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匱乏」到「豐盛」:喚醒領導力的內在革命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南無阿彌陀佛。

現場每一位尊貴的領導者、每一位充滿智慧的朋友,晚安。

能夠與各位在此相聚,我的內心充滿了深深的、無盡的感恩。謝謝你們,在百忙之中,選擇來到這裡,給予自己一段沉靜的時光。

我知道,坐在此地的各位,都是引領團隊、扛起重任的菁英。我也深深地同理,在你們堅毅的外表之下,可能承載著巨大的壓力、無盡的競爭,以及一種難以言說的內心疲憊。我們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著走,這股力量,楊定一博士稱之為「腦的動機」。這是我們大腦預設的模式,它驅動我們不斷地追逐、比較、獲取,卻始終讓我們感到不滿足、不完整。

今天,我來到這裡,不是想與各位分享另一套高深的領導技巧或管理工具。我想分享的,是一條回歸內在力量的道路。這條路,源於楊定一博士在《豐盛》一書中所揭示的古老智慧——一條從「腦的動機」轉向「心的啟發」的道路。這是一場內在的革命,它將引領我們找到一種更具創造力、更能帶來幸福感的領導方式。

所以,我想邀請各位,暫時放下對業績的焦慮、對未來的擔憂,和我一起踏上這趟旅程。讓我們一同探索:除了奮力追逐,我們是否還有另一種選擇,一種讓我們安住於圓滿、自然顯化成功的可能性?


--------------------------------------------------------------------------------

1.0 診斷我們的領導慣性:「腦的動機」與匱乏的陷阱

在尋求改變之前,我們必須先清晰地、不帶批判地覺察自己深陷其中的舊有模式。這一步至關重要,因為唯有看清那股讓我們感到疲憊與焦慮的無形力量,我們才能真正地從中解脫。

這股力量,就是「腦的動機」。它的本質,源自於心理學上所說的「小我」(Ego),以及根植於我們內心深處的「匱乏感」。讓我們來診斷一下它的特徵:

  • 驅動力: 匱乏與恐懼
  • 本質: 競爭與索取
  • 世界觀: 零和遊戲
  • 口頭禪: 「我『想要』…」

當這種「匱乏心態」主導我們的領導風格時,會發生什麼事呢?

在我們的團隊裡,部門之間開始出現惡性的競爭與資源的囤積。成員們不再彼此協作,而是相互比較、彼此計較。而身為領導者的我們自己,則深深地陷入了佛家所說的「求不得苦」的焦慮循環——得到了,怕失去;得不到,更痛苦。我們不斷地鞭策自己、鞭策團隊,卻發現內心的疲憊與空虛感,有增無減。

這條由「腦的動機」所驅動的路,是我們痛苦的根源。

如果這不是唯一的路,那麼,出路在哪裡?

raw-image


--------------------------------------------------------------------------------

2.0 範式轉移:「心的啟發」——豐盛領導力的核心

現在,讓我們迎來一個根本性的轉捩點。這不只是一個技巧的調整,而是一個典範的轉移——是從問題的診斷,轉向解決方案的曙光。接下來,我將與各位分享一種全新的、以創造力與內在圓滿為基礎的領導力範式。

這個解答,就是「心的啟發」。

它並非來自於外在的追求,而是源自於一個簡單而深刻的信念——「本自具足」。這是我們「大我」或「自性」的覺醒,是憶起我們從未真正失去過的圓滿。讓我們來看看它的特徵,它與「腦的動機」恰好是全然相反的兩個世界:

  • 驅動力: 本自具足與創造
  • 本質: 創造與給予
  • 世界觀: 正和遊戲
  • 口頭禪: 「我『就是』…」

讓我們想像一下,一個由這種「富足心態」所驅動的團隊,會是什麼樣貌?

在這個團隊裡,成員之間不再是「有你無我」的內耗式競爭,而是「共榮共創」的相互協作。知識與資源不再因恐懼而被囤積,而是因信任而樂於分享。大家不再是為了達成僵硬的KPI而痛苦工作,而是為了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願景而充滿熱情

這種由「心的啟發」所引領的領導力,不僅能從根本上提升團隊每一位成員的幸福感與福祉,更能激發出我們前所未有的集體潛能與智慧。

「心的啟發」,是從根本上療癒匱乏感、釋放無限潛能的鑰匙。那麼,我們該如何從「腦」的慣性,真正地走向「心」的啟發呢?

raw-image


--------------------------------------------------------------------------------

3.0 豐盛領導力的三大心法

從理想到實踐,是最重要的一步。接下來,我將把楊定一博士在《豐盛》一書中的抽象智慧,轉化為三種我們可以在內心即刻修習的具體心法。這不是外在的行為技巧,而是內在的意識修煉。

3.1 心法一:從「我想要」到「我就是」的認知革命

第一個心法,是一場深刻的認知革命。

請各位感受一下這兩句話的能量差異:「我想要豐盛」與「我就是豐盛」

根據楊定一博士的洞見,當我們說「我想要…」的時候,無論我們的語氣多麼肯定,這在潛意識層面,都是一次「匱乏的宣告」。因為「想要」這個動機本身,就預設了「我現在沒有」。

而真正的轉化,是從根本上進行一次「認知重構」。我們不再向外追尋,而是勇敢地在內心宣告並接受——「我就是豐盛」。這不是盲目的自我催眠,而是在內心深處,練習去「接受『結果已經發生』」。

這個轉變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當一位領導者,他的內心能夠真正地安住於「我就是」的圓滿狀態時,奇妙的事情就會發生:他「每個行為、每個念頭,就會自然而然地去符合這個已經成真的結果」。

這意味著,一位領導者不再苦思「我想要讓這次的跨部門合作成功」,這個念頭本身就隱含著對失敗的恐懼。相反,他安住於「我就是一位能促進團隊圓滿協作的領導者」的狀態。從這個狀態出發,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個決策,自然會充滿信心與智慧,引導團隊走向成功,而不是出於焦慮去控制團隊

這,才是「心想事成」的真正奧義——從內在的狀態,引領外在的實相,而非反過來苦苦追逐。

3.2 心法二:「臣服」的力量——在失落與創傷中找到新生

然而,即使我們內心安住於「我就是豐盛」,生命中依然會有風暴來襲: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一次慘痛的專案失敗、甚至一場突如其來的組織危機。在這些「我就是」的信念看似無能為力的時候,我們需要第二個,也更需要勇氣的心法——「臣服」(Surrender)。

請注意,「臣服」絕不是消極的放棄或躺平。放棄,是小我無計可施後的賭氣;而臣服,是智慧在認清小我極限後,選擇信任一股比我們自身更宏大的力量。依據《豐盛》的智慧,臣服是一種積極的、充滿智慧的行動。它意味著,我們終於願意放下小我的掙扎與掌控,承認靠我們自己的頭腦,已經無法解決眼前的困境

這個放下的過程,正是轉化的開始。書中說,臣服是「舊有的你會慢慢地死去,新的你即將誕生」。

在領導的道路上,我們和我們的團隊,都難免會經歷「深深的失落、很重的創傷」。而「臣服」,正是療癒這一切的終極心法。它邀請我們,將那些看似無法承受的痛苦與創傷,視為一份特別的「恩典」。因為正是這些生命的裂縫,才讓光得以照進來,引領我們通往更深刻的智慧,誕生出一個更強大、更具慈悲心的新生領導者

3.3 心法三:「一體」的智慧——從管理到慈悲的躍升

第三個心法,是豐盛領導力的倫理基石,也是最高境界。在楊博士所闡釋的「一體」(Oneness)智慧中,我們將體悟到領導力的終極躍升。

我們常常被教導要「待人如己」,但這通常被視為一種崇高的道德要求。然而,「一體」的智慧告訴我們,這不是道德,而是實相。我們與我們的團隊成員、我們的競爭對手、乃至萬事萬物,都源自於同一個「全部生命」。

當我們深刻體悟到這一點時,「傷害他人即是傷害自己」就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切身的感受。這不僅是古老的智慧,現代神經科學甚至開始發現,深刻的慈悲練習,確實能夠在我們的大腦層面,消融那道區分「我」與「你」的界線。這份「一體」的感受,是生理上可以實現的真實狀態。

這份體悟,將徹底轉化我們的領導行為。我們開始明白,「讓別人成功」,尤其是在團隊中成就我們的部屬,這絕不是一種犧牲,而是實現我們自身與團隊最大豐盛的唯一途徑。因為在「一體」的網絡中,任何一個節點的成功,都會增強整個網絡的力量

於是,我們的角色,從一個斤斤計較的「資源分配者」,躍升為一個心懷慈悲的「集體福祉的創造者」。我們的領導力,不再建立在權威之上,而是建立在深刻的連結與慈悲之上。

這三大心法——從「我就是」的認知革命,到「臣服」的轉化力量,再到「一體」的慈悲智慧,構成了一條通往內在豐盛的完整路徑。

raw-image


--------------------------------------------------------------------------------

4.0 結語:成為豐盛的源頭,共創人間淨土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的旅程即將來到尾聲。

今天,我們一起回顧了這趟深刻的內在旅程:從診斷讓我們疲憊不堪的「腦的動機」的陷阱,到迎接「心的啟發」所帶來的覺醒曙光,再到學習「我就是」、「臣服」與「一體」這三大心法的具體實踐。

這一切,最終都指向一個最寧靜、最圓滿的狀態。楊定一博士用一句最溫柔的話為我們點亮了這個終點:

真實的你,是一點也追加不了,也減少不了。最後,一切是剛剛好。你也是剛剛好。

請靜靜地體會這句話。豐盛領導力的最高境界,不是叱吒風雲,也不是贏得所有競爭,而是安住在這份「剛剛好」的、本自具足的圓滿狀態裡。安住在這份「剛剛好」的狀態裡,正是療癒我們在開場時提到的那份「難以言說的內心疲憊」的唯一解藥。那份疲憊,源於追逐;而這份圓滿,源於回歸。

所以,在這裡,我想向在座的每一位領導者,發出最誠摯的呼籲。不僅是為了你的企業能更成功,更是為了你自己、為了你所帶領的每一位夥伴,能夠活得更幸福、更完整,請勇敢地踏上這條從「匱乏」走向「豐盛」的道路。

讓我們不再只是一個KPI的追逐者,而要立志成為豐盛的源頭。讓我們將自己的團隊、自己的企業,打造成一個充滿創造力、協作與慈悲的「人間淨土」。

當我們每一個人,都從內心活出這份豐盛時,我們所共同創造的,將不僅是卓越的商業成就,更是一個更溫暖、更美好的世界。

(再次雙手合十,深深鞠躬)

萬分感恩。

南無阿彌陀佛。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間淨土與極樂之光的沙龍
1會員
741內容數
這些都是世間最溫暖、最慈悲的盼望: 「人間淨土」始於我們當下這顆清淨的心;「大同世界」是人人都能被溫柔善待、彼此關懷的仁愛家園;「彌賽亞時代」則是盼望一個戰爭止息、和平降臨的圓滿未來。 它們都是引領我們走向光明的慈悲指引。 無限感恩。南無阿彌陀佛
2025/11/06
無論是在清晨醒來時,進行一場「感恩」的實踐;還是在靜默之中,溫柔地肯定「我就是」圓滿與豐盛。 最後,請允許晚學以書中最慈悲的一句肯定來祝福您,也請您在心中對自己溫柔地說: 「真實的你,是一點也追加不了,也減少不了。最後,一切是剛剛好。你也是剛剛好。」
Thumbnail
2025/11/06
無論是在清晨醒來時,進行一場「感恩」的實踐;還是在靜默之中,溫柔地肯定「我就是」圓滿與豐盛。 最後,請允許晚學以書中最慈悲的一句肯定來祝福您,也請您在心中對自己溫柔地說: 「真實的你,是一點也追加不了,也減少不了。最後,一切是剛剛好。你也是剛剛好。」
Thumbnail
2025/11/06
楊定一博士用最慈悲的話語告訴我們,真正的豐盛,是一種「不增不減」的本然狀態。它不是來自外在的追加,而是來自於對我們真實樣貌的體悟與接納。你我的本質,從來就不曾缺少過什麼,也無法再多添上什麼。這份圓滿,早已存在,只是靜靜地等待我們回頭看見它。
Thumbnail
2025/11/06
楊定一博士用最慈悲的話語告訴我們,真正的豐盛,是一種「不增不減」的本然狀態。它不是來自外在的追加,而是來自於對我們真實樣貌的體悟與接納。你我的本質,從來就不曾缺少過什麼,也無法再多添上什麼。這份圓滿,早已存在,只是靜靜地等待我們回頭看見它。
Thumbnail
2025/11/06
「刀劍」,不僅是物理的武器,更象徵一切導致衝突、分離與制度性暴力的根本力量——從心靈深處的「我執」,到社會結構中的「軍工複合體」。 「犁頭」,不僅是耕作的農具,更象徵一切滋養生命、促進繁榮與和諧的轉化力量——從內在修行的「慈悲」,到具體政策中對教育與公共衛生的投資。
Thumbnail
2025/11/06
「刀劍」,不僅是物理的武器,更象徵一切導致衝突、分離與制度性暴力的根本力量——從心靈深處的「我執」,到社會結構中的「軍工複合體」。 「犁頭」,不僅是耕作的農具,更象徵一切滋養生命、促進繁榮與和諧的轉化力量——從內在修行的「慈悲」,到具體政策中對教育與公共衛生的投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結婚是一個重大的決定,而辦婚禮更是一件耗時間耗心力又得花大錢的事。但這可是小豬和小蝸一生一次的重大決定,就算沒有太多錢,也不想失去該有的質感怎麼辦? 今天就來開箱小豬和小蝸的婚禮,和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用少少的錢買到那些不可或缺的東西。當然是靠蝦皮購物啊!!!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分享新家入住與佈置的蝦皮購物好物,包含入厝儀式用品、玄關收納、衣櫥整理等。同時介紹蝦皮「分潤計畫」,教學如何操作並分享聯盟行銷優點,以及雙11購物優惠資訊,鼓勵讀者一同加入賺取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臺灣身心靈導師張德芬與精神分析專家曾奇峰關於情緒、關係及個人成長的直播對談。文章比較了靈性覺知(向上超越)與心理分析(向下挖掘)兩種不同的成長路徑,分析了它們的優缺點,並提出了兩者互補融合的可能性,最終指向榮格心理學的個體化過程,幫助讀者在紛呈的成長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臺灣身心靈導師張德芬與精神分析專家曾奇峰關於情緒、關係及個人成長的直播對談。文章比較了靈性覺知(向上超越)與心理分析(向下挖掘)兩種不同的成長路徑,分析了它們的優缺點,並提出了兩者互補融合的可能性,最終指向榮格心理學的個體化過程,幫助讀者在紛呈的成長方法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Thumbnail
探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三個存在主義的核心問題,並從哲學、基督教、佛教及科學等不同角度,提供多元的觀點與解答,引導讀者反思人生意義與方向。
Thumbnail
探討「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三個存在主義的核心問題,並從哲學、基督教、佛教及科學等不同角度,提供多元的觀點與解答,引導讀者反思人生意義與方向。
Thumbnail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安全感失落的世代:需求倒退與心靈市場的崛起》 著名"人類動機心理學"的馬斯洛理論: 人活著的需求可分為5個階級,每當較基本的需求被滿足之後,人便追求更上一層樓地去滿足更高一級的需求。從最底下的需求到最上級的需求,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感與愛的需求、尊重
Thumbnail
高爾夫開球的投資心理學:《安全感失落的世代:需求倒退與心靈市場的崛起》 著名"人類動機心理學"的馬斯洛理論: 人活著的需求可分為5個階級,每當較基本的需求被滿足之後,人便追求更上一層樓地去滿足更高一級的需求。從最底下的需求到最上級的需求,依序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感與愛的需求、尊重
Thumbnail
家庭衝突的根源在於被負面念頭所掌控,文章以國中生媽媽小儀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覺察和質疑自己的念頭,來化解家庭紛爭,並提升家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家庭衝突的根源在於被負面念頭所掌控,文章以國中生媽媽小儀的例子,說明如何透過覺察和質疑自己的念頭,來化解家庭紛爭,並提升家人之間的理解與溝通。
Thumbnail
告別討好,走向更美好的日常關係。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覺察並設立界線,擺脫討好陷阱,建立真誠美好的關係。文中提供覺察情緒、誠實表達、自我照顧等小練習,幫助你走出心理困境,從討好者變成選擇者。
Thumbnail
告別討好,走向更美好的日常關係。學習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覺察並設立界線,擺脫討好陷阱,建立真誠美好的關係。文中提供覺察情緒、誠實表達、自我照顧等小練習,幫助你走出心理困境,從討好者變成選擇者。
Thumbnail
於我而言,我的人生際遇與知識積累讓我親近了佛法,在既有的價值觀上,多了一個能主宰自己生命的思想武器,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同時,也能認識自己與改造自己。
Thumbnail
於我而言,我的人生際遇與知識積累讓我親近了佛法,在既有的價值觀上,多了一個能主宰自己生命的思想武器,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同時,也能認識自己與改造自己。
Thumbnail
【學佛破障】 修佛是修理智,不是修情懷。情懷是方便法門,法理才是一佛乘所要傳承的根本。 「四依止」中「依法不依人」是首位,哪還認為不應依法?學佛修佛不要本末倒置,人會變,魔會乘機入其身時,到時就是弟子救師父的時候。誰能斗膽保證人若不嚴守依法不會變?
Thumbnail
【學佛破障】 修佛是修理智,不是修情懷。情懷是方便法門,法理才是一佛乘所要傳承的根本。 「四依止」中「依法不依人」是首位,哪還認為不應依法?學佛修佛不要本末倒置,人會變,魔會乘機入其身時,到時就是弟子救師父的時候。誰能斗膽保證人若不嚴守依法不會變?
Thumbnail
轉化自我的意義是什麼?人類能夠並且應該有多大程度的轉變?當我們檢視自己的心靈狀態時,這些都是至關重大的問題。 我們確實能夠轉化不健康的痛苦根源,但必須在我們的個性與人格的架構中進行,不可能靠著甩掉它們來達成。
Thumbnail
轉化自我的意義是什麼?人類能夠並且應該有多大程度的轉變?當我們檢視自己的心靈狀態時,這些都是至關重大的問題。 我們確實能夠轉化不健康的痛苦根源,但必須在我們的個性與人格的架構中進行,不可能靠著甩掉它們來達成。
Thumbnail
...我們要不斷的向上學習,要學聖學賢,並將所學的佛法施與他人,令他人亦能成聖成賢,才不會像水塔中的水積久成廢水、臭水了。若只想自已學會而不知施與他人,沒有菩薩濟拔他人的慈悲心,這就容易成為所知障、世智辯聰。這樣的人,缺少福德。沒有「大慈愍眾苦」之心,則無法「慧光照大千」...
Thumbnail
...我們要不斷的向上學習,要學聖學賢,並將所學的佛法施與他人,令他人亦能成聖成賢,才不會像水塔中的水積久成廢水、臭水了。若只想自已學會而不知施與他人,沒有菩薩濟拔他人的慈悲心,這就容易成為所知障、世智辯聰。這樣的人,缺少福德。沒有「大慈愍眾苦」之心,則無法「慧光照大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