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迷思-錢多事少離家近就是好工作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討論這個迷思之前,得先釐清一下所謂的「好工作」是什麼?

  假如今天聽到有人月入五萬,肯定會覺得這應該是份不錯的工作吧?但如果深入探討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工作時程等等卻發現這是月休四天、假日隨時待命的工作型態換來的,似乎這份工作好像也沒有這麼「好」了?
▲由此可知,好工作與投報率是有關連的。
  再假如這份工作的公司老是朝令夕改,管理級互踢皮球,甚至出錯了拿基層員工開刀,大家都為保全自己逼不得已選邊靠攏。即使月入五萬,這份工作聽起來好像更不能說得上「好」?
▲這邊可以發現,好工作與公司文化也是有點關連的。
  但如果一個公司氣氛和樂,工作時忙時不忙,有時會有免費下午茶,但是薪水只有兩萬五,這樣的工作稱得上「好」工作嗎?
▲答案好像不怎麼確定,但聽起來已經蠻不錯的,卻還得看人生規劃、家庭背景等經濟需求是否允許兩萬五的月薪。
其實別人怎麼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
  以上三個假設得出一個好工作大概的輪廓,其實就是一個取捨出來的結果,而且因人而異,甚至因人生階段、扮演身份而異。因每個人的先天優勢、後天條件、追求的人生目標、理想不同而不同,但工作好不好其實不管別人怎麼說,最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狀態下,做的開不開心
  但其實有很多因素會決定你「做的開不開心」,而且不太可能一份工作所有因素都能符合,因此先決定出影響自己認為是好工作的元素有哪些,再決定出優先順序,並依此順序去評估現在做的這份究竟是不是心中的好工作,對日後想淘汰爛工作、轉職時都能有依據。(這裡先判斷工作中/過的工作,錄取前的公司工作評估是另一項學問了)
(以下前提:工作內容是能做且不排斥、不討厭的)

假設一、好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

  其實這個方案就是現實面物質導向——有錢又有閒。有時間投資,有時間經營副業,有時間發展興趣,甚至有時間經營感情,非常適合想穩定、養老的人。但缺點及風險就是公司文化、技能可取代性、額外非金錢式福利等等可能不理想,而公司文化合不合得來尤其重要。這類型以投報率來說的話,如果付出與收回的薪水、時間不等比,就不是好工作。
1.錢多-工作與能力最實質的回饋
錢不是萬能,但沒錢確實萬萬不能。而且與其被說再多的幹話稱讚或表揚,如果最後沒加薪,都只是空話,千萬不要被光說不練給拐了。而除了月薪,還要考量的是加薪的頻率與幅度。
2.事少-工作密度
工作密度會影響的是身心疲勞程度,進而影響到中晚年健康。因此適當的工作密度長久下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份工作要做久(三年以上),一定得衡量這個。
3.離家近-通勤時間
通勤時間影響到通勤費,也影響到私人時間,甚至是加班時間。這點的重要性因人的忍受程度、工作密度、薪水多寡而異。
→如果這個組合是好工作的標準,至少錢無慮、健康無憂、退休時較無負擔。簡而言之,這是追求【利】的道路。
※跟興趣有關的話題可參考相關文章職場迷思-興趣到底能不能當飯吃?(沒有經濟負擔壓力的人可以考慮)

假設二、好工作=熱忱夠+福利好+技能多或廣?

  其實這個方案就是價值面興趣導向——有愛又有小確幸。對工作內容很有熱忱、興趣,能夠習得專精或多元技能,但薪水不高,僅靠福利支撐。有許多年輕公司、年輕產業都有這樣的氛圍,非常適合年輕有理想、有錢的人。但缺點及風險就是存錢速度慢甚至只能打平、事情多且可能常無酬加班(責任制)、熱情總有燒完的一天等等,另外還有潛在的公司文化問題。這類型以投報率來說的話,如果付出與收回的技能成就不等比,就不是好工作。
1.熱忱夠-工作動機、理想
對於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即使不用旁人督促都會主動投入,即使累也會做的很開心。但會有熱情在途中消失的風險。
2.福利好-獲得獎勵式的確幸
福利如彈性上下班、下午茶、電影票等等激勵人心的小福利。但要注意的是,福利也是有可能會改變的。我覺得最好的福利是提供免費健康檢查、上班時間的團康活動等。
3.技能多/廣-自我價值高、好跳槽
技能學得精或學得多須看公司的人力調度,但不論是哪一種、不管有沒有人帶領,都會是很好的磨練機會,但某些職位的技能如果公司沒有引進新技術的話會有天花板,這時候又得考慮去或留的問題。
→如果這個組合是好工作的標準,順利的話可以實現理想抱負、習得資深技能而有名氣。簡而言之,這是追求【名】的道路。(老闆愛用款:便宜+能者多勞)

  以上兩種假設是極端的例子,當然也可以混搭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有名有利就是人生勝利組)。以客觀來說,評估一下目前這份工作你的心態,是在「忍」還是在「過」?若是「忍」的負面情緒佔了一半以上,就算那是別人眼中的好工作,你也已經因為負面情緒積壓太多而「生病」了,會讓你「生病」的工作就稱不上好工作。
  但有兩個狀況例外,如果是為了想要短期的高報酬(錢或者能力),而選擇一間必須忍耐的公司當過渡期,就要評估一下身心停損點;如果是到新公司的適應期,也要設停損點及區別出這份工作對自己的負面影響是來自哪些原因。
  事情往往一體兩面,公司/工作有好的一面也有壞的一面,端看怎麼看待及利用。因為別人眼中的爛工作搞不好會是你的好工作。(當然不被旁人價值觀影響是須要一些信念及經驗的)
想查看其他類型文章可follow我的痞客邦 攝影作品可follow我的Flickr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2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瑪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假如有個不想給某些人知道的事情,有可能是不想給長輩知道,也有可能是不想給同事知道,而你跟最親密、信任的朋友或伴侶說,而他卻”不小心說溜了嘴”……
存續年度很長的公司也未必有健全的制度,富有人情味的家族企業是一把雙面刃,但這或許就是工作最原始的型態,也是最符合我在學時的認知「付出會有收穫」,而這最關鍵的要素在於能力的曝光
兩相比較下,福利的部分跟資本額相關所以這部分可以先不看,但影響員工對公司的印象好壞一定在於公司文化及公司制度。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人性化程度;影響文化的是制度外的人治、討論溝通模式、工作氣氛。
 整體而言,這個課程的呈現方式及內容很適合初學者也適合已經是攝影手的人,它可以用來啟蒙,也可以用來找回初心。更棒的是這堂課並不是那種上完了就結束了的課程,在臉書社團裡每周都會有老師的直播及每月的Bonus小作業,讓學習一直是進行式!
我的求學經歷應該蠻能代表某年代教育政策下的一些被稱作「乖乖牌」、「好學生」的那類人。在過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期待,父母輩都覺得「自己的小孩很會讀書」是一件很能拿來炫耀的事情,同年齡的小孩全部都在比成績、比排名。
我想年輕人跟長輩們的工作觀,差別最大的就是:你的工作是你的夢想嗎? 當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們一定是問「錢多嗎?」而不是「你喜歡這份工作嗎?」 他們是條件取向而不是價值取向,就跟相親一般給人的感覺是談交易而不是談感覺。 以前大家搶著考的鐵飯碗,是夢想還是迫於現實的屈服?
假如有個不想給某些人知道的事情,有可能是不想給長輩知道,也有可能是不想給同事知道,而你跟最親密、信任的朋友或伴侶說,而他卻”不小心說溜了嘴”……
存續年度很長的公司也未必有健全的制度,富有人情味的家族企業是一把雙面刃,但這或許就是工作最原始的型態,也是最符合我在學時的認知「付出會有收穫」,而這最關鍵的要素在於能力的曝光
兩相比較下,福利的部分跟資本額相關所以這部分可以先不看,但影響員工對公司的印象好壞一定在於公司文化及公司制度。制度的合理性、公平性、人性化程度;影響文化的是制度外的人治、討論溝通模式、工作氣氛。
 整體而言,這個課程的呈現方式及內容很適合初學者也適合已經是攝影手的人,它可以用來啟蒙,也可以用來找回初心。更棒的是這堂課並不是那種上完了就結束了的課程,在臉書社團裡每周都會有老師的直播及每月的Bonus小作業,讓學習一直是進行式!
我的求學經歷應該蠻能代表某年代教育政策下的一些被稱作「乖乖牌」、「好學生」的那類人。在過去「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期待,父母輩都覺得「自己的小孩很會讀書」是一件很能拿來炫耀的事情,同年齡的小孩全部都在比成績、比排名。
我想年輕人跟長輩們的工作觀,差別最大的就是:你的工作是你的夢想嗎? 當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們一定是問「錢多嗎?」而不是「你喜歡這份工作嗎?」 他們是條件取向而不是價值取向,就跟相親一般給人的感覺是談交易而不是談感覺。 以前大家搶著考的鐵飯碗,是夢想還是迫於現實的屈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數人可能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就做出決定。 如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錢,那當然是毫無疑問地選擇高薪的工作。 讓我們陷入兩難的主因是,難道我們真的甘心將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嗎?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能面臨這樣的職業選擇:一份薪水很高但並不喜歡的工作,和一份薪水低但自己熱愛的工作。這樣的兩難抉擇該如何做出?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看看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兼職工作對於一些人來說可以提供額外收入和彈性的工作時間,但也可能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壓力、工作不穩定性和職業發展限制。本文將深入探討兼職工作的利與弊,以幫助讀者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兼職工作。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我們都會想說要是有個理想的工作那該有多好。但是仔細開始想的時候就會冒出更多問題:理想工作內容是什麼?理想工作的條件?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會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理想工作等於高薪工作嗎? 進來看看打造最理想工作的六個指標是什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數人可能沒辦法在第一時間就做出決定。 如果工作的目的是為了錢,那當然是毫無疑問地選擇高薪的工作。 讓我們陷入兩難的主因是,難道我們真的甘心將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都奉獻給毫無意義的事情上嗎?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對於「夢幻職業」的想像,但真的能如願以償的人不多,對很多人來說,工作似乎只是賺取收入的方式,而不是展現自我的舞台。 《發現你的天職》要告訴讀者:找到「真心想做的事(夢幻工作)」並非不可能,運用「熱情」「才華」「價值觀」三重篩選機制,發掘出能讓自己獲得莫大成就感的天職。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追求薪資成長沒有不對,只是有時候薪資並非我們找工作的唯一考量。除了薪資外,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意的公司文化價值觀、主管風格、團隊氣氛、工作型態與角色、價值認同等事情。透過瞭解我們自己的工作價值驅動力以及內在動機,幫助我們判斷該選擇什麼樣的機會。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能面臨這樣的職業選擇:一份薪水很高但並不喜歡的工作,和一份薪水低但自己熱愛的工作。這樣的兩難抉擇該如何做出?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看看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在職涯諮詢的經驗中,當碰到需要轉職的求職者,我習慣先聆聽他們一路走來的路徑跟選擇,藉以了解在每個選擇背後,那些推動職場轉換的主觀、客觀的驅動力,無論是薪酬、福利、通勤時間、彈性的工作條件、管理風格,或是內部升遷與學習的管道。這些條件都合理,也很平常。但不平常的是,如果問一百個人,這些答案都不太一樣。
Thumbnail
兼職工作對於一些人來說可以提供額外收入和彈性的工作時間,但也可能帶來時間和精力上的壓力、工作不穩定性和職業發展限制。本文將深入探討兼職工作的利與弊,以幫助讀者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兼職工作。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我們都會想說要是有個理想的工作那該有多好。但是仔細開始想的時候就會冒出更多問題:理想工作內容是什麼?理想工作的條件?我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我會喜歡什麼樣的工作?理想工作等於高薪工作嗎? 進來看看打造最理想工作的六個指標是什麼!