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3
檸檬鹽麴應用:番薯乳酪沙拉
相關連結:檸檬鹽麴
蒸熟栗子地瓜+熟毛豆+奶油乳酪+優格+檸檬鹽麴+蜂蜜+黑胡椒粉+柿乾丁
台灣地瓜,若依種植地域大致區分,是南部的台農57號與北部的66號。依種類尚且有富含花青素的紫心地瓜,帶栗子風味的栗子地瓜(源自日本「鳴門金時」品種),與散發牛奶和菱角香氣的菱角地瓜(別稱牛奶地瓜)。
就經常食用的地瓜種類,做胖人家偏愛台農57號。其水分含量較少,烘烤後不僅產出天然焦糖,也使原本綿密的粉泥質組織,附加了彈勁的口感。單食,就足以呈現它極致的美味。接著,就是栗子地瓜。
雖較少食用台農66號,但有時想變化口味,或基於不偏食原則,除了與57號相同處理方式,也會入它(57號也是)於烘焙和料理中。如近期的甜薯包、可是佛卡夏、不是布朗尼、番薯魯茲提克、與鎂好多佛卡夏。
主要產地是台灣西南部,由於春夏雨量多且日夜溫差小,不利於台農57號生長聚集糖分,栽種者多會等待至8月或乾爽少雨的秋季時節開始種植,因此產季集中於11月至隔年3月。相對而言,台農66號就偏愛春夏多雨的季節,7月至11月是主要產季的它長的更好,風味更佳。每年1月至4月則屬於栗子地瓜的產季。
這說明了最近做的胖,不少是圍繞著地瓜餡團團轉的原因了,也驗證了要跟著季節飲食過日子。於非栗子地瓜產的季節採購了它,也於非從66的產地選擇了它。
嘗了無論蒸煮或烘烤,未達難以下嚥,但仍感嘆著衝動購物後木已成舟之實。不過少了甜、減了熟度,粗纖維頭尾有一些,還能挽回。於是,蒸熟66和栗子地瓜,去66皮留下栗子地瓜的,趁熱,添糖加奶混拌成餡,澄紅和粉黃雙色拼湊,不僅味道,看的也好看,心也跟著燦爛。
或者,除了與半隻土雞燉煮成蒜頭栗子地瓜湯,或和66共譜一道三杯地瓜雞,也能以今日這道番薯乳酪沙拉,逆轉地瓜一定得甜的吃的思維定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