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續聽到兩個「沉迷3C的小孩(意外)有如投胎轉世脫離苦海」的故事,有鑑於三天兩頭總是會聽見親職們擔憂孩子們過度使用3C,就覺得應該建議他們拍個戒癮公益短片。
近年來,人們開始將「人類大量跟3C相處」的情況,和「大量使用藥物/酒精」放在一起討論,視為一種成癮的狀態。以我在教育現場的經驗,我本來不甚同意這種說法,但在看過約翰・海利(Johann Hari)在TED的演講
〈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之後,我修正了我的看法。
我覺得這部影片裡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將一個早期的實驗跟近期的實驗作比較。早期的實驗將老鼠放在一個封閉的籠子裡,提供摻雜毒品的水跟沒有毒品的水,發現老鼠在籠子裡出現毒品成癮的狀況;而在近期的實驗裡,實驗者建造了一個「老鼠樂園」,除了跟早期實驗一樣的兩種水之外,還提供老鼠各種遊樂器材,以及可以交往的好朋友們,在這種情況下,老鼠們則傾向於喝普通的水,很少喝有毒品的水。
這樣的實驗結果,讓我覺得3C成癮跟藥物/酒精成癮確實可以放在一起討論了。這篇文章會專注在教養現場「孩子大量跟3C相處」的情況(雖然通常大人跟3c相處的時間更長),然而在正式討論之前,我認為我們需要先釐清一些問題。
使用3C,還是被3C使用?
二十五歲的阿牛本來一直都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無趣的事,一路讀書考試當上了公家機關的文書職員,本來以為人生就是這樣上下班打卡了。但去年他偶然接觸到程式設計的課程,有如一見鍾情那樣愛上了,即使隔天要早起上班,每天仍然至少要花八個小時在電腦前寫程式。
我們都知道喝酒跟酗酒不是同一回事,生病吃藥跟嗑藥也大不相同,花很多時間使用3C產品也不見得都是所謂的「成癮症狀」。在上面這個阿牛的例子裡,我們通常會認為阿牛是找到了自己的熱情所在,而不會認為他是的情況是需要被協助的、「缺乏自制力」的「成癮」狀態。有一種說法會將阿牛認定為是在使用3C,而那些成癮的例子是「被3C使用」。
然而,如果阿牛是十二歲甚至八歲,許多大人卻又會開始操心這個那個了,比方說阿牛是不是太早投入程式設計而沒見過世界上其他的風景,或者會擔心他的健康問題。這些大人對小孩的擔憂根本是生生不息的,不過呢,總之這些擔心已經與成癮問題無關,而是其他面向的了。
成癮還是沉迷(有差嗎)?
五歲的小明沉迷於鋼琴之中,每天花八個小時以上彈琴,叫他做別的事他要不是聽不見,就是直接表示不願意。他的親職非常困擾,認為小明過度使用鋼琴了。親職帶小孩去見一位教養專家,專家建議他們帶小明去看兒童身心科的門診,畢竟小明已經呈現鋼琴成癮的症狀。除此之外,親職用八折的見面優惠價,從專家那裡帶走了一本「擺脫鋼琴成癮?你可以這麼教」的教養書。
另一方面,人們對成癮問題的想像也跟使用的物品有關。假如一個人花很多時間在上面的對象是鋼琴的話,我們頂多會說他是「沉迷鋼琴」,至少我沒聽過大人在擔心小孩「鋼琴成癮」的;可是假如對象是電玩遊戲,就會有不少人認為那是個「成癮」問題。
當一個人在評論某個事物值不值得花大量時間投入,總是跟他自身對那件事物的認識與評價有關,而每個人對事物的認識與評價,又總是受到文化的影響。在小明的例子裡,鋼琴如果在主流文化裡被識別為「不值得花費大量時間投入」的事物,那麼小明的狀態就更容易被歸類到「成癮」,而提高被親職帶去接受矯正或治療的機會。
也就是說,許多親職之所以擔憂3C成癮的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瞧不起孩子們使用3C產品做的事。假如小孩拿平板是在寫程式打算要駭進美國的衛星尋找隔壁小美失蹤的貓咪,或者電視上播的是BBC的科學主題節目,這些親職就只會擔心最基本的視力問題了。
然而,主流社會對某些事物的評價總是會隨著時代而轉變,過去主流社會也曾認為很會打電玩不是一門有價值的技術,但現在電玩已經是有職業賽事跟國際賽事的專業競技。除此之外,彩妝、美甲、裁縫等「女紅」也都曾經被視為每個女人都應該要會的新娘技能,誰想得到現在滿街都是美甲彩繪,這變成「不是每個人都要擁有」的「專業技術」?
另外還有一個最近幾年興起的專業,叫做「實況主(播)」。老實說,我完全搞不懂那些人鬼吼鬼叫打遊戲有啥好看,但我家小鬼每天平均花三個小時以上在收看這些「媒體」,而能夠累積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關注的「事業」,裡面怎麼可能沒有專業。我身邊有些孩子正在研究如何當一個實況主,實際上,有些已經受到關注的實況主,也就是個小孩。
雖然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我想大人們面對小孩關注的事物,還是不要輕易去判定「浪費時間」或「沒有意義」比較好,畢竟對於未來的世界,我們其實不比小孩懂得更多。
打一場戰爭不如打造一個樂園
無論是否接受上面那些分析,作為小孩的主要照顧者,幾乎不可能避免生生不息的擔憂。假使我們仍然決定要讓小孩擺脫「成癮」的問題,或者說至少可以多去接觸豐富多元的世界,根據約翰・海利的演講,我們確實有可以做的事。
過去我們認為成癮要不是生理上的問題,就是習慣的問題,而要克服成癮,就要依靠個人的意志力做出正確的選擇。那些成癮的人被視為缺乏自制力的人,而主流社會傾向於將缺乏自制力視為一種人格上的缺失或不完整。
然而,如同前文所提到的那部影片所述,假使成癮的原因只是如此,那麼那些在重大手術之後長期使用止痛藥的患者,離開醫院之後很可能就會成為毒品依賴者,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於是有部分心理學家試著重新建構推論,認為成癮的問題也許不是生理上的依賴,而是人際連結的匱乏。
這個推論與我在教育現場的經驗相符,包括最近我聽見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約四歲左右的男孩,逐漸有增加使用電視時間的趨勢時,他的爸媽和我提到這件事,詢問我的意見。我的意見在這個例子裡不怎麼重要,重要的是,後來這位男孩跟著媽媽回到大家族住了好一陣子,在那段時間裡,有許多大人排隊等著跟這個年記的小孩玩耍、陪他做事(你知道,小孩再長大些這些大人就會失去興致了),當這個小孩回到四人的小家庭生活之後,小孩不再那麼想要使用電視,反而時常主動要求大人陪他一起做一點事情。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一個自學團體,他們的「3C戰爭」試過了非常多的方法,但大致上走的是訴求小孩拿出自制力的路線。不過,今年暑假他們舉辦了一個令小孩眼花繚亂的夏令營,在幾天之內拿出各種有趣的事情讓小孩自由選擇投入,在那個營隊裡,小孩主動要求使用3C的時間大幅下降,轉而投入運動、勞作等活動,之後這個情況持續保持到現在。
我並不認為這個推論能夠含括所有的小孩與情況,但在我的經驗裡,如同影片裡所提到的「老鼠樂園」實驗,當小孩處在有許多樂趣的環境之中,3C產品對小孩的吸引力就有可能大幅降低。
也就是說,這其實不是一場關於3C的拉鋸戰,而是一場陪孩子探索世界的持久冒險。
與其把時間拿來看讓你焦慮的教養書,或者處心積慮去制訂各種規則與罰則,不如把時間拿來陪小孩玩、提供帶小孩出門的邀請、規劃一些讓小孩能夠跟朋友一起玩耍的時間與空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