體的影響
悲傷 傷肺
- 常見症狀: 肺氣虛弱、免疫力下降、咳嗽、氣短、鼻過敏、容易打噴嚏、感冒。
- 對應季節: 秋季(氣候乾燥,最易傷肺)。
- 建議:
- 食補: 百合、銀耳、山藥、熟梨、蜂蜜、枇杷。
- 茶飲: 潤肺梨茶、百合枸杞茶、羅漢果水。
- 調氣: 深呼吸、緩步走、曬晨陽補肺氣。
憂思 傷脾
- 常見症狀: 食慾不振、腹脹、消化不良、氣血虧虛、倦怠乏力、容易腹瀉、水腫。
- 對應季節: 長夏(夏末濕氣重,脾 最易受損)。
- 建議:
- 食補: 山藥、小米、蓮子、紅棗、薏仁。
- 茶飲: 陳皮薑茶、生薑紅棗水。
- 調氣: 少思慮、定時進食、早睡早起、避免久坐久看螢幕。
憤怒 傷肝
- 常見症狀: 肝氣鬱結、胸脅脹痛、情緒起伏大、易怒、頭痛、目澀、女性經期不順。
- 對應季節: 春季(肝氣最旺,易升發過強)。
- 建議:
- 食補: 玫瑰花、佛手、山楂、橘皮、綠葉蔬菜。
- 茶飲: 玫瑰花茶、菊花枸杞茶、決明子茶。
- 調氣: 戶外散步、柔性運動(瑜伽/太極)、寫作或藝術抒壓。
恐懼/驚嚇 傷腎
- 常見症狀: 腰膝痠軟、頻尿、手腳冰冷、記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
- 對應季節: 冬季(寒氣盛,腎氣最虛弱)。
- 建議:
- 食補: 黑豆、核桃、山藥、枸杞、黑芝麻、羊肉、熟地。
- 茶飲: 杜仲茶、熟地煮水、桑葚茶。
- 調氣: 泡腳、穿襪護腎、靜心練氣、早睡避免熬夜。
喜樂過度 傷心
- 常見症狀: 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健忘、口舌生瘡、情緒躁動、注意力分散。
- 對應季節: 夏季(心火旺盛,易煩躁)。
- 建議:
- 食補: 蓮子、百合、酸棗仁、麥冬、茯苓。
- 茶飲: 蓮子心茶、酸棗仁百合茶、茯苓紅棗茶。
- 調氣: 午休靜坐、冥想、聽輕音樂、避免高刺激活動。
如何日常保養情緒與五臟?
調情緒,就在調臟腑;調臟腑,也能穩情緒。
- 順應四季: 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規律調整作息,是保養五臟的根本。
- 調和七情,避免極端: 任何情緒過度都會傷及對應臟腑,關鍵在於「疏導」而非「壓抑」,找到自己合適的情緒紓壓方式,平靜比任何情緒都珍貴。
- 飲食有節,五味調和: 定時定量,避免偏食,選取時令食材,適當攝取五色五味的食物,滋養五臟。
情緒調養推薦|太極拳 與 書法
別急著完美,持續前行,成長 自然隨之而來。
太極拳 調養指南
- 目標:調和氣血,舒緩情緒,增強肺氣與肝氣流通,穩定心神
- 練習頻率:每日30分鐘為宜,初學者可從15分鐘開始,練習呼吸靜心,就能夠對身體有很大的助益。
- 基礎要點:
- 配合深長自然的呼吸,保持呼吸均勻、緩慢
- 動作柔和連貫,避免用力過猛,保持身心放鬆
- 注意心念集中,體會動作中氣的流動與身體的感覺
不強求力氣,順應身體自然的運動節奏與氣流。保持心神專注,呼吸自然。
書法 修心指南
- 目標:心靜意定,情緒抒發,養心養神
- 練習頻率:每週 3 - 5次,每次 20 - 40 分鐘
- 練習重點:
- 坐姿端正,呼吸平穩,保持身心放鬆
- 專注於筆畫,體會筆鋒與墨韻的變化
- 練習「落筆無悔」,培養決斷力與平和心境
若書法有困難,從 硬筆字 開始也是很好的選擇。
不斷書寫,技巧和氣韻自會日益精進。書法 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積月累的修行。
從悲傷到恐懼,七情 與 五臟 緊密相連,情緒失調 往往 導致身體各種不適。唯有調理情緒,疏通氣機,才能 真正護養五臟、強健身心。情緒調養,不只是修心,更是護身之道。
太極拳 與書法,是中醫情緒調養中極佳的身心練習:
- 太極拳 藉由柔和動作與深呼吸,調和氣血,舒緩情緒,強健肺肝,穩定心神。
- 書法 通過專注筆墨,養心養神,培養決斷力與平和心境。書法初期困難,也可從硬筆字開始,循序漸進。
別急著完美,從「不求盡善盡美,從開始即可」做起,持續練習,成長自然隨之而來。
從當下起步,透過身心合一的修養,打造健康生活。
可以先設定小目標,比如 每天花5-10分鐘練習呼吸 或 寫幾個字,隨著時間自然延長。過程中感受身體和心靈的變化,這樣慢慢累積,平靜感也會越來越明顯。
這也是一個很適合 朋友、家人共同投入的活動,放下手機去 專注呼吸、寫幾個字。
💡 如果你正在情緒低潮,身體會記得你的委屈,請給自己一點時間,也一點溫柔。慢一點,沒關係。
🧡 如果你正在陪伴一個情緒起伏的人,請別急著給建議。先傾聽,再擁抱,能接住對方的心,才是最深的支持。
🌿 情緒調養,不只是心靈問題,也是身體的修復之道。從飲食、呼吸,到書法與太極,我們都能慢慢找回平衡。
📢 轉發這篇文章,讓更多人知道:照顧情緒,就是照顧健康。
✒️ 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追蹤,我會繼續分享更多不同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